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一抹“藍”守一方心安:國慶長假社區民警藍燕的一天

在重慶市九龍坡區西彭鎮馬鞍村, 常有一抹靚“藍”奔走於各家各戶、地裡田間和山村小道——藍燕、藍警服、藍色自行車, 這成了最讓村民們暖心的顏色。

帶來這抹“藍”的是藍燕, 重慶市公安局九龍坡區分局西彭派出所社區民警, 分管馬鞍村等五個社區。 國慶的這8天長假裡, 這抹“藍”也依舊每日閃耀在村民的視線中。

行走於山村小道的一抹“藍”

解決糾紛有策略

10月6日一早, 藍燕像平常一樣翻開工作筆記, 用筆在紙上的一長串人名中勾劃著, 嘴裡輕輕念出他們的名字:老李、老劉、淼淼……這是藍燕這一天計畫走訪的五戶人家。 有空巢孤寡, 有留守兒童, 還有正在恢復期的毒癮戒除者。

家住馬鞍村的群眾老劉是藍燕中秋走訪計畫的第一家。 馬鞍村距離派出所20公里, 山路崎嶇, 藍燕每天要花三個多小時往返於派出所與村落之間。 路上不僅要一直費力蹬車爬坡上坎,

遇到不好走的地方反而還得扛起20多斤重的自行車走, 就這樣3年騎壞了4輛自行車, 也就這樣走遍了山上每一位村民的家、瞭解這片土地的上發生的各種瑣碎、贏得了村民的信賴和讚賞。

藍燕與空巢老人拉家常、問困難

抵達目的地後, 藍燕卻發現撲了個空——雖然,

這已是半個月內的第三次登門, 只為解決這家人屋後的一塊閒置自留地引起的爭端。 這起因為土地和農作物引發的糾紛使兩家人結了“疙瘩”, 橫眉冷眼僵了個把月。

有著調解各類矛盾糾紛200餘起經驗的藍燕, 在瞭解這件事後很快在心裡就成型一個“兩頭疏通”的調解策略。

藍燕事先做過功課, 她一方面勸導擔任過村幹部的老劉要高姿態, 另一方面從兩家是遠房親戚的親情角度感化勸慰以和為貴, 使雙方的態度軟和了下來。 接著在9月下旬的一天組織了第一次調解會, 規定雙方不能同時講話, 一方陳述一方靜聽, 不准鬥嘴抬杠, 家屬也不能摻和。 儘管當天事情沒得到徹底解決, 但緊張的氣氛漸漸褪去,

雙方擺事實講道理而不是動蠻撒潑, 藍燕達到了預期的目的。

今天, 藍燕本想趁著過節, 再跟雙方說和說和, 節日裡吵架不吉利, 村裡人特別講究這個。 這個節點搞調解, 往往能事半功倍。 結果老劉家裡“鐵將軍“把門, 寂寂無人。 藍燕一邊後悔出發前沒撥通當事人電話就倉促上路, 一邊和政府駐村社保員羅雨商量著下次調解時間。

羅雨是村中“百事通”, 地頭熟, 人情廣, 又性子潑辣, 能說會道, 是藍燕開展群眾工作的好搭檔, 每次調解糾紛藍燕都會把她叫上。

像這樣事先做好雙方心理工作、召集雙方冷靜理論、善於“借力”爭取幹群配合、緊扣農村社會的鄉土特點, 是藍燕每次都能讓糾紛當事人罷鬥息爭的“秘訣”。

暖心的不止是供給的米麵,

更是長久的關切和陪伴

馬鞍村的常住居民多為留守老人和孩子。 看望完空巢老人李洪淵和他患有抑鬱症的老伴之後, 藍燕又來到另一個令她時刻牽掛的地方, 傷殘戶楊繼承和妻子商澤蘭的家。

楊大伯71歲, 嚴重的風濕病剝奪了他行走的能力;商阿姨則患有青光眼和白內障, 雙眼目不見物。 老兩口的兒女也在東部沿海打工, 一年難得回來一趟。 藍燕每次來, 都會給二老送點米麵, 順便幫他們幹幹家務活。

每次到楊大伯家,藍燕都要幫忙喂雞

藍燕都是進門先喂雞,她知道這家的雞一天要喂兩次;再把帶來的大米拆開封線倒進後屋的米缸;隨後再到臥室,看看楊大伯腫脹的右腿有無好轉;幹完這一切,藍燕下一個慣例的做法是爬上老人的床頭,將牆上已經淡褪難以辨識的自己的電話號碼用紅粉筆大大深描了一遍。始終不放心,臨出門就在門框泛白的春聯空白處規整地再寫一遍。

在醒目的地方留下電話

“這樣,二老有啥事,都可以在第一時間聯繫求助了。”藍燕說。

像楊繼承老人這樣喪失勞動力的老弱,村裡還有十幾戶,而這樣挨家挨戶地上門服務,藍燕已經堅持了整整三年。

耐心和真心,寫照成真情

從楊大伯家出來,藍燕接到一個社區群眾打來的電話,匆匆趕回所裡,為他辦理了戶口遷移事宜。在食堂匆忙扒幾口飯,來不及午休,她就又騎車重回馬鞍村。因為他知道村裡2歲小女孩淼淼正在期待著她的到來。

