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瀋陽大帥府:佈局暗藏玄機,安全係數堪比美國白宮!

瀋陽, 是一座歷史氣息濃厚的城市, 除了代表滿清皇權的瀋陽故宮外, 還有著在民國時期舉足輕重的大帥府。

大帥府是民國時期的一處最重要建築,

東北王張作霖及少帥張學良, 兩代張家人在這裡統治東北三省。

在這座建築中, 還有很多不為人知的秘密, 讓那段本就傳奇的歷史更顯神秘。

一、佈局竟與瀋陽故宮相似?

作為“半部民國史”的大帥府反應了當時民國軍閥的政治生態,

契合了之前皇帝那種家天下的思維, 可以說大帥府是瀋陽故宮的變種。 大帥府是三進四合院, 呈“目”字型, 分為東院、中院、西院和院外建築。 一二進院為帥府辦公場所, 體現“前政”建築理念, 三進院是張作霖家眷居所, 體現“後寢”建築理念。

大帥府早期是由東院門穿過中院門, 遙望西院門再進入建築本體, 期間分為三路:中路的是三進四合院;東路的是大青樓、小青樓和假山;西路的六棟紅樓, 即是張學良的少帥府。

瀋陽故宮則是文德坊, 武功坊兩座牌樓一東一西, 分為三路。 都有相同的行進路線, 瀋陽故宮就是由東向西行進, 北向進入建築本體。

二、假山=碉堡?

張氏帥府大青樓前的假山絕對是帥府中無法忽視的一景。 可你知道這裡的假山還能當碉堡用嗎?

最開始建設時, 景致全部取自江南蘇州園林的名景, 底部太湖石修葺而成, 雕欄玉砌、亭台樓榭一應俱全, 還別出心裁的弄了一些淺矮的假山在裡面應景, 山中還有泉水涓涓湧出, 可謂是山明水秀的風水寶地。

然而這樣的美景並不能打動張作霖。

張作霖一看見這座假山就要求工匠們拔掉重建, 並要求把假山底座用大理石鋪上, 灌上水泥, 走勢改成東西走勢, 再在山體上留些高低不等的口子, 插上些假花即可。

有利於隱蔽、進攻的假山, 再加上後面的樓房高低配合,

足以將來犯者打成篩子。 實在不行, 張作霖也可以從高樓後面早早地溜之大吉。

張大元帥這那裡是建花園, 分明是在自己的住宅前建立了一座隨時可以抗敵的碉堡!

只可惜帥府從未發生大規模的槍戰, 張作霖禦敵於府門之外的設想也未曾得到驗證。

三、大青樓是日本人改造的?

大青樓是大帥府的標誌性建築,是張作霖與張學良兩父子辦公和居住的重要場所。九一八事變之後,日本人佔領了帥府。日偽十四年,大青樓一直作為“國立中央圖書館奉天分館”使用。也因此,人們一直認為是日本人改造了大青樓內的水泥樓梯和瓷磚。

這一結論直至2010年張氏帥府博物館徵集到一本九一八事變時期出版的雜誌才得以改變。

在這本雜誌裡,登載了一幅九一八之後日本人將大青樓的物品打包堆放在一樓的樓道口準備運到北京交給張學良的照片。照片中,樓道兩側清晰可見我們現在看到的牆面瓷磚。這幅照片足以說明,大青樓的改造不是日本人做的,而是張家曾經改造過的。

四、小青樓曾是小姐樓

大青樓前是帥府的花園區域,在正中也有一座青磚建築,被稱為小青樓。這是一座中西合璧式的二層磚木結構小樓,建成於1918年,是張作霖為他最寵愛的五夫人壽氏專門修建的。

小青樓上下兩層,內設5個房間。其中,一樓東、西兩個房間分別為壽夫人臥室和會客廳,二樓除東西兩個居室外,還設有一個寬敞的中廳。

壽夫人搬到小青樓後,為避免引起其她幾位夫人的不滿,她把大夫人趙氏生的女兒首芳、二夫人盧氏的二女兒懷英、四女兒懷卿、四夫人許氏生的三女兒懷曈、五女兒懷曦接到小青樓二樓居住,所以早期小青樓亦被稱為“小姐樓”。

1923年,當壽夫人得知張作霖在天津相中了天寶戲班的馬月清後,立即親赴天津將馬月清接回帥府,並以貼身丫鬟的名義,安排馬月清在小青樓二樓居住。1924年馬月清生下女兒懷敏後,母女始搬到大青樓居住。

此後,隨著幾位小姐的陸續出嫁,小青樓便成為壽夫人與其四個兒子學森、學俊、學英、學銓單獨居住的地方。

小青樓也是張作霖日常生活起居的一個重要場所。1928年6月4日,在皇姑屯事件中被炸成重傷的張作霖就是在這裡走完了他傳奇的一生。

五、張大帥最喜愛的動物

張作霖少年時放過馬,長大後醫過馬,嘯聚山林、投軍作戰更離不開馬。所以,張作霖一生對駿馬情有獨鍾,以致他的府邸之中,駿馬圖案比比皆是。

張氏帥府四合院一進院東、西耳房的八角洞上,各飾有一幅長約一丈的大幅磚雕。其中的西側磚雕上,雕刻著瀋陽郊區樹叢中賓士的駿馬。

而二進院正房窗下則用石頭雕刻了一棵柳樹下的4匹駿馬:一匹撒歡打滾、兩匹互相啃癢、一匹登高遠眺;柳枝飄舞,象徵春風。這4匹駿馬、一棵柳樹,寓意張作霖前程似錦,故題款為“春風得意”。

