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天不怕地不怕的閻錫山掌控山西四十年,唯有對此人不得不低頭!

美國《時代》雜誌曾這樣評價一個人。 “作為山西的‘模範督軍’, 閻錫山實際上處在一個獨立王國之中。 儘管當時晉西南地區還存在糧食短缺, 但閻錫山為一千一百萬人帶來了繁榮, 在中國, 他們最富裕, 因而他便顯得出類拔萃。 ”這些話正是用來評價閻錫山本人的。

閻錫山本人是山西五台縣河邊村人, 因為在山西多年, 因此被稱為“山西王”, 年少時候的閻錫山家境是很不錯的, 但後來經商失敗, 家庭落寞, 由於家庭原因, 他並沒有受過很高的教育, 不過閻錫山這個人天生聰明好學, 因此, 當聽說山西武備學堂在招生, 就發憤圖強, 最終成功考上了武備學堂學軍。 辛亥革命後, 閻錫山一把抓住機會, 彭齡、張煌等人宣佈起義, 後被推舉為都督, 從此掌握了山西的軍政大權。

閻錫山本人還是十分開明的, 手握大權的閻錫山, 對教育和經濟相當重視, 在他在山西的多少裡, 山西的經濟文化水準都維持在一個較高的水準, 搞水利, 推廣蠶桑, 發展教育, 還建起太原兵工廠和火藥廠, 這也直接兩之前貧瘠的山西變成了一個經濟發展, 文化偏高的大城市。

正所謂時勢造英雄, 閻錫山本身就是一個有勇有謀的人,

再加上時局推動, 所以閻錫山的地位也是合情合理的, 當時的他在山西實力雄厚, 幾乎沒有敢於挑戰他的人, 但有一個意外, 就是當時任職民國大總統的袁世凱, 閻錫山天不怕地不怕, 但唯獨在袁世凱面前略有遜色。

清朝滅亡初期, 竊取辛亥革命的袁世凱準備大舉進攻山西,

在這個時候, 閻錫山認為不應以卵擊石, 從而採取了懷柔政策。 而袁世凱也有意拉攏閻錫山, 畢竟吃飯能解決的事情為什麼非要打架呢, 就順水推舟, 給他發了一封電報, 希望他儘快進京會面, 並且承認他山西都督的地位。

閻錫山膽戰心驚的見到袁世凱的時候, 袁世凱一身戎裝, 相當霸氣, 再加上身邊都有真槍實彈的士兵護衛, 不過閻錫山也算是見過大世面的人, 見了大總統雖然心存懼怕, 卻未失禮數, 端端正正的給袁世凱行了個大禮。 袁世凱一見閻錫山如此“懂事”不禁面色緩和, 後來的幾次接見, 袁世凱跟閻錫山都相對十分和諧。

之後, 閻錫山又回到山西, 繼續做起了自己的“山西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