這個年幼的孩子由奶奶經營一個局促狹窄的雜貨店拉扯養活。在藍燕懷裡的淼淼通常是一臉興奮,手腳歡快的撲騰著,加上藍燕時常給娃娃驚喜:布娃娃、積木......每次孩子都歡喜不已。接著是藍燕到訪的固定節目,接通淼淼媽媽的微信視頻聊天,讓孩子和媽媽爸爸好好隔屏親熱一番。

看望淼淼

從淼淼家出來,藍燕又前往山坡上的村民小楊家,他是個剛滿30歲的小夥子,前年交友不慎染上了毒癮。被發現後,一直被派出所執行社區戒毒措施。他也是藍燕的重點幫扶對象。

藍燕說,剛開始,小楊很有抵觸情緒,看到民警就繃著臉鬧脾氣。為了將他“監督”好,幫他徹底和毒癮劃清界限,藍燕剛開始天天往他家跑,給他親人、父母、朋友、妻子、孩子做工作,將全家人都納入到自己的“勸導陣營”,最終讓小楊接受了自己,從被動接受到主動認可,最後演變成情感上的親近。

“藍姐,你又親自來跑一趟。我跟你講,你真的不用辛苦了!你給我介紹的那個裝修公司的工作,我現在幹得很帶勁兒。一個月有五千多塊的收入,日子越過越好,我保證再也不碰那玩意了!”,每次看著小楊心急火燎表態的樣子,藍燕都會忍不住從心裡泛起笑意。

預定的幾家重點戶全部走完,回程的途中也跟往常一樣解決了幾個計畫外的群眾請求,這抹不曾停歇的“藍”逐漸淹沒在濃黑的天色中,社區民警藍燕的日常又過了一天。

實況新聞-重慶時報記者周雪蓮 實習生 王園園 cqtimes2380404

每次到楊大伯家,藍燕都要幫忙喂雞

藍燕都是進門先喂雞,她知道這家的雞一天要喂兩次;再把帶來的大米拆開封線倒進後屋的米缸;隨後再到臥室,看看楊大伯腫脹的右腿有無好轉;幹完這一切,藍燕下一個慣例的做法是爬上老人的床頭,將牆上已經淡褪難以辨識的自己的電話號碼用紅粉筆大大深描了一遍。始終不放心,臨出門就在門框泛白的春聯空白處規整地再寫一遍。

在醒目的地方留下電話

“這樣,二老有啥事,都可以在第一時間聯繫求助了。”藍燕說。

像楊繼承老人這樣喪失勞動力的老弱,村裡還有十幾戶,而這樣挨家挨戶地上門服務,藍燕已經堅持了整整三年。

耐心和真心,寫照成真情

從楊大伯家出來,藍燕接到一個社區群眾打來的電話,匆匆趕回所裡,為他辦理了戶口遷移事宜。在食堂匆忙扒幾口飯,來不及午休,她就又騎車重回馬鞍村。因為他知道村裡2歲小女孩淼淼正在期待著她的到來。

這個年幼的孩子由奶奶經營一個局促狹窄的雜貨店拉扯養活。在藍燕懷裡的淼淼通常是一臉興奮,手腳歡快的撲騰著,加上藍燕時常給娃娃驚喜:布娃娃、積木......每次孩子都歡喜不已。接著是藍燕到訪的固定節目,接通淼淼媽媽的微信視頻聊天,讓孩子和媽媽爸爸好好隔屏親熱一番。

看望淼淼

從淼淼家出來,藍燕又前往山坡上的村民小楊家,他是個剛滿30歲的小夥子,前年交友不慎染上了毒癮。被發現後,一直被派出所執行社區戒毒措施。他也是藍燕的重點幫扶對象。

藍燕說,剛開始,小楊很有抵觸情緒,看到民警就繃著臉鬧脾氣。為了將他“監督”好,幫他徹底和毒癮劃清界限,藍燕剛開始天天往他家跑,給他親人、父母、朋友、妻子、孩子做工作,將全家人都納入到自己的“勸導陣營”,最終讓小楊接受了自己,從被動接受到主動認可,最後演變成情感上的親近。

“藍姐,你又親自來跑一趟。我跟你講,你真的不用辛苦了!你給我介紹的那個裝修公司的工作,我現在幹得很帶勁兒。一個月有五千多塊的收入,日子越過越好,我保證再也不碰那玩意了!”,每次看著小楊心急火燎表態的樣子,藍燕都會忍不住從心裡泛起笑意。

預定的幾家重點戶全部走完,回程的途中也跟往常一樣解決了幾個計畫外的群眾請求,這抹不曾停歇的“藍”逐漸淹沒在濃黑的天色中,社區民警藍燕的日常又過了一天。

實況新聞-重慶時報記者周雪蓮 實習生 王園園 cqtimes2380404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