東側的一幅石雕,松樹下4匹駿馬正欲奔騰,題款為“黃騶(zōu)少年當先縱橫”;二進院西側則有兩幅石雕,一幅展現的是柿子樹下4匹神態各異的駿馬,題款為“驌(sù)驦(shuāng)星馳,五足騘(cōng)騰”;另一幅石雕則是刻畫松樹下4匹駿馬題款為“騄(lù)駬(ěr)驊(huá)騮(liú)八駿圖”。

三進院正房東側一幅石雕,為龍馬風俗畫,兩匹龍馬在海浪上飛馳,題款為“海馬朝雲式”;西側一幅石雕,是諧音民俗畫:兩匹駿馬賓士于桂樹之下,第二匹馬背上騎著一隻猴子,一群馬蜂在追趕猴子,題款為“馬上封侯”。

細數下來,張氏帥府三進四合院裡的雕畫,8處石雕24匹駿馬,15處磚雕、木雕44匹駿馬,總計68匹駿馬。可見張作霖多麼喜愛駿馬。

百聞不如一見,只有真正地置身于帥府之中,才能領略大帥府的風采。

大青樓是大帥府的標誌性建築,是張作霖與張學良兩父子辦公和居住的重要場所。九一八事變之後,日本人佔領了帥府。日偽十四年,大青樓一直作為“國立中央圖書館奉天分館”使用。也因此,人們一直認為是日本人改造了大青樓內的水泥樓梯和瓷磚。

這一結論直至2010年張氏帥府博物館徵集到一本九一八事變時期出版的雜誌才得以改變。

在這本雜誌裡,登載了一幅九一八之後日本人將大青樓的物品打包堆放在一樓的樓道口準備運到北京交給張學良的照片。照片中,樓道兩側清晰可見我們現在看到的牆面瓷磚。這幅照片足以說明,大青樓的改造不是日本人做的,而是張家曾經改造過的。

四、小青樓曾是小姐樓

大青樓前是帥府的花園區域,在正中也有一座青磚建築,被稱為小青樓。這是一座中西合璧式的二層磚木結構小樓,建成於1918年,是張作霖為他最寵愛的五夫人壽氏專門修建的。

小青樓上下兩層,內設5個房間。其中,一樓東、西兩個房間分別為壽夫人臥室和會客廳,二樓除東西兩個居室外,還設有一個寬敞的中廳。

壽夫人搬到小青樓後,為避免引起其她幾位夫人的不滿,她把大夫人趙氏生的女兒首芳、二夫人盧氏的二女兒懷英、四女兒懷卿、四夫人許氏生的三女兒懷曈、五女兒懷曦接到小青樓二樓居住,所以早期小青樓亦被稱為“小姐樓”。

1923年,當壽夫人得知張作霖在天津相中了天寶戲班的馬月清後,立即親赴天津將馬月清接回帥府,並以貼身丫鬟的名義,安排馬月清在小青樓二樓居住。1924年馬月清生下女兒懷敏後,母女始搬到大青樓居住。

此後,隨著幾位小姐的陸續出嫁,小青樓便成為壽夫人與其四個兒子學森、學俊、學英、學銓單獨居住的地方。

小青樓也是張作霖日常生活起居的一個重要場所。1928年6月4日,在皇姑屯事件中被炸成重傷的張作霖就是在這裡走完了他傳奇的一生。

五、張大帥最喜愛的動物

張作霖少年時放過馬,長大後醫過馬,嘯聚山林、投軍作戰更離不開馬。所以,張作霖一生對駿馬情有獨鍾,以致他的府邸之中,駿馬圖案比比皆是。

張氏帥府四合院一進院東、西耳房的八角洞上,各飾有一幅長約一丈的大幅磚雕。其中的西側磚雕上,雕刻著瀋陽郊區樹叢中賓士的駿馬。

而二進院正房窗下則用石頭雕刻了一棵柳樹下的4匹駿馬:一匹撒歡打滾、兩匹互相啃癢、一匹登高遠眺;柳枝飄舞,象徵春風。這4匹駿馬、一棵柳樹,寓意張作霖前程似錦,故題款為“春風得意”。

東側的一幅石雕,松樹下4匹駿馬正欲奔騰,題款為“黃騶(zōu)少年當先縱橫”;二進院西側則有兩幅石雕,一幅展現的是柿子樹下4匹神態各異的駿馬,題款為“驌(sù)驦(shuāng)星馳,五足騘(cōng)騰”;另一幅石雕則是刻畫松樹下4匹駿馬題款為“騄(lù)駬(ěr)驊(huá)騮(liú)八駿圖”。

三進院正房東側一幅石雕,為龍馬風俗畫,兩匹龍馬在海浪上飛馳,題款為“海馬朝雲式”;西側一幅石雕,是諧音民俗畫:兩匹駿馬賓士于桂樹之下,第二匹馬背上騎著一隻猴子,一群馬蜂在追趕猴子,題款為“馬上封侯”。

細數下來,張氏帥府三進四合院裡的雕畫,8處石雕24匹駿馬,15處磚雕、木雕44匹駿馬,總計68匹駿馬。可見張作霖多麼喜愛駿馬。

百聞不如一見,只有真正地置身于帥府之中,才能領略大帥府的風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