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袁世凱麾下“二陸”,陸“總理”不如陸“處長”

118

提到外交家, 給人的印象不說風度翩翩, 起碼是口若懸河, 不然要你何用?可是有這麼一位著名外交家當上總理之後, 口才竟不如一位軍爺, 在參議院發表演講被人炮轟。 這個外交家, 叫陸徵祥, 如果你對他的印象只是簽了《二十一條》, 還遠遠不夠。

作為知名外交家, 口才輸給軍爺, 怎麼也說不過去。

陸徵祥的洋老婆

有人說外交家缺鈣, 而陸徵祥年輕的時候一點都不缺。 他畢業於上海廣方言館和北京同文館這樣的專業外語學校, 主要精通俄語。 1904-1905年, 日俄戰爭在中國東北開打, 擔任駐俄使館翻譯的陸徵祥感到非常恥辱, 乾脆剪掉了辮子。 順便說一句, 28歲的陸徵祥還娶了位洋妞、直隸總督馬金敘、拱衛軍司令段芝貴(袁世凱乾兒子)外, 就是執法處處長陸建章了——後來被徐樹錚擅殺那位倒楣蛋。

大宴會上, 陸建章發表演說, 極具感染力和說服力, 在場不少人聽後,

私下交頭接耳:如果國務總理那個姓陸的(顯然是陸徵祥)有這個姓陸的口才, 參議院不至於對陸總理印象那麼差, 還弄得政府組閣失敗。

陸徵祥演講究竟有多差?我在上一篇文章已經說過, 也引用了他部分演講原文。 這裡再摘引一段陸建章的演講原文, “陸處長”是不是比“陸總理”講得好, 大家來當裁判:

陸建章

“今天在座的還有新聞記者先生, 我們知道, 這次推翻滿清, 成立共和, 新聞記者最有大功, 因為報紙上每天的報導都說南軍如何精強、如何兇猛、如何眾多, 鋪張揚厲, 皆系為了鼓吹共和, 這不能算是造謠。 如今民國告成, 各位記者先生何方用這生花妙筆為民國鼓吹, 如:今日財政雖十分困難, 諸位記者先生何妨在報紙上說還能支持應付;當前党見雖有異同, 各位何妨在報上強調並無黨見;國內形勢雖然還不十分統一, 諸君何妨說已臻統一。 新聞記者是時代的領導, 你們說在前面, 大家就會跟你們說了。 ”

軍人與外界特別是記者打交道的機會不多, 這對外交家來說則是家常便飯,

但“陸處長”表現上乘, 遠在“陸總理”之上。 最根本的原因, 其實不是陸徵祥口才差, 而是對國內政情人情社情瞭解過少, 書生氣過重。 這樣一個人出任總理, 不過是權宜的暫時的過渡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