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文>正文

新消費時代,為什麼會是“笨人”賺錢的時代?

來源 | 新消費內參

作者 | 龍貓君

【新消費導讀】

新消費時代, 為什麼會是“笨人”賺錢的時代?國慶假期結束了, 很多人的心還沒有回來。

所以, 龍貓君想為大家奉獻一杯雞湯。 前幾天峰瑞資本的李豐老師寫了一篇文章, 叫做這是好人賺錢的時代。

既然是用好字, 就是用價值觀來判斷的。 而我則認為, 不是好人開始賺錢了, 對於商業既需要流淌著道德的血液。

但另一方面最需要學會的是在商言商, 對一個商人而言, 把自己的產品做好, 商業模式做好, 就是對這個社會價值的重大貢獻。 所以, 很難用社會學意義的好壞來評價一個商人。

今天假期歸來第一篇, 龍貓君給大家講講“笨人”是如何一步步成為今天新商業的主流的。

/ 01/

爆利時代的結束VS微利時代的開啟

最近兩年的風向真的有點變了。 幾年前龍貓君開始創業的時候, 那個時候真的是一個一本BP打天下的時代。

我認識的若干創業者, 可以在咖啡廳裡刷牙吃飯然後問隔壁咖啡廳的小哥要不要一起做聯合創始人, 給小哥百分之5的股票。

那個時候朋友圈的主要段子還是陳歐的實習生後悔當初沒有留在聚美優品錯失了上市公司百分之5股票的故事。

我幾乎見到的每個人, 只要在咖啡廳落座之後談的第一件事就是, 我有一個好的idea, 你要不要給我介紹一個工程師, 我只缺一個工程師了。

那真是一個最好的時代, 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 你幾乎只需要有一腔熱血, 就真的有拿出幾百萬敢砸錢給你的人, 你有種生在一片莽原, 周圍都是呼嘯而起高樓的感覺。

那個時候我認識的所有投資人總是告訴我, 你需要有一個big idea。 你的理想不夠大,

你這樣子怎麼拿得到下一輪, 我能感覺到他投資的項目生在一個貪婪時代。

所有人都不敢輕視咖啡廳裡的任何一個人, 因為一不小心, 咖啡裡落座的這位年輕人, 明天就成了你眼裡的新貴了。

我們把那個時代稱之為, 所有聰明人都湧入的時代, 你幾乎看到的所有身世、背景很好的人都進入到了創業狀態。

過了幾年之後, 這輪的資本的狂潮漸漸到了尾聲, 其中樓下的倖存者, 已經不再跟龍貓君來談論make a big deal而是開始跟龍貓君談論生意, 談論賺錢。

這其實是宣告一個很顯而易見的事實, 就是依靠夢想造就的高暴利時代結束了, 尤其是中國整個經濟進入到“新常態”之後。

說完整個大環境之後, 再來說說為什麼現在做品牌會進入到微利時代。

其實真正懂商業的人都會明白, 一個企業是不能過度追求暴利的, 你也不要寄希望於你處於一個暴利的行業, 因為這可能不是一件好事情。

一個行業處於暴利狀態的時候, 競爭者必然眾多。 一個行業處於暴利狀態的時候, 必然有很多新進入者。

一旦很多進入者都能進入這個行業, 行業就會慢慢變成微利狀態, 甚至在開始的競爭曲線階段是虧損狀態。

幾乎所有的行業都會有這樣一個階段。 所以, 當行業裡所有的人都感覺生意不好做的時候, 可能證明行業正在回歸微利時代, 而微利時代是一個行業走向成熟階段, 這個階段往往是最容易出現好公司的階段。

因為暴利之後的充分血海競爭會把行業的利潤拉到一個平均值狀態。

在紅利時代, 先發優勢和速度是決定性的, 所以互聯網在早期的時候, 誰是第一個比較重要, 後來者追趕上第一名是很難的事情, 除非之前差距不明顯。 而如果度過了紅利期之後, 進入到後紅利時代之後, 快和速度變得不再重要, 真正的核心競爭力才開始顯現。

在紅利時代, 是聰明人掙錢, 是喜歡快進快出者掙錢。 在後紅利時代, 是“笨人掙錢”, 誰願意幹最苦最髒的活的人最掙錢。

下面, 我來對比下在新消費領域笨人和聰明人的差異有哪些。

/ 02/

新零售之戰:聰明人模式VS笨人模式

經常讀我文章的人知道, 我所說的笨人並不真的是所謂的愚笨之人, 我這裡所說的笨人, 是那些看起來沒那麼聰明的人, 是願意做別人不願意做的事情的人。

我認識一個“笨人”,真的會花三年時間去尋找供應鏈;我還認識一個笨人,花了10年時間去打磨供應鏈。

這位“笨人”覺得三年時間都不足以能夠完整的打磨一條優秀的供應鏈出來,三年只是一個消費品牌塑造供應鏈的起點。

但是也有聰明人,只需要跑一圈就能打造一條供應鏈,因為只需要模仿他人的產品和創意就好了。

在一開始的時候,這個快人比較快,因為他依靠自己的模仿,依靠自己快速出貨搶佔市場,但是很快品質問題就擊垮了這個新生品牌。

而慢人還在精耕細作它的慢產品,甚至外邊的人比它還著急於它的產品還不出來。我還見過一個“笨人”,要做一個品牌供應鏈產品庫產品。

它的同類型競爭對手,有一幫聰明人,直接用爬蟲抓了一堆資料,然後快速融資,宣稱是該領域的領先公司。

我這位“笨人”’朋友認定所有的資料需要真實性,所以自己雇傭了幾十各人,一個個去用地推拜訪的方式獲取真實的客戶資料,雖然幹了一年多,成效也不大,但他的使用者和客戶資料都是真實的。

