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聞太師對商朝的影響力有多大?在紂王心中又是怎樣的地位?

聞太師原名聞仲, 商朝三朝元老大臣, 文武兼修, 手握兵權善於行軍打仗, 法力高強, 手持雌雄金鞭。

首先聞太師身份顯貴, 他的師父乃是通天教主四大弟子之一的金靈聖母。 雖然聞太師是第三代弟子, 卻是嫡傳。 在截教中位置很高。 截教四大弟子以下, 有不少能人, 擺下十絕陣的十天君實力都在金仙中期以上。 所以趙公明, 雲霄、瓊霄、碧霄兄妹, 個個神通廣大, 早在天皇時期就已經得道, 達到大羅金仙之境, 論壽元已經活了數千年。 可是, 在見到聞太師時, 大家無一例外, 都口稱“聞兄”!

聞太師手握兵權, 聞太師終年交戰沙場, 為殷商平定叛亂, 手握兵權, 功不行沒, 紂王也深知聞太師的實力。 聞太師奉先帝之命, 從小就輔助紂王幫其登上皇位, 所以紂王是被聞太師看著長大的, 而且是聞太師的學徒, 紂王再昏庸無道, 程門立雪這個道理仍是懂的。

聞仲為了什麼,

主動放棄十項建議, 放棄挽救商朝行動呢?

初回朝歌, 大殿上, 聞仲問紂王, 為何要殺死姜桓楚、鄂崇禹。 紂王回答, 二人犯下謀逆大罪。 聞仲質問:“姜桓楚篡位, 鄂崇禹縱惡, 誰可以為證?”紂王無言以對。

聞仲總結說:“今四海荒荒, 諸侯齊叛, 皆陛下有負于諸侯, 故有離叛之患。 ”一個“皆”字, 把國政衰敗的種種現象全部歸結到紂王身上。

說完東南問題, 聞仲又提到紂王寵倖妲己, 重用費仲等事。 他說:“陛下近淫酒, 親奸佞, 亡恩愛, 將皇后炮手剜睛, 殺子嗣, 自剪其後。 此皆無道之君所行, 自取滅亡之禍。 ”

廢姜皇后, 誅殺殷郊殷洪, 在紂王看來, 本是他奪取權力, 鞏固皇權的重要功績, 可是, 在聞仲口中, “皆”是無道之舉。

面對聞仲如此訓斥, 紂王依舊一言不發。

三天后, 聞仲列舉十項建議, 送上筆墨, 要求紂王即刻施行。 聞仲語氣十分強硬, 紂王一度提出反對意見, 但最終還是答應施行。

紂王是君, 聞仲是臣, 按照道理, 君為臣綱, 應當聞仲對紂王態度恭順, 這才符合常理。

紂王真的害怕聞仲嗎?

聞太師還朝之時, 紂王已經即位二十年, 獨掌大權也已經十三年。 若是在即位之初, 聞太師大權獨攬, 紂王困居深宮, 連女媧之名都沒聽過。 當時的紂王自然害怕聞太師。

可是, 此刻的紂王早就是一個成熟的君王, 並且, 經過他的幾番佈局, 幾番殺戮, 朝歌軍政大權已經全部落入他一人掌控之中。

紂王殺姜桓楚、鄂崇禹, 逼死聞仲、比干, 依然穩坐龍椅, 就可以看出, 他對朝歌, 對整個商朝的控制力,

已經在聞太師之上。

聞太師北海征戰十三年, 就意味著遠離商朝中樞政權十三年。 十三年過去, 一切早就滄海桑田。 紂王早就完成了對商朝軍政要職的洗牌。 聞太師雖然依舊是太師, 依舊頂著一個托孤大臣的頭銜, 但實際上聞太師已經成了一個外人戶, 除了三五好友, 就只有在城外駐紮的親兵, 是聞太師的嫡系。

真到了要和紂王動刀槍的時候, 有多少人會追隨聞太師, 還真說不定。

紂王對聞太師恭順, 是尊重聞太師, 但絕不是真的怕聞太師。 因此, 在聞太師剛出朝歌, 紂王就赦免費仲, 一切照舊。 他根本就不怕消息傳到聞仲軍營!

