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中國城市新經濟競爭力 成都排中西部第一

“機器人”行業風生水起,淘寶“店小二”忙得不亦樂乎,互聯網企業破土而出……近年來,新經濟企業像雨後春筍般在成都茁壯成長。 日前國內戰略性新興產業頂尖諮詢機構賽迪顧問發佈2016年中國城市新經濟競爭力百強榜顯示,成都以31.15分位列全國第七,中西部第一。 北京、上海、深圳位居前三。

據瞭解,賽迪顧問通過對334個城市的新經濟競爭力進行定量分析,並取其前100名組成2016年城市新經濟百強榜。 在確定城市新經濟競爭力的評價體系過程中,賽迪顧問聚焦城市新經濟的全流程,圍繞高新技術產業、新能源、“互聯網 ”等為代表的新業態模式,綜合利用大資料分析、社交網路資料分析等新方法,融合宏觀、微觀資料,應用新方法對城市新經濟競爭力進行綜合評定。

“未來基於硬技術的創業會超過基於互聯網的創業。 ”中科院科技戰略諮詢研究院黨委書記穆榮平作出了這樣的預判,並解釋商業模式需要與硬技術結合才能取得成功。 在此前提下,成都發展新經濟應當如何抓住機遇?穆榮平說,成都不僅需要引人才,還需要高端人才的載體建設,讓人才來到成都後能成就一番事業。 長城戰略諮詢研究顯示,成都潛在獨角獸企業有14家,平均估值3.42億美元,分佈在包括醫療健康、文化娛樂、大資料、新媒體等9個行業領域。

“成都交通便利,區位優勢明顯,這為創新要素的流動提供了便利條件。

”穆榮平還分析道。 自古以來,成都就是北方絲綢之路、南方絲綢之路和長江經濟帶三大交通線和經濟帶的交匯點。 新時期,在四川自貿區建設、蓉歐國際快鐵提速、天府國際機場建設等交織作用下,成都逐漸由對外開放邊沿變身對外開放前沿,對歐合作已成為成都的一張名片,為成都全面融入全球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開展新經濟高端連結提供了契機。

成都力推新經濟,顯然不只停留在態度上,一系列動作將隨之而來。 7月3日,成都高新區正式出臺了《成都高新區關於發展新經濟培育新動能的若干政策》,這是中西部首個新經濟產業政策。 上月底成都新經濟發展研究院正式揭牌成立:其將為成都市新經濟發展提供態勢感知、趨勢預測、政策設計、決策判斷、平臺運營、對外合作、生態建設等方面的服務和支撐,使成都儘快邁入全國、全球新經濟發展第一梯隊。

按執行院長周濤的說法,研究院將建設成為“立足成都、輻射全國、影響全球的頂級智庫和成都新經濟政策制定和實施全過程的重要推手”。 本報記者 程怡欣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