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他是東北戰神,虐完李世民再虐李治,有生之年唐軍聞風喪膽

很多網友或許都記得這麼一件事, 就是幾年前韓國SBS公司拍了部大型歷史劇, 這部劇有個極為搞笑的常識性錯誤, 竟然把毛主席的《沁園春·雪》穿越到隋朝去了。 本身就閑著吃瓜的網友這哪還閑的下來, 頓時就把這事當做笑柄傳遍了大半個互聯網。

這部劇就叫做《淵蓋蘇文》, 當然了, 我們今天不是來鑒賞這部劇的, 作為一個嚴肅歷史的小編, 當然不屑點評這種胡同風十足且毫不尊重歷史的電視劇。 而我們要講的就是那位傳說中一箭射瞎李世民, 大敗唐朝最鼎盛時期大軍, 把唐初名將挨個揍了遍,

甚至全殲大唐部隊, 搞得大唐也只能趁著他死了之後才再次出兵的戰神—淵蓋蘇文。

看的清後面字麼

淵蓋蘇文, 又叫做淵蓋金, 當然這是他在老家高句麗的稱呼, 在大唐這邊, 因為要避諱唐高祖李淵, 就一直叫做泉蓋蘇文了。 大家都知道, 古代的中國東北有一個扶余民族建立的政權叫做高句麗,

它佔據著遼東半島渤海地區和北朝鮮大部分區域, 和南朝鮮的百濟, 新羅合稱朝鮮三國。 雖然以中國國土的標準看來高句麗其實也就巴掌大一塊地方, 其實它還是有著相當實力的, 畢竟當初楊廣組織百萬大軍一共打了三次, 打到隋朝都因此沒了, 也沒打下來。

作為一個政權, 除了要對抗外部的敵人以外, 他自己內部同樣也是有撕逼。 就比如淵蓋蘇文, 他的老爸淵太祚在當時就是掌握高句麗軍政大臣的宰相(大對盧), 雖然他子承父業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 但是對於當時高句麗的國王榮留王來說, 讓一個家族世代掌握著自己國家的軍政大權, 想想隔壁鄰居的司馬懿和楊堅吧……

用曹老闆客串一下

榮留王有除淵家之心, 淵蓋蘇文自然也不想任人宰割, 畢竟真杠起來, 他取而代之也是分分鐘的事。 所以淵蓋蘇文就在自己家設了“鴻門宴”, 一不做二不休把榮留王和反淵的大臣都宰了, 順帶扶持了傀儡皇帝高藏王上臺。

這樣的劇情, 對於中國人來說自然是熟悉地不能再熟悉的事了。 那麼他和大唐之間又有什麼恩怨呢?

其實在當時的東亞六世紀, 有著不輸於歐洲中世紀的風雲迭起。 中原王朝經歷隋朝的大統一, 迅速跨入大唐, 李世民成為當時世界上最有權勢的統治者之一;高句麗有淵蓋蘇文坐鎮, 他野心勃勃, 對著朝鮮半島上的新羅, 百濟兩個小國虎視眈眈, 即使是當時的大唐, 他也不放在眼裡;日本則出現了最為傳奇的政治家聖德太子, 他內外兼修, 眼光長遠。 這三個人攪和在一起, 不亂才怪。

沒聽過聖德太子, 一定聽過小野妹子

那麼此刻百濟和新羅兩個小國怎麼辦呢?因為新羅、百濟兩國本身就時常有領土摩擦, 都是此消彼長的關係, 每年這頭要對日本朝貢, 那頭要對大唐朝貢, 所以自然也想著時代可以變一變。 於是在逐漸的摩擦中, 百濟偏向了日本, 新羅的外交政策則一面倒的傾向于大唐(當然這裡面的關係其實極其複雜, 並不是一時半會就可以說清的了)。 西元643年,高句麗聯合百濟以及日本,出兵新羅國,而且淵蓋蘇文拒絕大唐使者裡玄獎的調停,這終於引起了李世民的龍顏大怒,於644年御駕親征。

既然是御駕親征,那麼這架勢肯定少不了的,六軍從洛陽出發,張亮則率水軍渡海偷襲,可謂勢如破竹,連高恵真十五萬大軍的救援,也被唐軍所擊敗。但是有淵蓋蘇文坐鎮的高句麗,又會弱到哪裡去?他們以安市城為防守,殊死抵抗,大唐軍隊從三月份打到九月份,其中安市城更是打了兩個月也沒有打下來,反正唐軍自己損失慘重,再加上寒流襲擊東北,彈盡糧絕的大唐軍隊無奈只能班師回朝。

頗逗的薛仁貴大戰淵蓋蘇文

此時的大唐早就已經四海臣服,卻生生在淵蓋蘇文的頭上吃了虧,所以剛休息了兩年,李世民又決定攻打高句麗了,無奈群臣反對,隋朝前車之鑒,而且大唐正是農忙之際,此時出兵無疑是自掘墳墓,李世民最終聽取了大臣們的意見,從大軍直犯採取小股部隊騷擾政策,讓淵蓋蘇文每天都睡不好。

而這個策略也確實是當時最為正確的辦法,淵蓋蘇文雖然本人將高句麗治理的鐵桶一塊,但是對待百姓卻是高壓政策,殘暴不仁,加上邊疆不斷被騷擾,高句麗已經逐漸呈現出強弩之末的狀態。西元649年,李世民自感時日不多,於是準備30萬大軍一鼓作氣滅掉高句麗,可惜於五月病逝,留下遺憾。唐高宗李治即位。