聞仲和姬昌不同, 和黃飛虎也不同。 他雖然口中罵著紂王, 惱恨紂王不爭氣, 但他從來就沒有動過廢黜紂王的念頭。

封神世界中的聞仲, 是徹頭徹尾的商朝忠臣。 即便他曾經攝政, 風光無限, 卸任之後也絕不貪戀。

原著說——

聞太師見紂王再三委曲, 反有兢業顏色, 自思:“吾雖為國直諫盡忠, 使君懼臣, 吾先得欺君之罪矣。 ”

費仲尤渾彈劾聞仲以下犯上時, 聞仲大怒, 當堂把二人打翻。 可是, 二人的批評, 聞仲其實聽進去了。

見紂王一副恭順, 甚至害怕的樣子, 聞仲非但沒有高興, 反倒非常不安, 非常惶恐。

若是紂王聽聞彈劾, 對聞仲發脾氣, 甚至對聞仲喊打喊殺, 那聞仲自然可以擺出托孤大臣的身份, 狠狠教訓紂王。 如今紂王一味順從, 聞仲這狠狠一拳, 就仿佛打在棉花上一樣, 無處著力。

聞仲若再糾纏, 就超越了君臣禮節, 就真的是欺辱君王了。

於是,大殿上就出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紂王對聞仲很客氣,聞仲對紂王更客氣。

接到平靈王反叛軍報,聞仲幾番思量。

留在朝歌,聞仲與紂王的矛盾勢必激化,這是聞仲不願看到的。

離開朝歌,拯救計畫必將付之東流,這也是聞仲不願意看到的。

反復權衡之下,聞仲最終還是選擇了離開。

紂王羽翼已成,若是硬逼,必然會引發一場腥風血雨。如今紂王對聞仲態度恭順,給了聞仲足夠面子,聞仲於是就坡下驢,放棄拯救計畫,離開朝歌

紂王縱欲過度的皮囊下其實藏著一顆狼子野心,終其一生,他都想要把天下大權牢牢抓在自己手裡。他寵倖狐妖,跟著她一起做壞事,並不完全是被美色所惑,而是妲己要做的事都是他心裡想做的,正好順水推舟。從他可以毫不猶豫殺了比干卻對聞仲秋毫無犯這件事可以看出,紂王心裡有一桿秤,與誰為敵、與誰為友他想得一清二楚。

從一開始就知道,比干和他不是一路人。他一心想激流勇進、大權在握,而比干卻是實打實的保守派。紂王從父親手裡接過王位的時候,成湯的繁華已經接近尾聲。鎮守四方的諸侯逐漸做大,幾乎要脫離朝廷控制。而此時的邊境局勢也不穩定,西部有外族侵襲,北部流寇成患,東部也即將作亂……紂王所面臨的形勢非常嚴峻。但這樣一位驕傲的帝王之後,又豈會坐以待斃?他採取政治聯姻的常用手段,博得了東伯侯的支持,打擊了東邊的割據勢力。

四方諸侯之中,最強的在西邊,最弱的在北邊,紂王便大力扶持最弱的那一方,借力打壓西伯侯。為了籠絡北方,打擊流寇,他不惜將屬於王室的封地割讓給北伯侯家族,以換取他們的效忠。後來,崇侯虎等人果然在紂王的掃蕩之路上充當了重要助力。東北已定,剩下的就是最強的西邊和最沒有存在感的南邊了。于西,紂王不斷設防,京畿周圍的五關就是一個防備姬昌的屏障。于南,紂王努力交好,同時又派遣久經沙場的大將坐鎮,暗暗防備。

紂王的籌謀再好,如果沒有大臣們配合,那也是孤掌難鳴,好不容易穩定下來的局勢可能又要全部亂套。所以,他必須要將權柄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裡,要讓全部的大臣都為己所用。但是他暫時還不能實現這個計畫,因為朝中有一塊不小的障礙,那就是位高權重的大臣們。成湯最有權勢的大臣們除了帝乙臨終前親定的兩位輔政大臣聞仲、黃飛虎外,還有商容和比干。商容這個人重在資歷,平日裡總是在扮演一個循循善誘的老師的角色,而且行為板正、態度謙卑,符合為臣之道,對紂王並沒有太大的威脅,但也不會有太大的裨益。因為商容本人相對保守,不能允許紂王有太多越軌行為的出現,紂王題詩意淫女神時也是他第一個在旁勸誡。

