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這個“反間計”讓一代忠良死無全屍,讓一個衰敗王朝瞬間滅亡!

明朝末年, 後金對關內虎視眈眈, 大明朝昏庸腐敗幾乎無將可用。 後金、也就是清朝的前身, 武力強盛, 騎兵所向無敵, 特別是他們的領導努爾哈赤,

出去打仗從來沒敗過。

當時, 後金主要是從遼東攻打明朝的, 本來遼東守城將領守城相當優秀, 城池也是固若金湯。 然而大奸臣宦官魏忠賢派了一個小太監高第去守城, 小太監到遼東後, 不等後金軍隊打過來就主動撤退, 努爾哈赤領兵長驅直入,

直奔山海關, 一路上幾乎沒有遇到抵抗。 當行軍到甯遠時遇到守兵了, 守城將領是袁崇煥。 努爾哈赤又是惱怒又是好笑, 大明朝竟派一個文官守城。 於是他就勸袁崇煥投降, 而袁崇煥理都不理, 並表示堅決予以抵抗, 雙方開始交戰。 袁崇煥雖是文官, 但打起仗來有勇有謀, 指揮作戰絲毫不遜于任何一個名將, 城上打炮如雨滴似的飛向後金軍營。 恰好一枚炮彈落去努爾哈赤帳篷, 努爾哈赤當場就被炸死, 後金被迫撤退。 這就是努爾哈赤唯一的一次戰敗, 當然也是最後一次戰敗。

袁崇煥一戰成名, 提拔為薊遼總督, 守衛遼東。 努爾哈赤死後, 他的繼任者皇太極領兵繼續進攻關內, 面對被袁崇煥守的水泄不通的遼東, 天才皇太極決定領兵繞開遼東, 從蒙古進攻北京。 袁崇煥當機立斷, 領兵回北京守城, 當然沒有進城, 把部隊紮營在城外進行作戰。 無論後金如何攻城, 就是攻打不下。 這時皇太極開始實施“反間計”了。

當時明朝提督大壩馬房太監楊春、王成德被清兵俘虜, 後金派參將鮑承先、寧完我和巴克什、達海對他們嚴加看守。 他們夜裡回營, 坐在兩個太監臥室的隔壁, 秘密談話。 他們在談話中明示袁崇煥已經與皇太極有密約, 攻取北京, 城下之盟, 很快可以成功。 太監楊春、王成德假裝臥睡, 卻將這些密謀一字不漏地聽入耳中。
他們在震驚之餘, 也深深為大明的江山社稷擔憂。 “幸運”的是, 他們很快就覓得了一個逃跑的機會, 並“順利”脫身了。 於是他們十萬火急地跑到北京, 把聽到的密謀內容告訴了當時的明朝皇帝崇禎。

1772年(乾隆四十九年), 乾隆帝下詔為袁崇煥翻案。 《清高宗實錄》載:“袁崇煥督師薊遼,雖與我朝為難,但尚能忠於所事,彼時主暗政昏,不能罄其忱悃,以致身罹重辟,深可憫惻”。

一代抗清名將不能戰死沙場,卻死於自己人手裡,並且死後場面慘不忍睹!更可悲的是最後卻由自己的敵人給予平反,可笑呀歷史!

《清高宗實錄》載:“袁崇煥督師薊遼,雖與我朝為難,但尚能忠於所事,彼時主暗政昏,不能罄其忱悃,以致身罹重辟,深可憫惻”。

一代抗清名將不能戰死沙場,卻死於自己人手裡,並且死後場面慘不忍睹!更可悲的是最後卻由自己的敵人給予平反,可笑呀歷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