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介子推與清明節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之一, 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 大約始于先秦時的周代。 距今已經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 《曆書》:“春分後十五日, 鬥指丁, 為清明, 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 蓋時當氣清景明, 萬物皆顯, 因此得名。 ”清明一到, 氣溫升高, 正是春耕的大好時節, 故有“清明前後, 種瓜點豆”之說。

清明最早只是一種節氣的名稱, 其變成紀念祖先的節日與寒食節有關。 晉文公把寒食節的後一天定為清明節。 寒食節和清明節的由來, 演變都和晉文公為紀念介子推有關。

春秋時期, 當時晉國發生驪姬之亂, 晉獻公寵愛驪姬, 要立驪姬所生之子奚齊為太子, 於是兩人先是合謀殺死原太子申生, 後又要把晉獻公另外的兩個兒子公子重耳和夷吾除掉, 兩個公子只好逃命。 隨公子重耳逃亡的賢士很多, 其中就包括介子推, 重耳先是被老爹晉獻公追殺, 後晉獻公死後,

又被弟弟晉惠公追殺, 累累如喪家之犬, 重耳經常食不果腹、衣不蔽體。 有一年逃到衛國, 一個叫做頭須的隨從又偷光了重耳的資糧, 逃入深山。 重耳無糧, 饑餓難忍。 就向田夫乞討, 可不但沒要來飯, 反被農夫們用土塊當成飯戲謔了一番。 後來重耳都快餓暈過去了, 為了讓重耳活命, 介子推到山溝裡, 把腿上的肉割了一塊, 與採摘來的野菜一同煮成湯給重耳。 重耳吃得很香, 問道:“從那裡得到的肉呢?”介子推答道:“這是我大腿上的肉啊。 我聽說, 孝子殺身以事其親, 忠臣殺身以事其君。 今見公子沒飯吃, 所以把大腿的肉割給你吃。 ”重耳流著眼淚說:“是我連累你啦。 我得怎樣報答你呀?”介子推說:“但願公子早日回國, 完成大家的志願,
豈敢要什麼回報呢?”重耳大受感動。

十九年後, 重耳在秦國的幫助下奪回王位, 既是後來稱霸春秋的晉文公, 晉文公即位後論功行賞, 就在群臣邀功請賞的時候, 介子推很看不起這些淺薄的人, 恥於和這些人同朝為官。 朝賀一次以後, 便抱病在家, 不再上朝。

自食其力奉養老母, 甘願過著清貧生活。 晉文公賞賜完畢以後, 又發佈命令說, 如果賞賜有遺漏的, 可以自已報上來。 鄰人解張, 把此消息告訴介子推。 介子推笑而不答。 老母說:“你雖不求功名利祿, 也應該入朝和文公見上一面。 也不辱沒了你割股的功勞。 ”子推說:“孩兒已經無求於君, 幹嘛還要去見他呢?”老母說:“你即然能做廉士, 我為什麼不能做廉士母呢?”子推大喜, 從此背著他母親隱于綿山之中。

晉文公聽說後, 羞愧莫及, 親自帶人去請介子推 , 然而介子推已離家去了綿山。 綿山山高路險, 樹木茂密, 找尋兩個人談何容易, 有人獻計, 從三面火燒綿山, 逼出介子推。 大火燒遍綿山, 卻沒見介子推的身影, 火熄後, 人們才發現背著老母親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樹下死了。 晉文公見狀, 慟哭。 裝殮時, 從樹洞裡發現一血書, 上寫道:“割肉奉君盡丹心, 但願主公常清明。 ”為紀念介子推, 晉文公下令將這一天定為寒食節。 第二年晉文公率眾臣登山祭奠, 發現老柳樹死而復活。 便賜老柳樹為”清明柳“, 並曉諭天下,把寒食節的後一天定為清明節。

網路配圖

並曉諭天下,把寒食節的後一天定為清明節。

網路配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