不過區區商容並不足為患,他年歲已老,人又溫和,不可能擋太多的道。真正值得紂王憂慮的是他的叔父比干。比干深諳為官之道,平日裡不喜歡做出頭鳥,也不願得罪紂王,但心裡卻打著自己的算盤,老謀深算得很。比干身在宗室,比紂王高了一個輩分,極有聲望,況且還與朝中諸位權臣交好,和各路諸侯特別是最強的西方也交情匪淺,關係網可謂四通八達,如果想要奪位的話也不是沒有可能。但比干顯然不會,因為他和商容一樣,是個不折不扣的保守派。這是好事,也是壞事,好事是他不會篡權奪位,壞處是他並不能為紂王的霸業做出多少貢獻,甚至還會產生不小的阻力。他之于紂王,原本算是雞肋一般的人物,殺了不值當,留著又沒用,但壞就壞在他與姬昌曲款往來,還惹惱了妲己,紂王當然不會錯失這樣的好時機,所以比干失心而死,被從權臣之中強行除名了。

托孤大臣中,黃飛虎與朝中的元老們也是交情頗深,似乎誰都不得罪,也不受誰的牽制,但越是這樣就越不能太倚重,此時他已是國舅,又執掌禁軍,若是再予以重用豈不是為將來的政權又增加隱患?所以紂王的集權之路,只剩一個人能與他同行,這個人就是在朝中沒有盤根錯節的勢力、而且想要建功立業的聞仲。聞仲能走到今日全憑一身本領,而且修道之人心底耿直又意志堅定,認定了一件事情很難產生動搖之心。從聞仲的表現來看,在他心中,成湯社稷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值得他為之生、為之死,他對朝廷、對紂王的忠心是無須懷疑的。只要紂王給他實現自我價值的機會,不怕他不為自己賣命。況且聞仲也是個好戰之人,這點和紂王不謀而合,兩人可以說是臭味相投,彼此互相需要。

所以,聞仲在紂王面前表現再強勢,甚至是要求紂王廢掉妲己,紂王都沒有對他動過殺心。對於盟友都是要籠絡的,所以紂王寬容聞仲的耿直和無理,聞仲對紂王的暴行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兩人組成了開拓小分隊,在創業道路上共同奮鬥。至於商朝的江山,人家紂王都不著急,聞仲自然也可以先放一放。

(連載上文)《商紂王是怎麼得罪女媧,女媧為何不直接殺了紂王?》

就真的是欺辱君王了。

於是,大殿上就出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紂王對聞仲很客氣,聞仲對紂王更客氣。

接到平靈王反叛軍報,聞仲幾番思量。

留在朝歌,聞仲與紂王的矛盾勢必激化,這是聞仲不願看到的。

離開朝歌,拯救計畫必將付之東流,這也是聞仲不願意看到的。

反復權衡之下,聞仲最終還是選擇了離開。

紂王羽翼已成,若是硬逼,必然會引發一場腥風血雨。如今紂王對聞仲態度恭順,給了聞仲足夠面子,聞仲於是就坡下驢,放棄拯救計畫,離開朝歌

紂王縱欲過度的皮囊下其實藏著一顆狼子野心,終其一生,他都想要把天下大權牢牢抓在自己手裡。他寵倖狐妖,跟著她一起做壞事,並不完全是被美色所惑,而是妲己要做的事都是他心裡想做的,正好順水推舟。從他可以毫不猶豫殺了比干卻對聞仲秋毫無犯這件事可以看出,紂王心裡有一桿秤,與誰為敵、與誰為友他想得一清二楚。

從一開始就知道,比干和他不是一路人。他一心想激流勇進、大權在握,而比干卻是實打實的保守派。紂王從父親手裡接過王位的時候,成湯的繁華已經接近尾聲。鎮守四方的諸侯逐漸做大,幾乎要脫離朝廷控制。而此時的邊境局勢也不穩定,西部有外族侵襲,北部流寇成患,東部也即將作亂……紂王所面臨的形勢非常嚴峻。但這樣一位驕傲的帝王之後,又豈會坐以待斃?他採取政治聯姻的常用手段,博得了東伯侯的支持,打擊了東邊的割據勢力。

