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同齡孩子發展得很全面,我精心陪伴的寶寶卻吐字不清

寶貝轉眼間就快三歲了, 到現在為止他說話還不太了流利, 有時候說出的話都要費半天勁去猜, 才知道是什麼意思。 看著鄰家小妹妹口齒伶俐的模樣, 我好生羡慕, 到底什麼原因會影響寶寶語言遲緩呢?我帶得非常細緻, 寶寶每天乾乾淨淨, 生活習慣也很有規律, 母子二人經常能夠各自看書, 照理來說孩子應該發展很好, 可是事與願違。 為此我把寶寶送去幼稚園, 希望換個環境能增強寶寶的語言表達能力。

寶寶去幼稚園快一個月了, 從開始的掙扎到現在的歡喜, 已經一步步喜歡幼稚園了。 我和老師交流了寶寶在園表現。 老師說:寶寶真的如我概括的那樣表達不流利, 從開始“等待安排”到現在“主動求助”, 現在已經有了“爭取表現”的意圖了。 因為在家裡寶寶是一對一的照顧, 很多事情都是父母安排好了, 寶貝習慣了“被照顧”, 就連雞蛋都是剝好切開擺放的,

但凡能想到寶貝的需求, 我一概安排妥當, 自我認為這是安全無虞的照顧。

老師笑了, “從寶寶的表現來看就知道是這樣, 因為沒有什麼事情是需要他去爭取的, 所以他不用開口說話, 你就能猜到他的意圖, 在你看來的優質服務, 在我看來就是阻礙寶貝發展的推手。

”說話是每個孩子的本能, 可是語言發展也需要環境的, 在家交流的物件不多, 而你又特別細心, 所以寶寶的語言發展延緩是條件發射。 有句話說得好“有需求才有市場。 ”你沒有給他說話的機會, 又怎麼會刺激語言發展呢?

我謙虛地問:那我該怎麼做呢?老師告訴我:其實也不難, 當寶寶需要某樣物品, 你不要很伶俐地幫忙做到, 而是一遍遍問“你要什麼?”如他實在不會就幫他說出來“我想要某某東西做什麼。 ”要求他必須複述一遍才能達成心願, 剛開始寶寶可能不適應, 這就需要家長不厭其煩表達, 唯有在寶寶有需求欲望的時候強制他複述, 才能讓他學會正確表達。 當寶寶發音含糊不清的時候, 千萬不要用不正確的音節去誤導孩子, 父母要堅持使用正確發音, 孩子的口齒才會日益伶俐。 還可以在睡前故事裡, 多講一些日常對話用語, 相信不用多久孩子的語言就會有突飛猛進的效果。

沒有一個孩子是不會說話的, 只因為我們給予了不同的語言刺激, 才讓孩子的發展有快有慢。 孩子是最容易接受語言環境變化的, 因為他非常好學, 學習能力也最強。 當我們把一個小朋友放入純英語環境, 不用多久他就能用英語與人交流;同理哪怕他會一口流利的英語, 放入農村薰陶二個月, 他也能學會一口原汁原味的方言。 你一定擔心太多的語言環境會擾亂孩子的發展,其實是我們想錯了,孩子不但學習能力強,三歲左右的孩子大腦容量已經達到成人的百分之七十。

我們常常怕孩子累著,生怕他學多了東西影響健康,其實學習分兩種,一種是無壓力記憶,不用考也不用檢查,我們只要給予正確的輸入方式,孩子不知不覺就掌握了;另外一種就是壓力記憶,我們常常想考寶貝“學了什麼、會什麼?”因為你有要求,寶貝就有壓力,這樣才會讓他不由自主產生一種排斥心理。我們還可以通過鼓勵的手段刺激寶貝的積極性,只有這樣的方式才是激發動力潛能的最佳方式,等到寶貝長到六七歲的時候,我們在提出相應的要求,這個時候孩子掌握的知識就非常驚人了。

如果把孩子比喻成一頭牛,那麼父母的任務就是負責“找草原”,至於牛何時吃草、吃多少,那是牛的任務,我們只要保證草質味美多汁就好。只要我們辛勤耕耘,累積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收穫就如泉水源源不斷。

你一定擔心太多的語言環境會擾亂孩子的發展,其實是我們想錯了,孩子不但學習能力強,三歲左右的孩子大腦容量已經達到成人的百分之七十。

我們常常怕孩子累著,生怕他學多了東西影響健康,其實學習分兩種,一種是無壓力記憶,不用考也不用檢查,我們只要給予正確的輸入方式,孩子不知不覺就掌握了;另外一種就是壓力記憶,我們常常想考寶貝“學了什麼、會什麼?”因為你有要求,寶貝就有壓力,這樣才會讓他不由自主產生一種排斥心理。我們還可以通過鼓勵的手段刺激寶貝的積極性,只有這樣的方式才是激發動力潛能的最佳方式,等到寶貝長到六七歲的時候,我們在提出相應的要求,這個時候孩子掌握的知識就非常驚人了。

如果把孩子比喻成一頭牛,那麼父母的任務就是負責“找草原”,至於牛何時吃草、吃多少,那是牛的任務,我們只要保證草質味美多汁就好。只要我們辛勤耕耘,累積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收穫就如泉水源源不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