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歷史文化名城安慶,“禦碑亭”上的別字啥原由?

安慶市人民路“禦碑亭”

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安慶, 幾年前在街頭新建了一座“禦碑亭”, 亭中禦碑上刻有康熙皇帝《督撫箴》中的八個大字:“廉善是推,

貪黷母宥。 ”

康熙皇帝御筆賜江甯巡撫宋犖《督撫箴》局部

“廉善是推, 貪黷母宥”, 啥意思呢?文理不通, 不好理解。 這八個字, 可能是兩個字有誤, 正解應該是:“廉善是旌, 貪黷毋宥”, 意即對廉潔善政者予以表彰, 對貪腐黷職者決不寬宥。

道光版《懷寧縣誌》/中國人民大學張全海教授提供

八個字錯了兩個, 為什麼不能說寫“錯”, 並將它改正過來呢? 因為這八個字是皇帝寫的, 出自“康熙四十二年二月御筆賜安徽撫臣喻成龍督撫箴”, 清道光版《懷寧縣誌》等有記載, 原文皆作“廉善是推, 貪黷母宥”。 舊時修志,

撰修者皆有學識, 態度更是第一位的:在大清朝, 膽敢篡改康熙皇帝御筆, 那可不是扣工資、獎金這麼簡單了。

康熙御筆“避暑山莊”

康熙皇帝寫錯別字, 算是比較出名的。 “避暑山莊”這四個字, 可謂世人皆知, 即出自這位康熙皇帝的手筆。 這其中“避”字中的“辛”下就多了一橫。

康熙不會寫“避”字?這事還真不能這麼說, 漢字的嚴格規範是現代的事, 古代漢字異寫現象很普遍, 康熙的書寫習慣可能就是這樣, 沒有後人杜撰的故事那麼複雜。

康熙皇帝朱批上的錯別字

除了漢字異寫, 皇帝日理萬機, 忙中出錯, 寫錯幾個字其實很正常。

康熙皇帝一生收到“公文”無數, 常常“文件”上批示批得手抽筋。 有些大臣遞呈的奏摺, 並沒有重要的“請示”事項, 需要皇帝作出重大決策, 康熙皇帝只須批個 “知道了”, 這事就算過去了, 但不報告就是“違規”了。 以現有的文獻看, 僅“知道了”這三個字, 康熙皇帝至少批了1300餘回。 康熙五十六年十二月初十日(1718年1月11日), 湖南巡撫李發甲奏報地方秋收豐裕、十二月初四至初八瑞雪盈尺等, 此等“祥瑞”, 康熙皇帝順手批了個 “知道了”, 李巡撫接到一看:靠!“知道了”居然成了“知道子”。 不較真, 不張揚, 李巡撫是懂的。

漢字異寫

出現筆誤,只要不是神仙,誰當皇帝都在所難免。康熙皇帝的筆誤,遠不止“知道子”這一樁。“奏摺(折)”寫成“奏習(習)”,“幾個”寫成“幾各”,“近來”寫成“近夾”,“無妨”寫成“無防”,“以後”寫成“已後”,“沙漠”寫成“少漠”,“口外”寫成“四外”,“免了”寫成“兔了”,“左手”寫成“在手”,“總兵官”寫成“總兵關”,“封疆大吏”寫成“風疆大吏”,等等,這些都是康熙皇帝幹的。

康熙皇帝御筆中的異寫

康熙皇帝御筆賜安徽撫臣喻成龍督撫箴中的“廉善是推,貪黷母宥”,是不是當時也出現了筆誤呢?這個可能性是不大的。親書《督撫箴》,是皇帝對大臣的告誡與鼓勵,不是僅賜於安徽撫臣喻成龍一人,山東巡撫王國昌、直隸巡撫李光地、河南巡撫徐潮、江蘇巡撫宋犖等封疆大吏,皆有康熙皇帝的同類賞賜。

康熙皇帝御筆賜江甯巡撫宋犖《督撫箴》

這是康熙皇帝御筆賜江甯巡撫宋犖的《督撫箴》,全文是:“芒芒方域,分理需人。嶽牧之選,實惟重臣。寄以封疆,千里而遠。地則星羅,令猶風偃。控攝文武,統馭官司。繩違糾慢,宣德布慈。廉善是旌,貪黷毋宥。小眚是矜,吞舟毋漏。彼昏而墨,日削月朘。或市徇縱,以恣撟虔,澤不下殫,民隱罔恤,政廼不和,為時蟊賊。曾是源濁而流則清,曾是表正而景則傾。職汝之由,是曰曠墜軫我元元,保厘奚賴天命。天討我不敢私勖哉,有位敬聽箴辭。”

時任湖廣總督喻成龍等重修的“禦碑亭”

賜宋犖與喻成龍的《督撫箴》,不同之處在于“廉善是旌,貪黷毋宥”,變成了“廉善是推,貪黷母宥”。據宋犖《迎鑾日紀》記載:宋犖在江甯巡撫任上,曾於康熙三十七年、四十二年、四十四年三次接駕。康熙皇帝賞賜書法,都是事先寫好的,並非一時興起的即興之作。只有一次,康熙皇帝現場為宋犖賜寫了“西陂”二字,但回到行宮後,康熙皇帝覺得剛才那二字寫得不好,重新寫了幅“西陂”,命侍衛將宋犖手中的那幅換回——賞賜大臣之作,康熙皇帝是十分嚴謹的。賜與喻成龍的《督撫箴》,上面不會一錯再錯,“廉善是旌,貪黷毋宥”變成“廉善是推,貪黷母宥”。