四方諸侯之中,最強的在西邊,最弱的在北邊,紂王便大力扶持最弱的那一方,借力打壓西伯侯。為了籠絡北方,打擊流寇,他不惜將屬於王室的封地割讓給北伯侯家族,以換取他們的效忠。後來,崇侯虎等人果然在紂王的掃蕩之路上充當了重要助力。東北已定,剩下的就是最強的西邊和最沒有存在感的南邊了。于西,紂王不斷設防,京畿周圍的五關就是一個防備姬昌的屏障。于南,紂王努力交好,同時又派遣久經沙場的大將坐鎮,暗暗防備。

紂王的籌謀再好,如果沒有大臣們配合,那也是孤掌難鳴,好不容易穩定下來的局勢可能又要全部亂套。所以,他必須要將權柄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裡,要讓全部的大臣都為己所用。但是他暫時還不能實現這個計畫,因為朝中有一塊不小的障礙,那就是位高權重的大臣們。成湯最有權勢的大臣們除了帝乙臨終前親定的兩位輔政大臣聞仲、黃飛虎外,還有商容和比干。商容這個人重在資歷,平日裡總是在扮演一個循循善誘的老師的角色,而且行為板正、態度謙卑,符合為臣之道,對紂王並沒有太大的威脅,但也不會有太大的裨益。因為商容本人相對保守,不能允許紂王有太多越軌行為的出現,紂王題詩意淫女神時也是他第一個在旁勸誡。

不過區區商容並不足為患,他年歲已老,人又溫和,不可能擋太多的道。真正值得紂王憂慮的是他的叔父比干。比干深諳為官之道,平日裡不喜歡做出頭鳥,也不願得罪紂王,但心裡卻打著自己的算盤,老謀深算得很。比干身在宗室,比紂王高了一個輩分,極有聲望,況且還與朝中諸位權臣交好,和各路諸侯特別是最強的西方也交情匪淺,關係網可謂四通八達,如果想要奪位的話也不是沒有可能。但比干顯然不會,因為他和商容一樣,是個不折不扣的保守派。這是好事,也是壞事,好事是他不會篡權奪位,壞處是他並不能為紂王的霸業做出多少貢獻,甚至還會產生不小的阻力。他之于紂王,原本算是雞肋一般的人物,殺了不值當,留著又沒用,但壞就壞在他與姬昌曲款往來,還惹惱了妲己,紂王當然不會錯失這樣的好時機,所以比干失心而死,被從權臣之中強行除名了。

托孤大臣中,黃飛虎與朝中的元老們也是交情頗深,似乎誰都不得罪,也不受誰的牽制,但越是這樣就越不能太倚重,此時他已是國舅,又執掌禁軍,若是再予以重用豈不是為將來的政權又增加隱患?所以紂王的集權之路,只剩一個人能與他同行,這個人就是在朝中沒有盤根錯節的勢力、而且想要建功立業的聞仲。聞仲能走到今日全憑一身本領,而且修道之人心底耿直又意志堅定,認定了一件事情很難產生動搖之心。從聞仲的表現來看,在他心中,成湯社稷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值得他為之生、為之死,他對朝廷、對紂王的忠心是無須懷疑的。只要紂王給他實現自我價值的機會,不怕他不為自己賣命。況且聞仲也是個好戰之人,這點和紂王不謀而合,兩人可以說是臭味相投,彼此互相需要。

所以,聞仲在紂王面前表現再強勢,甚至是要求紂王廢掉妲己,紂王都沒有對他動過殺心。對於盟友都是要籠絡的,所以紂王寬容聞仲的耿直和無理,聞仲對紂王的暴行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兩人組成了開拓小分隊,在創業道路上共同奮鬥。至於商朝的江山,人家紂王都不著急,聞仲自然也可以先放一放。

(連載上文)《商紂王是怎麼得罪女媧,女媧為何不直接殺了紂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