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成吉思汗之死:西夏王妃夜間行刺,帶上頭顱跳進黃河

一般來說, 著名人物的去世通常都會牽涉到利益, 必須會有“陰謀論”的產生, 伴隨的是若干說法。 成吉思汗也不例外, 去世後也有不同的傳說流傳。 主要有如下四種:一、墜馬說;當時, 成吉思汗派人去西夏國探聽情況時, 遭西夏大臣的譏笑, 遂挺進賀蘭山。 此後, 成吉思汗的傷病日益加重, 至1227年病死。 此為墜馬說之由來, 這其實是成吉思汗病逝說的一種變型, 將成吉思汗得病的歸咎于墜馬。

二、 雷擊說;這種說法比較離譜。 羅馬教廷使節出使蒙古, 發現西夏的雷電傷人事故頻發, 由此得出了成吉思汗被雷電擊斃的結論。

使節在《出使蒙古紀》記載, 西夏的天氣不合常規, 那裡有兇猛的雷擊和閃電, 致使很多人死亡, 成吉思汗完成命令以後, 就被雷電所擊斃。

三、中箭說;這種說法, 來源於《馬可·波羅遊記》。 馬可·波羅是13世紀義大利商人, 于1275年到達中國, 其時正是元世祖忽必烈當政時間。

《馬可波羅遊記》記敘, 成吉思汗佔領了王罕的國土, 並娶了他的老婆和女兒, 後來在圍攻一個叫泰津的城堡時, 膝部受了箭傷, 因傷勢過重而死去, 遺體葬在阿爾泰山。

四、遇刺說;這種說法出自《蒙古源流》, 裡面記述:被蒙軍俘獲的西夏王妃豁阿,

夜裡侍寢之後, 加害主上(成吉思汗)的禦體, 趁夜帶著主上的頭顱一起跳進哈剌木連河身亡。 從那以後直到現在, 哈剌木連河就被叫做“哈屯·額客”(黃河)。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