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揭秘!6系GT的底盤到底是來自新5系還是新7系?

GT名詞解析

GT:拉丁文Gran Turismo, 英文翻譯為Grand Tourer, Grand的意思是豪華牛逼, 而Tourer的意思是旅行者、巡遊者的意思。

Grand Tourer加在一起, 其實就是:豪華旅行車。

在賽車界中,

GT就是被指為擁有大馬力動力輸出, 且是硬頂設計的雙門跑車(開蓬跑車不能算為GT賽車), 如野馬、大黃蜂、賓利歐陸等。 所以寶馬的GT不是賽車界的GT。

對於5系GT, 寶馬官方的正式名稱是:BMW 5-Series Gran Turismo

寶馬5系GT的誕生:

很少車友瞭解, 5系GT的靈感來自2007年寶馬的概念車:BMW Concept CS

當年開發CS概念車時, 班戈還是寶馬設計部的摣fit人, 雖然沒有直接參與設計, 但CS還是散發出濃郁的班戈味道。 從CS的身段曲線, 你能發現5系GT或6系GT的影子嗎?

緊接著在2009年, 寶馬發佈了5系GT的概念車, 正式定名為BMW 5-Series Gran Turismo

5系GT剛一露面, 驚為天車!你很難將5系GT歸入任何一款常見車型分類, 主要原因便是其融合多種車型設計理念的外形過於獨特。 這個細分市場完全屬寶馬獨創, 至今賓士和奧迪都沒有對應車型。

5系GT在2010年正式上市。 因為其獨特的定位, 寬敞大氣的車身, 在國內也圈粉不少。 瞭解它的人知道5系GT的底盤脫胎於F01 7系, 完全一樣的底盤結構,

一樣的軸距, 極其相似的操控感, 只是因為掛著5系GT的名字, 而被誤解為是基於5系的一款Cross變形車。

從2017年開始, 寶馬開始調整車型戰略。 原來銷售欠佳, 但是被認為最美寶馬的6系將不復存在, 卻將5系GT的換代車型命名為6GT:

BMW 6-Series Gran Turismo

正是這個更名, 讓很多車友懵圈

。 6系GT是不是來自原來的6系底盤?5系GT和F01共用底盤, 6系GT是和G30共用底盤, 還是G11呢?而且6系GT開發編號G32, 總讓人聯想是G30的衍生車型...

在BMWSKY的問馬平臺上, 也有車友提問:

問馬的專家們給出了清晰的答案, 6系GT底盤也是現款7系底盤, 和短軸版7系G11一樣!

要說清楚這個問題, 要從寶馬的平臺化戰略說起。

眾所周知大眾集團將平臺化戰略運用的爐火純青,而之前寶馬與賓士並沒有清晰的平臺戰略。隨著車型的逐漸換代,從這一代7系開始,寶馬所有採用縱置發動機佈局的車型,都將CLAR平臺上誕生;而採用橫置發動機佈局的車型,則從2014年發佈的MINI開始,在UKL前驅平臺上誕生,如中國專供三廂1系,新X1等。

上一代的寶馬5系GT,是採用了當時標準軸距的寶馬7系F01的底盤所誕生的衍生車系,雖然名為5系成員,但實際上是個名副其實的7系孿生兄弟。而這一代6系GT由於5系與7系共用CLAR平臺的緣故,卻有了更多的5系的特徵。

我們一起把這部6系GT展車升起來看看:

雙叉臂式前懸架

作為一款寶馬的中大型車,前懸掛結構當然不再會由於空間問題使用麥弗遜式獨立懸架了,寶馬6系GT與5系一樣,都使用了前雙叉臂式的懸架結構,且運用了大量輕量化構件。

從上圖可以看出,6系GT的前懸掛是雙叉臂結構,其中兩根下控制臂和轉向拉杆、彈簧支柱底座都使用了鋁合金壓鑄件。

上圖可以看到,這台6系GT採用了空氣懸掛加上減震柱的形式。還看到有半軸,說明這台6系GT是xDrive車型。

除了運用大量的鋁合金材質構件之外,在寶馬6系GT上我們還看到了空氣彈簧組件,在寶馬5系上,不論是國產的G38版本還是海外的G30版本,都沒有看到空氣懸架的身影。由此可見作為一款GT車型,它在舒適性上有著更高的追求。

6系GT的上控制臂採用了一整根C型的結構,和軸承座僅有一個鉸接點,也都是鋁合金材質,和新5系一樣。

從前懸架結構來看,6系GT與5系高度一致。不過在彈簧和減振器來看,6系GT相比於5系多了一種選擇,空氣彈簧讓你的PP更舒適。

多連杆式後懸架

前懸架高度相似,那在後懸架結構方面,6系GT會不會與新5系存在什麼不同呢?