時任池州知府喻成龍重修的九華月身寶殿

乾隆版《建德縣誌》:“喻成龍,金州人,才猷練達,陛本府別駕,轉潞安同知,陛本府知府,丁尤服關,輔臨江府,晉山東監道,轉按察司,陛布政使司,三任山東,轉工部侍郎,授安徽巡撫,曆湖廣總督,剛明果斷,遇事立剖,人莫敢欺,所至,有龍圖之目。” 喻成龍是個有作為的地方大員,康熙皇帝對喻成龍也是比較賞識的。無論從什麼角度考慮,安慶新建“禦碑亭”,也都是很有意義的。

安慶市人民路勸業場舊照

——安慶市人民路禦碑亭“禦碑”上“廉善是推,貪黷母宥”八個字,雖有《懷寧縣誌》作依據,錯誤應該是明顯的。至於哪個環節出了差錯,御筆賜安徽撫臣喻成龍督撫箴現已下落不明,硬說是康熙皇帝的錯總歸不太好吧?

康熙御筆《清慎勤》

漢字異寫

出現筆誤,只要不是神仙,誰當皇帝都在所難免。康熙皇帝的筆誤,遠不止“知道子”這一樁。“奏摺(折)”寫成“奏習(習)”,“幾個”寫成“幾各”,“近來”寫成“近夾”,“無妨”寫成“無防”,“以後”寫成“已後”,“沙漠”寫成“少漠”,“口外”寫成“四外”,“免了”寫成“兔了”,“左手”寫成“在手”,“總兵官”寫成“總兵關”,“封疆大吏”寫成“風疆大吏”,等等,這些都是康熙皇帝幹的。

康熙皇帝御筆中的異寫

康熙皇帝御筆賜安徽撫臣喻成龍督撫箴中的“廉善是推,貪黷母宥”,是不是當時也出現了筆誤呢?這個可能性是不大的。親書《督撫箴》,是皇帝對大臣的告誡與鼓勵,不是僅賜於安徽撫臣喻成龍一人,山東巡撫王國昌、直隸巡撫李光地、河南巡撫徐潮、江蘇巡撫宋犖等封疆大吏,皆有康熙皇帝的同類賞賜。

康熙皇帝御筆賜江甯巡撫宋犖《督撫箴》

這是康熙皇帝御筆賜江甯巡撫宋犖的《督撫箴》,全文是:“芒芒方域,分理需人。嶽牧之選,實惟重臣。寄以封疆,千里而遠。地則星羅,令猶風偃。控攝文武,統馭官司。繩違糾慢,宣德布慈。廉善是旌,貪黷毋宥。小眚是矜,吞舟毋漏。彼昏而墨,日削月朘。或市徇縱,以恣撟虔,澤不下殫,民隱罔恤,政廼不和,為時蟊賊。曾是源濁而流則清,曾是表正而景則傾。職汝之由,是曰曠墜軫我元元,保厘奚賴天命。天討我不敢私勖哉,有位敬聽箴辭。”

時任湖廣總督喻成龍等重修的“禦碑亭”

賜宋犖與喻成龍的《督撫箴》,不同之處在于“廉善是旌,貪黷毋宥”,變成了“廉善是推,貪黷母宥”。據宋犖《迎鑾日紀》記載:宋犖在江甯巡撫任上,曾於康熙三十七年、四十二年、四十四年三次接駕。康熙皇帝賞賜書法,都是事先寫好的,並非一時興起的即興之作。只有一次,康熙皇帝現場為宋犖賜寫了“西陂”二字,但回到行宮後,康熙皇帝覺得剛才那二字寫得不好,重新寫了幅“西陂”,命侍衛將宋犖手中的那幅換回——賞賜大臣之作,康熙皇帝是十分嚴謹的。賜與喻成龍的《督撫箴》,上面不會一錯再錯,“廉善是旌,貪黷毋宥”變成“廉善是推,貪黷母宥”。

時任池州知府喻成龍重修的九華月身寶殿

乾隆版《建德縣誌》:“喻成龍,金州人,才猷練達,陛本府別駕,轉潞安同知,陛本府知府,丁尤服關,輔臨江府,晉山東監道,轉按察司,陛布政使司,三任山東,轉工部侍郎,授安徽巡撫,曆湖廣總督,剛明果斷,遇事立剖,人莫敢欺,所至,有龍圖之目。” 喻成龍是個有作為的地方大員,康熙皇帝對喻成龍也是比較賞識的。無論從什麼角度考慮,安慶新建“禦碑亭”,也都是很有意義的。

安慶市人民路勸業場舊照

——安慶市人民路禦碑亭“禦碑”上“廉善是推,貪黷母宥”八個字,雖有《懷寧縣誌》作依據,錯誤應該是明顯的。至於哪個環節出了差錯,御筆賜安徽撫臣喻成龍督撫箴現已下落不明,硬說是康熙皇帝的錯總歸不太好吧?

康熙御筆《清慎勤》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