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生態福利源源不斷 淳安林農一年多“撿”十多個億

在杉木林中立體培植鐵皮石斛。

淳安瑤山鄉村民在山核桃林裡套種黃精。

陳永昌又要在他管理的杉木林裡“畫”彩虹了。

這整整半面山的杉木林, 是浙江淡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鐵皮石斛種植基地, 與別處不同, 他們的鐵皮石斛全部都是附生在杉樹上的。 陳永昌“畫”的彩虹, 其實是在為這些鐵皮石斛噴水時, 透過樹林的陽光照射到水珠而形成的。

“這片生態公益林, 要實現經濟效益至少要20年,

現在我們採取活樹附生原生態栽培鐵皮石斛, 第二年就開始有效益, 盛產期每畝產值可以達到5萬餘元。 ”浙江淡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勝介紹說, “採取這種方式栽培比棚栽每畝淨利潤要高出30%以上, 而且我們種出來的鐵皮石斛真正是原生態的。 ”

“不與糧食爭良田, 不與林木爭林地, 可以充分利用林地資源。 ”淳安縣林業局青溪林業中心站副站長毛澤剛, 在跟蹤這個林下項目兩年後, 還專門寫了一篇有關林下種植鐵皮石斛的文章, 在他看來, 活樹附生原生態栽培技術實現了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雙豐收, 也代表著淳安林下經濟發展已經上升到一個更高層次。

而在淳北山區, 今年山核桃林套種中藥材也正成為“潮流”。

長在山核桃林中的覆盆子、黃精、前胡、芍藥等, 已經給先行先試的林農們帶來了不菲的收入, 讓越來越多的林農跟風效仿。

瑤山鄉張家村的余南賦, 如今已經是當地林下套種黃精的“專家”。 作為最早林下套藥材的“吃螃蟹”人, 去年不僅在自家8畝的山核桃林裡, “額外”收穫了10余萬元的黃精收入, 而且還成為當地林下套種藥材的示範典型。

“全鄉6萬多畝山核桃, 套種黃精的已經有6000多畝, 既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 防止水土流失, 又有助於山核桃的管理和增加收入, 一舉兩得。 ”瑤山鄉林業管理站方仁春, 如今談及“林下經濟”, 言語中總是流露出十足的信心。

淳安林下經濟發展同樣也得到了省林業部門的充分肯定,

特別是對山核桃林套種黃精這一做法十分看好, 稱其為“黃金搭檔”, 是幫林農真真正正找對了致富的新路子。

日前, 淳安縣還專門出臺了林下種植業發展扶持政策, 旨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前提下, 大力推廣先進適用技術和種植模式, 促進林業增效、農民增收, 加快推進全縣林下經濟規模化、產業化、品牌化發展。

據淳安縣林業部門去年的統計, 全縣林下種植的產值已達13.39億元, 種植規模達23.75萬畝, 從事林下種植的人數有近10萬人。 今年新發展林下經濟種植面積0.82萬畝, 新種植的品種全部為各類中藥材和竹蓀等名貴食用菌, 全縣林下種植的產值今年有望突破15億元。

原稿作者:杭州網—杭州日報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