我還見過一個笨人,競爭對手宣稱自己的資料是它的10倍,它也不願意去誇大自己的銷售資料,甘到第二,實際上,競爭對手的實際資料也就只有這位元笨人的一半。

但是這位笨人朋友依然不為所動,雖然最終投資人投了那個資料比第一名多10倍的機構。

另外有一個“笨人”做的公司,花了幾乎10年的時間,用手動的方式去 獲得某些內容的版權,而當時這種手動方式被大家瞧不起,而最後這種手動看起來愚笨的方式卻在關鍵時刻成就了這家公司。

當我們處於暴利紅利時代的時候,笨人很吃虧,因為大家覺得他們慢,為什麼不抓緊搶錢。

但在電商時代,大家都知道那個燒了最多錢在倉儲和物流這種看起來最笨的公司活下來了並且活的很好。

有時候,笨人看起來慢。但有時候,笨人的公司卻活的比較久。這讓我想起了生物學裡一個有趣的規律,為什麼烏龜壽命這麼長,而跑的比它快的兔子卻活的比它短,我突然覺得,可能是烏龜的慢基因幫助了它。

在前五年,我們還驗證不了新零售公司裡,到底是跑的快的能出來,還是這些“笨”公司能出來。

但五年後,我們相信慢慢的會有結果了,今天融資最多的,未必會活得最好。

現在還沒融到錢的,,也未必就會死。決定公司死活的,還是你做的是否是正確的事。什麼是正確的事?給客戶帶來最長久體驗和價值的公司活的最久。

不然,一片遊客消費者吃掉你的貨架之後,應該很難記住到底吃的是誰家的免費零食。

/ 03/

為什麼“笨人”能賺錢?

需要注意一件事情,我這裡說的行業和語境是新消費和新零售行業。消費業和零售業是一個與互聯網有極大差異特性的行業。

消費品行業當然也有馬太效應,第一名和第二名可以佔據很大市場份額。但是第七名同樣也能活的很好,比如像烘焙、日用衛生品這些領域,行業第7、第8名都能夠活的很好甚至能夠上市。

所以周黑鴨雖然很強勢,但並不阻礙絕味、煌上煌、小胡鴨、留夫鴨這些品牌在各自不同市場也活的不錯。

這樣的行業最適合“笨人”們生存著。因為不需要所謂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競爭很難達到一兩年就讓市場成熟的地步。

而浪潮來臨的速度也不會那麼快,並且每隔幾年就會不斷出現新的品牌生命週期。由於“笨人”們想的比較少,所以不會東想想、西想想,他們也認命。

由於行業週期性特點,雖然在上一波中他們沒能成為第一,但在下一波開始前卻會具有先發優勢。

消費品和零售業這樣的特性明顯,因為零售和消費這樣行業不是速成行業。兩年砸幾十個億你也沒辦法成就新的優衣庫,因為成為優衣庫的時間非常久。

我把這種類型生意稱之為烏龜型生意,就是需要漫長時間才能熬出來的生意,畢竟一個品牌最終成熟需要七年。而大部分聰明人,應該已經從事了好幾個行業了。

第二段,再來聊聊中國為什麼沒有所謂的工匠精神。中國是這一波移動互聯網創業的全球領跑者,在移動互聯網領域全面碾壓競爭對手。

這靠的是中國的智慧手機普及帶來的巨大紅利。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會帶來巨大的紅利機會,在這個時期,你要跟大家談慢下來,是沒有人跟你慢下來的,因為需要跑馬圈地。

當一個市場跑馬圈地結束的時候,就是要進入到後紅利時代。後紅利時代,由於機會具有稀缺屬性,真正的大機會不多了。剩下的基本都是沒人做的苦活、累活了。

而苦活、累活差異並不是效率高低,而是品質的高低,只有到了這個階段才能進入到拼工匠精神的時代。如果說上個時代解決的是有和無的問題,這個時代解決的則是好和壞的問題。

我大學的市場行銷老師曾經告訴我,人無我有。這是舊消費時代。而人有我優則是新消費時代。人優我轉,這是舊消費時代往新消費時代的轉變。進入下半場後,不會討巧的“笨人”賺錢的時代就要來了。