6系GT的後懸掛也是多連杆結構,和新5系一致。上後控制臂和下後控制臂和新5系完全一樣,都是採用衝壓鋼板,而不是鋁合金材質,對於這個問題,BMWSKY曾經深挖過:

全新5系的後懸掛用了鋼材,卻能減重20%?!這是怎麼做到的?

這台6系GT上,看到了後輪主動轉向系統。這套整體轉向系統,就是來自G11/G12 7系上的。G38並沒有這套系統可選,但是國外的G30可以選配,M550i就是標配後輪轉向系統。

從上表可以看出,G32和G11的軸距、車寬完全一樣,都是3070mm和1902mm。

小編評:

通過對比6系GT車型底盤,我們可以看到6系GT的底盤和新5系的底盤高度一致,其實這並不奇怪,畢竟它們都來自同一CLAR平臺,也就是說,G30/38的底盤和G11/12的底盤也是高度一致。從從軸距、車寬、和空氣懸掛來看,6系GT的底盤無疑和G11完全一致。所以說,6系GT的底盤來自7系G11,這個結論沒毛病!

你對寶馬的平臺戰略有什麼看法?評論區見!

要從寶馬的平臺化戰略說起。

眾所周知大眾集團將平臺化戰略運用的爐火純青,而之前寶馬與賓士並沒有清晰的平臺戰略。隨著車型的逐漸換代,從這一代7系開始,寶馬所有採用縱置發動機佈局的車型,都將CLAR平臺上誕生;而採用橫置發動機佈局的車型,則從2014年發佈的MINI開始,在UKL前驅平臺上誕生,如中國專供三廂1系,新X1等。

上一代的寶馬5系GT,是採用了當時標準軸距的寶馬7系F01的底盤所誕生的衍生車系,雖然名為5系成員,但實際上是個名副其實的7系孿生兄弟。而這一代6系GT由於5系與7系共用CLAR平臺的緣故,卻有了更多的5系的特徵。

我們一起把這部6系GT展車升起來看看:

雙叉臂式前懸架

作為一款寶馬的中大型車,前懸掛結構當然不再會由於空間問題使用麥弗遜式獨立懸架了,寶馬6系GT與5系一樣,都使用了前雙叉臂式的懸架結構,且運用了大量輕量化構件。

從上圖可以看出,6系GT的前懸掛是雙叉臂結構,其中兩根下控制臂和轉向拉杆、彈簧支柱底座都使用了鋁合金壓鑄件。

上圖可以看到,這台6系GT採用了空氣懸掛加上減震柱的形式。還看到有半軸,說明這台6系GT是xDrive車型。

除了運用大量的鋁合金材質構件之外,在寶馬6系GT上我們還看到了空氣彈簧組件,在寶馬5系上,不論是國產的G38版本還是海外的G30版本,都沒有看到空氣懸架的身影。由此可見作為一款GT車型,它在舒適性上有著更高的追求。

6系GT的上控制臂採用了一整根C型的結構,和軸承座僅有一個鉸接點,也都是鋁合金材質,和新5系一樣。

從前懸架結構來看,6系GT與5系高度一致。不過在彈簧和減振器來看,6系GT相比於5系多了一種選擇,空氣彈簧讓你的PP更舒適。

多連杆式後懸架

前懸架高度相似,那在後懸架結構方面,6系GT會不會與新5系存在什麼不同呢?

6系GT的後懸掛也是多連杆結構,和新5系一致。上後控制臂和下後控制臂和新5系完全一樣,都是採用衝壓鋼板,而不是鋁合金材質,對於這個問題,BMWSKY曾經深挖過:

全新5系的後懸掛用了鋼材,卻能減重20%?!這是怎麼做到的?

這台6系GT上,看到了後輪主動轉向系統。這套整體轉向系統,就是來自G11/G12 7系上的。G38並沒有這套系統可選,但是國外的G30可以選配,M550i就是標配後輪轉向系統。

從上表可以看出,G32和G11的軸距、車寬完全一樣,都是3070mm和1902mm。

小編評:

通過對比6系GT車型底盤,我們可以看到6系GT的底盤和新5系的底盤高度一致,其實這並不奇怪,畢竟它們都來自同一CLAR平臺,也就是說,G30/38的底盤和G11/12的底盤也是高度一致。從從軸距、車寬、和空氣懸掛來看,6系GT的底盤無疑和G11完全一致。所以說,6系GT的底盤來自7系G11,這個結論沒毛病!

你對寶馬的平臺戰略有什麼看法?評論區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