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流轉土地種果林,村民就地打工致富

地處渝陝鄂三省市交界的巫溪縣, 距離重慶市區430公里, 是全市最偏遠的縣。 全縣可用“九山微水一分田”來形容, 山地約占89%, 耕地只有10%,

其中大於25°的坡耕地就占53.2%。 在這樣的條件下, 農民如何脫貧增收?9月中旬, 記者來到巫溪縣菱角鎮望樂村, 這裡的貧困戶轉變觀念, 靠土地流轉實現增收脫貧。

流轉土地、免費領雞苗

老兩口一年賺了2萬元

55歲的向廷平是望樂村的貧困戶, 兩個兒子都在重慶的工地上打工, 只剩老兩口在家種兩畝薄田。 原來就靠種點玉米、紅薯和養豬, 日子過得緊巴巴的。 現在, 他把土地流轉出去, 不僅可以得到租金, 還可以就地打工, 日子漸漸好了起來。

“沒流轉之前一畝地一年最多6000元左右的收入, 現在有1萬左右。 ”向廷平說, 一畝地流轉給核桃研究所, 租金一年500元, 平時就在核桃林裡除草施肥, 一天打工可以賺60元, 一年做工四個多月, 兩口子一年下來還是會有1萬塊錢左右。

除此之外, 去年政府免費給他提供了80只雞苗以及飼料工具, 他不用花一分錢。 今年政府又提供了20只, 賣了一部分, 留下來的可以下蛋, 去年僅養雞一項就給他帶來4000多元收入, 再加上自己養豬賣錢, 去年一年收入2萬元。 這對於老兩口來說, 已經吃喝不愁, 生活真真切切改善了。

核桃樹成“搖錢樹”帶動貧困戶增收

望樂村海拔700米左右, 年平均溫度16℃, 年降水量1200毫米, 非常適宜核桃栽植, 再加上水電路基礎設施完善, 巫溪核桃科研基地選擇在這裡。 發揮優質種源和技術優勢, 推動核桃良種化栽植、科學化管理, 以科技推動扶貧。

望樂村黨支部書記吳成榮說, 以前老百姓就是靠傳統模式來種地, 種玉米一年每畝只能收800塊錢,

種土豆1000多塊左右, 而且還投入大量的勞務。 現在通過種植核桃, 帶動瞭望樂村7個貧困戶26人和非貧戶73戶增收, 涉及接近300人。 首先, 流轉土地可以得到租金。 其次就是就地務工, 村裡的老人和婦女並不費多少力, 一天就能賺六七十元, 還能把家裡打理好。

目前, 全村流轉核桃樹有73戶120多畝, 通過這種模式, 現在又有老百姓流轉60多畝水田給一個江蘇老闆來養蝦, 租金也是每畝500元。 這個原來貧瘠的山村, 山坡上種核桃, 水田裡養蝦, 土地充分利用, 農民逐步增收。

專業指導下種柚子 收入翻5倍

轉變觀念, 靠經濟果林帶動農民增收的還有鳳凰鎮木龍村。

75歲的村民胡德興房前屋後都種了柚子, 胡德興老人說, 2014年以前,

他們這裡也有種柚子, 但都沒有重視。 在政策扶持下村裡開始大面積種植柚子, 專業技術協會指導打枝修剪, 農藥、種子、肥料等農資統一管理統一配送, 成熟後就會統一價格交給專業合作社, 銷量和價格也有了保障。

“這種方式跟種地不一樣, 種柚子只需要鋤草, 不用花費太多的精力。 往年種莊稼, 全家忙乎一年收成也就千百來斤, 收入也就4000多元。 去年算上在地裡打工和其他的種植收入, 家庭的總收入有將近2萬多元, 收入是原來的5倍。 ”胡德興老人說。

1800畝柚子帶動了鄉村旅遊

木龍村黨支部書記胡述奎說, 全村412戶每家都種植了蜜柚, 平均每戶4.4畝, 最多的有12畝。 2014年種植的2016株蜜柚今年已經掛果30%, 明年掛果更多, 賣掉柚子可讓79戶建卡貧困戶全部脫貧。

到2020年蜜柚全部掛果, 產值可達1000萬元, 全村人均年收入也將從現在的6000元增長到10000元。

老百姓的增收有了後勁, 村委也在改變村裡的面貌。 胡述奎說, 國家扶持416萬、村裡自籌787萬, 對380戶危舊房屋進行連片整治。 此外硬化了16.5公里村公路, 改造田間步道12公里, 今年要完成全村100%道路硬化。

胡述奎的眼光不僅僅在基礎設施建設, 他要讓木龍村1800畝蜜柚帶動起農家旅遊, 打造12個觀光點, 1.2公里的花溪河花海今年將動工, 占地50-80畝、日接待能力3000人的水上遊樂基地也已納入旅遊專案規劃。

預計到2020年, 全村將有50-100戶農家樂遍地開花。 到2020年, 這個重慶市級最美鄉村、全國美麗宜居示範村, 也將真正成為美麗的“花果山”、城郊的後花園。

實況新聞-重慶時報記者 丁剛 cqtimes2380338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