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八旗子弟那麼會玩 清政府怎麼會不倒臺?

在中國歷史之中, 為什麼北方的遊牧民族總是能夠保持強大的戰鬥力?除了因為有惡劣的生存環境之外, 其尚武的思想體系以及制度, 才是他們即戰力長盛不衰的根本原因所在。 今天, 我們著重要講到的, 就是滿清的八旗制度以及八旗子弟的興衰過程。

八旗制度起源於女真人在東北進行狩獵的時候建立的組織。 那個時候, 為了打到更多的獵物。 族人們就必須聯合在一起, 既然有了群體, 就應該有一個指揮官, 這個指揮官就被稱為牛錄額真。 等到後來, 女真人越來越多, 聚集在一起的狩獵群體也越來越多, 也就演變成了有好幾個“牛錄額真”想要爭奪指揮權的情況。 為了避免衝突, 就以旗幟為標誌作引導, 使各個群體各司其職, 最後, 就逐漸形成了八旗制度。

在滿清入關之後, 八旗制度繼續在清朝統治的天下發揮作用, 可是這個味道, 卻有些變了。 南下之後, 清朝為了迅速鞏固自己的統治, 拉攏了不少當時的投降主義, 在八旗子弟兵中, 也就加入了漢人腐敗分子的影子。 滿清王朝奴役當時中國的老百姓, 用的就是一種方法, 將明朝時期遺留下來的那些阿諛奉承之輩盡數吸納為高官,

以漢人治漢人的方式, 去降低漢人對滿清政權的排斥。 這一招十分高明, 很長一段時間裡, 漢人都沒有對滿清政權有過多的排斥。

可是, 滿清政府沒有想到, 他們利用的漢人, 反過來倒是把他們給利用了。 在清廷的圈地運動過程中, 八旗子弟獲得了為數不少的良田,

其賦稅和勞役盡數交給自己的族人管理, 政府不要一分錢。 這樣的政策估計是學習漢人的分封制, 然而, 他們才認識到為什麼西周分封制最終會迅速的瓦解。 優惠政策導致了八旗子弟的頹廢和寄生性, 致使其後代騎射荒廢, 甚至出現了“生計”問題。 簡單來說, 一座金山再大, 也總有吃光的那一天。

八旗子弟愛玩、會玩到了什麼程度呢?我們中國著名的作家老舍就是正紅旗滿族人, 他對於八旗子弟的狀況深有體會, 並且是深惡痛絕。 在一部《正紅旗下》的描寫當中, 很詳細地記錄了八旗子弟的生活:“他們創造了一種獨具風格的生活方式, 有錢的真講究, 沒錢的窮講究。 他們在蛐蛐罐子, 鴿哨, 乾炸丸子等上提高了文化, 可是對天下大事一無所知。 他們的一生像作著個細巧的, 明白而有點糊塗的夢。 ”滿八旗因為有法律庇佑, 玩的更是過火, 用印子錢來放高利貸, 沒錢了就用軍糧來換錢, 甚至還變賣軍隊的盔甲和武器, 把軍隊的盔甲當成破廢爛鐵來賣, 換了錢以後繼續玩女人抽鴉片。

八旗子弟當時的情況,和我們如今大多數人的情況是一模一樣的。在中國高速發展的今天,曾經我們政府所提出來的“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已經在轉化了。筆者認為,中國下一步需要發展的,是民智。民智未開,所以老百姓的生活水準雖然提高了,卻讓他們心氣變得浮躁,變得奢靡起來,不再有著以前樸素的模樣。

八旗子弟當時的情況,和我們如今大多數人的情況是一模一樣的。在中國高速發展的今天,曾經我們政府所提出來的“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已經在轉化了。筆者認為,中國下一步需要發展的,是民智。民智未開,所以老百姓的生活水準雖然提高了,卻讓他們心氣變得浮躁,變得奢靡起來,不再有著以前樸素的模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