“欲吞滅高麗,必先誅百濟,留兵鎮守,制其心腹。”—唐將·劉仁軌

淵蓋蘇文不好惹,百濟的義茲王還是比較好打的,劉仁軌提議柿子先掐軟,孤立高句麗的政策得到了李治的支持。西元660年,大唐13萬水軍加上5萬新羅軍不費吹灰之力攻滅了百濟,並於次年再攻高句麗。只是,淵蓋蘇文似乎天生就是大唐的剋星,唐軍只能無功而返。

用隋朝的客觀一下地圖,差不多的

淵蓋蘇文本身就是個主動的人,西元662年,他率高句麗主力大舉進攻唐朝邊關名將龐孝泰部,“蛇水之戰”爆發,此役不僅全殲十萬唐軍,更是連同龐孝泰和其十三個高級將領全部陣亡,大唐聞訊震怒,再也不敢侵犯高句麗。

然而淵蓋蘇文再如果貴為一代戰神,打的了李世民,虐的過李治,但終將也只能是個凡人。西元666年,淵蓋蘇文去世,留下了一個千瘡百孔的高句麗,而他的三個兒子,長子淵男生繼任莫支離(宰相),卻遭到了弟弟淵男建、淵男產的討伐。正所謂鶴蚌相爭漁翁得利,沒有了淵蓋蘇文的高句麗就再也不是那個僅彈丸之地就可以打的大唐絲毫沒有脾氣的高句麗。

戲曲《三江越虎城》,講的就是羅通,秦懷玉救被蓋蘇文所困的李世民

淵男生甚至為了莫支離之位求助唐軍,並引唐軍入境與兄弟內鬥。

西元668年,內亂不斷,民不聊生的高句麗終於在唐軍和新羅軍聯合下覆滅了。此時,離淵蓋蘇文去世僅僅兩年。從立場上而言,淵蓋蘇文人心不足蛇吞象,攻新羅,攻大唐,可以說是咎由自取,然而從平心而論,其確實不愧為一代戰神。用著國內僅僅30萬兵馬,令當時世界上最強的國家大唐王朝無功而返。

西元643年,高句麗聯合百濟以及日本,出兵新羅國,而且淵蓋蘇文拒絕大唐使者裡玄獎的調停,這終於引起了李世民的龍顏大怒,於644年御駕親征。

既然是御駕親征,那麼這架勢肯定少不了的,六軍從洛陽出發,張亮則率水軍渡海偷襲,可謂勢如破竹,連高恵真十五萬大軍的救援,也被唐軍所擊敗。但是有淵蓋蘇文坐鎮的高句麗,又會弱到哪裡去?他們以安市城為防守,殊死抵抗,大唐軍隊從三月份打到九月份,其中安市城更是打了兩個月也沒有打下來,反正唐軍自己損失慘重,再加上寒流襲擊東北,彈盡糧絕的大唐軍隊無奈只能班師回朝。

頗逗的薛仁貴大戰淵蓋蘇文

此時的大唐早就已經四海臣服,卻生生在淵蓋蘇文的頭上吃了虧,所以剛休息了兩年,李世民又決定攻打高句麗了,無奈群臣反對,隋朝前車之鑒,而且大唐正是農忙之際,此時出兵無疑是自掘墳墓,李世民最終聽取了大臣們的意見,從大軍直犯採取小股部隊騷擾政策,讓淵蓋蘇文每天都睡不好。

而這個策略也確實是當時最為正確的辦法,淵蓋蘇文雖然本人將高句麗治理的鐵桶一塊,但是對待百姓卻是高壓政策,殘暴不仁,加上邊疆不斷被騷擾,高句麗已經逐漸呈現出強弩之末的狀態。西元649年,李世民自感時日不多,於是準備30萬大軍一鼓作氣滅掉高句麗,可惜於五月病逝,留下遺憾。唐高宗李治即位。

“欲吞滅高麗,必先誅百濟,留兵鎮守,制其心腹。”—唐將·劉仁軌

淵蓋蘇文不好惹,百濟的義茲王還是比較好打的,劉仁軌提議柿子先掐軟,孤立高句麗的政策得到了李治的支持。西元660年,大唐13萬水軍加上5萬新羅軍不費吹灰之力攻滅了百濟,並於次年再攻高句麗。只是,淵蓋蘇文似乎天生就是大唐的剋星,唐軍只能無功而返。

用隋朝的客觀一下地圖,差不多的

淵蓋蘇文本身就是個主動的人,西元662年,他率高句麗主力大舉進攻唐朝邊關名將龐孝泰部,“蛇水之戰”爆發,此役不僅全殲十萬唐軍,更是連同龐孝泰和其十三個高級將領全部陣亡,大唐聞訊震怒,再也不敢侵犯高句麗。

然而淵蓋蘇文再如果貴為一代戰神,打的了李世民,虐的過李治,但終將也只能是個凡人。西元666年,淵蓋蘇文去世,留下了一個千瘡百孔的高句麗,而他的三個兒子,長子淵男生繼任莫支離(宰相),卻遭到了弟弟淵男建、淵男產的討伐。正所謂鶴蚌相爭漁翁得利,沒有了淵蓋蘇文的高句麗就再也不是那個僅彈丸之地就可以打的大唐絲毫沒有脾氣的高句麗。

戲曲《三江越虎城》,講的就是羅通,秦懷玉救被蓋蘇文所困的李世民

淵男生甚至為了莫支離之位求助唐軍,並引唐軍入境與兄弟內鬥。

西元668年,內亂不斷,民不聊生的高句麗終於在唐軍和新羅軍聯合下覆滅了。此時,離淵蓋蘇文去世僅僅兩年。從立場上而言,淵蓋蘇文人心不足蛇吞象,攻新羅,攻大唐,可以說是咎由自取,然而從平心而論,其確實不愧為一代戰神。用著國內僅僅30萬兵馬,令當時世界上最強的國家大唐王朝無功而返。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