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此人最先提出招安,當宋江要招安了,他又第一個站出來反對

有很多可惜宋江招安, 不僅折了大好天下, 更是賠了大部分好漢的性命, 那宋江招安就是個錯誤嗎?也不見得, 若是不招安, 梁山一夥終究只是一夥強盜, 也沒聽說過有那一夥強盜是因為劫富濟貧留名青史的, 所以宋江的選擇還是比較明智的。

當初最先提出招安的人是宋江嗎?不是, 早在梁山好漢聚齊之前武松就曾經說過招安, 當時的武松血刃潘金蓮、鬥殺西門慶後, 身上已是血債累累, 正打算去二龍山入夥, 恰好在孔家莊遇見宋江投奔花榮。 宋江便想著拉武松一起去清風寨, 武松呢, 怕身上的命案太多會連累宋江, 所以拒絕了。 但是在分別的時候卻對宋江說:“只是由兄弟投二龍山去了罷。 天可憐見, 異日不死, 受了招安, 那時卻來尋訪哥哥未遲。 ”宋江道:兄弟既有此心歸順朝廷, 皇天必佑。 武松雖然背負多條人命, 但是都沒有跟朝廷扯上關係,

不瞭解朝廷內部的黑暗, 雖然社會底層比較混亂, 但是還是相信朝廷, 對他們抱有希望的。

後來一百零八好漢聚齊的過程中, 受朝廷排擠、奸佞小人陷害的林沖、楊志等人陸續上山, 讓武松認清了現實, 底層社會的混亂歸根結底是上層統治者的腐朽,

與其招安受盡管轄之氣, 倒不如在水泊梁山自在逍遙。 所以在梁山大聚義後的第一個重陽節, 宋江賦詩《滿江紅》引出:“望天王降詔, 早招安, 心方足。 ”招安的想法, 武松第一個站出來反對:“今日也要招安, 明日也要招安去, 冷了弟兄們的心!”之後李逵也表示反對, 就連千萬般隱忍的林沖也完全對宋朝失去希望, 在席間喝了幾碗酒後離去, 一場酒宴就這樣不歡而散。

從武松對待招安的變化就可以預見梁山一夥的命運, 雖然留下了個好名聲, 但是真正善終的卻沒幾個, 除了比較明智的公孫勝、李俊、燕青等人, 其他人結局悲慘。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