是願意做別人不願意做的事情的人。

我認識一個“笨人”,真的會花三年時間去尋找供應鏈;我還認識一個笨人,花了10年時間去打磨供應鏈。

這位“笨人”覺得三年時間都不足以能夠完整的打磨一條優秀的供應鏈出來,三年只是一個消費品牌塑造供應鏈的起點。

但是也有聰明人,只需要跑一圈就能打造一條供應鏈,因為只需要模仿他人的產品和創意就好了。

在一開始的時候,這個快人比較快,因為他依靠自己的模仿,依靠自己快速出貨搶佔市場,但是很快品質問題就擊垮了這個新生品牌。

而慢人還在精耕細作它的慢產品,甚至外邊的人比它還著急於它的產品還不出來。我還見過一個“笨人”,要做一個品牌供應鏈產品庫產品。

它的同類型競爭對手,有一幫聰明人,直接用爬蟲抓了一堆資料,然後快速融資,宣稱是該領域的領先公司。

我這位“笨人”’朋友認定所有的資料需要真實性,所以自己雇傭了幾十各人,一個個去用地推拜訪的方式獲取真實的客戶資料,雖然幹了一年多,成效也不大,但他的使用者和客戶資料都是真實的。

我還見過一個笨人,競爭對手宣稱自己的資料是它的10倍,它也不願意去誇大自己的銷售資料,甘到第二,實際上,競爭對手的實際資料也就只有這位元笨人的一半。

但是這位笨人朋友依然不為所動,雖然最終投資人投了那個資料比第一名多10倍的機構。

另外有一個“笨人”做的公司,花了幾乎10年的時間,用手動的方式去 獲得某些內容的版權,而當時這種手動方式被大家瞧不起,而最後這種手動看起來愚笨的方式卻在關鍵時刻成就了這家公司。

當我們處於暴利紅利時代的時候,笨人很吃虧,因為大家覺得他們慢,為什麼不抓緊搶錢。

但在電商時代,大家都知道那個燒了最多錢在倉儲和物流這種看起來最笨的公司活下來了並且活的很好。

有時候,笨人看起來慢。但有時候,笨人的公司卻活的比較久。這讓我想起了生物學裡一個有趣的規律,為什麼烏龜壽命這麼長,而跑的比它快的兔子卻活的比它短,我突然覺得,可能是烏龜的慢基因幫助了它。

在前五年,我們還驗證不了新零售公司裡,到底是跑的快的能出來,還是這些“笨”公司能出來。

但五年後,我們相信慢慢的會有結果了,今天融資最多的,未必會活得最好。

現在還沒融到錢的,,也未必就會死。決定公司死活的,還是你做的是否是正確的事。什麼是正確的事?給客戶帶來最長久體驗和價值的公司活的最久。

不然,一片遊客消費者吃掉你的貨架之後,應該很難記住到底吃的是誰家的免費零食。

/ 03/

為什麼“笨人”能賺錢?

需要注意一件事情,我這裡說的行業和語境是新消費和新零售行業。消費業和零售業是一個與互聯網有極大差異特性的行業。

消費品行業當然也有馬太效應,第一名和第二名可以佔據很大市場份額。但是第七名同樣也能活的很好,比如像烘焙、日用衛生品這些領域,行業第7、第8名都能夠活的很好甚至能夠上市。

所以周黑鴨雖然很強勢,但並不阻礙絕味、煌上煌、小胡鴨、留夫鴨這些品牌在各自不同市場也活的不錯。

這樣的行業最適合“笨人”們生存著。因為不需要所謂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競爭很難達到一兩年就讓市場成熟的地步。

而浪潮來臨的速度也不會那麼快,並且每隔幾年就會不斷出現新的品牌生命週期。由於“笨人”們想的比較少,所以不會東想想、西想想,他們也認命。

由於行業週期性特點,雖然在上一波中他們沒能成為第一,但在下一波開始前卻會具有先發優勢。

消費品和零售業這樣的特性明顯,因為零售和消費這樣行業不是速成行業。兩年砸幾十個億你也沒辦法成就新的優衣庫,因為成為優衣庫的時間非常久。

我把這種類型生意稱之為烏龜型生意,就是需要漫長時間才能熬出來的生意,畢竟一個品牌最終成熟需要七年。而大部分聰明人,應該已經從事了好幾個行業了。

第二段,再來聊聊中國為什麼沒有所謂的工匠精神。中國是這一波移動互聯網創業的全球領跑者,在移動互聯網領域全面碾壓競爭對手。

這靠的是中國的智慧手機普及帶來的巨大紅利。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會帶來巨大的紅利機會,在這個時期,你要跟大家談慢下來,是沒有人跟你慢下來的,因為需要跑馬圈地。

當一個市場跑馬圈地結束的時候,就是要進入到後紅利時代。後紅利時代,由於機會具有稀缺屬性,真正的大機會不多了。剩下的基本都是沒人做的苦活、累活了。

而苦活、累活差異並不是效率高低,而是品質的高低,只有到了這個階段才能進入到拼工匠精神的時代。如果說上個時代解決的是有和無的問題,這個時代解決的則是好和壞的問題。

我大學的市場行銷老師曾經告訴我,人無我有。這是舊消費時代。而人有我優則是新消費時代。人優我轉,這是舊消費時代往新消費時代的轉變。進入下半場後,不會討巧的“笨人”賺錢的時代就要來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