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慈溪民間故事丨捅馬蜂窩

“捅馬蜂窩”這句閒話, 原意是拿著棍棒去捅馬蜂窩, 後常常用來比喻闖禍或敢於得罪厲害的人。 這句話形象是形象, 但是許多人並不知道引用的由來,

而且原來也不是這個意思。

話說明朝嘉靖年間, 是倭寇上演最烈的時期。 而觀海衛因為地理位置特殊, 首當其衝的成為倭寇侵擾的重災地區。 俗話說:沒有內賊, 引不來外鬼。 倭寇既能橫行數十年, 這內鬼的破壞作用實在是不可小看的。

那衛城外有一個村叫營房村, 村中有一個叫馬鋒的人, 其實他就是一個暗通倭寇的內鬼。

他在利益的誘使下, 競偷偷地充當起了倭寇的眼線, 通風報信, 暗中接應, 甚至指使倭寇殺人越貨, 殘害同胞。 但因為他做事隱蔽, 鄉人都不知道他是通倭的賊人。

有一日頭, 一小股倭寇乘著八月十五的潮汛, 偷愉潛進村子, 埋伏到馬鋒家中, 準備給後日大部隊登陸觀海衛作策應,

一旦明晚大部隊到來, 即先在村裡放火殺人以打亂明軍的陣腳。

但這一次事出偶然, 倭寇雖行動詭秘, 但不巧卻叫晚上出來拉恭的阿剛伯發現了。 于星阿剛伯馬上回家, 叫起兒子與鄉親。

鄉親們聽說有倭寇早就按捺不住憤怒了, 個個摩拳擦掌, 要拼個你死我活。 阿剛伯一邊叫兒子去軍營報告, 一邊向鄉親們說出了自己的計畫與步驟。

下半夜了, 一輪明月高懸天際, 大地萬籟俱寂, 阿剛伯帶領大夥悄悄摸到馬鋒家的後門, 阿剛伯摸出火柴, 一邊把堆在後門的柴草點著了, 一邊大喊:“火著了!”

這個辰光, 但見火光沖天, 烈煙蔽月, 把天空都映紅了。 鄉親們都趕來救火, 而躲在馬鋒家的倭寇不防有這一著, 連褲叉都沒有穿就跑了出來,

這樣也就完全暴露在鄉親們的面前。

鄉親們一看是倭寇, 想起平日被殘殺的親人, 新仇舊恨都湧上心頭, 於是趕上去, 把倭寇都打死了, 暗通倭寇的馬鋒也葬身火海。

事後, 鄉親們說起這個事, 都說阿剛伯這個頭帶得好, 是插了馬鋒的老“窩”。 “捅馬鋒窩”隨之也成為句民間閒話傳開了。

至於後來怎麼由“捅馬鋒窩”轉變成了“捅馬蜂窩”, 這大約是望文生義而後人又不知道典之所出的緣故吧?但“捅馬蜂窩”的寓意在今天卻是被我們廣泛應用昵。

【捅馬蜂窩】原意是拿著棍棒去捅馬蜂窩, 比喻自己給自己招惹麻煩。 也比喻闖禍或敢於得罪厲害的人。

選自《觀海衛老話故事》

圖文/編輯:maomi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