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探秘:吳京如此能打,究竟吃了什麼好東西?你見過幾樣?

每年國慶檔, 影院裡少不了軍事大片, 今年尤盛。 吳京的《戰狼2》剛下映, 李晨的《空天獵》又接檔上線——看完這兩部電影, 身為狂熱吃貨的鴨子君不禁深思, 他們行軍時究竟吃了什麼好東西, 才能保持如此高的戰鬥值?

今日, 我們就要探秘一下吳京戰無不勝背後的秘密——野戰口糧。

吃樹皮的吳京

閱讀目錄

古代, 諸葛亮發明了饅頭

近代, 美軍越吃越好的故事

現代, 選擇豐富的野戰口糧們

古代, 諸葛亮發明了饅頭

中國古來多征戰, 想打贏仗, 勢必依靠糧草。 正如《南皮縣誌》所記載, 打仗講求:“兵馬未動, 糧草先行。 ”一份營養便攜的野戰糧, 是中華民族上下千年來的追求。

史上第一份軍用野戰口糧, 誕生於春秋戰國時期。

秦始皇統一中國前, 秦相呂不韋曾組織編撰《呂氏春秋》, 書中記載兵家大忌:“惟恐士卒罷弊與糗糧匱乏。 ”其中“糗糧”, 就是指當時軍用野戰口糧。

這是一種成品乾糧,

做法為將米、麥、小米、高粱等穀物炒熟, 春秋時期主要的糧食品種是黍(黃米)和粟(小米), 炒熟後, 有部分地區保持顆粒狀攜帶, 也有碾成粉末後攜帶。 同時, 也有古書以“餱”字代表野戰口糧, 意為把飯蒸好後曝曬, 裝在行囊裡的乾糧。

“糗糧”類似今山東地區的炒麵

三國時期, 被後世普遍接受, 軍用、民食皆可的超級“方便食品”饅頭誕生了。

最初饅頭寫作“蠻頭”, 因做法為以麵粉包肉, 為人頭的形狀而得名, 據明朝《七修類稿·事物·饅頭青白團》記載:“蠻地以人頭祭神, 諸葛之征孟獲, 命以麵包肉為人頭以祭, 謂之蠻頭。 ”也就是說, 蠻頭是在諸葛亮打孟獲時發明的。

於是在諸葛亮的名人效應下, 饅頭迅速成為當地大戶人家宴請的祭祀用品, 後來縮小體積, 成為大家都愛吃的食物。 最初的饅頭都是有肉餡的, 到清代南北“分家”, 北方只管無餡的叫做饅頭, 而南方依然保持著叫“包子”為“饅頭”的說法。

比如南翔饅頭店, 賣的就是包子

到了隋唐五代, 中國最古老的肉類幹製品“脯”誕生了, 軍用行軍糧從此有了更為豐富的營養。

“脯”採用牲畜、禽類、魚肉等為原料, 經過加工處理而成, 可長時間攜帶不腐壞, 是當時野戰口糧中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到了北宋, 朝廷十分重視野戰口糧的生產和加工, 他們研究了乾糧、硬鹽塊、粗布醋幹、豆豉的製作方法,

發現且運用了脫水和壓縮的原理, 成就了軍隊最早的縮水壓縮食品。 比如粗布醋幹的做法, 為“粗布一尺, 以一升釅醋浸, 曝幹, 以醋盡為度。 每食, 以方寸煮之, 可食五十日。 ”

因為在製作和運輸上都頗有建樹, 北宋也成為了中國古代野戰口糧發展的高峰。

現代的豆豉

近代,美軍越吃越好的故事

1840年鴉片戰爭後,中國步入近代社會。隨著戰爭的進行,西方飲食文化大量傳入,這段時間的野戰口糧,以美國最為代表性——簡單來說,這就是一段美國大兵如何越吃越好的故事。

在西方,最早的行軍糧誕生於法國。1810年左右,法軍就開始以工廠形式生產口糧,不過當時馬口鐵尚未出現,最初是玻璃瓶裝的罐頭食品。

後來,英國人發明了馬口鐵,也就是現在常用的鐵皮罐頭。到1813年,英軍已經開始配發鐵皮罐頭,為後來他們四處殖民,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鐵皮罐頭生產照

最早的現代軍用口糧,誕生於美國。二戰前夕,美國成立了專門的機構,以研究作戰口糧。在此期間,美軍推出了眾多款口糧,可以大致分為B口糧(B ration)、C口糧(C ration)、K口糧 (K ration)及D口糧(D ration)。

美軍廣告,上面還有香煙和飲料,圖片來自鐵血社區

當時最為著名的是K級單兵野戰口糧,這種口糧區分了早餐、午餐、晚餐,還配備了香煙、口香糖、咖啡粉等等,在二戰期間,可以說是不一般的享受了。

經典美劇《兄弟連》裡,就有過這樣的鏡頭,當時101空降師506團E連的韋伯斯特,把口糧中的巧克力,送給了當地從未吃過巧克力的荷蘭小孩,小孩開心極了。

K級單兵野戰口糧,圖片來自鐵血社區

很快,中國就享受到了美軍的福利。1945年,國民黨軍制試盒裝軍用乾糧便有多種,提供從軍糧、行軍糧、急用糧、散裝糧4種供食用。

新中國成立後,中國野戰口糧研究正式走上了軌道。20世紀50年代,人民解放軍先後研製成功以麵條製成的速食麵、代替炒麵的乾糧和壓縮乾糧,標誌著中國現代軍用食品開始出現。

不過直到20世紀70年代末,人民解放軍的軍用食品仍以壓縮乾糧為主,品種單一,主副食不配套。80年代,“三主”、“三副”配套軍用食品才正式裝備了部隊。

現代,選擇豐富的野戰口糧們

現代,野戰口糧一個重大的研究方向,是如何進行加熱,讓步兵們也吃上熱乎的飯菜。目前主要分為兩種方式,一種是無焰加熱,即通過化學反應的方式來放熱,使用國家比如我國,美國,韓國等,一種則是有焰加熱,廣泛運用於歐洲的軍隊之中。

法軍加熱裝置

發展到現在,各國的野戰糧都極為多樣。美軍共有7中單兵野戰口糧,劃分根據不同軍事行動環境、強度,以及美軍官兵中不同的飲食習慣、宗教戒律等等。

以標準MRE口糧為例,現有24個不同品種,除了主菜不同之外(如烤牛排、燉牛肉等等),還有多種配餐以滿足營養和口味,譬如墨西哥米飯、餅乾、果醬(辣醬),另外也包括塑膠刀叉,火柴,幹濕紙巾,口香糖等等。

僅為某種菜單的MRE口糧

每個國家因為各自的文化,都會在行軍口糧中出現自己的特色食物。比如以法國為代表的歐洲一帶,少不了乳酪,甚至會有紅酒。

法國

韓國人愛吃泡菜,口糧裡泡菜是萬萬缺不得的。日本口味清淡,不過大醬湯是萬萬不可少的。

韓國

我國地大物博,食物就更多了。連紅燒扣肉都成為了野戰口糧的一員。吃下這紅燒牛肉、皺油蹄髈、豬肉丸子、臘腸炒飯等等,鴨子君感覺自己也能一個人打一個師。

現代的豆豉

近代,美軍越吃越好的故事

1840年鴉片戰爭後,中國步入近代社會。隨著戰爭的進行,西方飲食文化大量傳入,這段時間的野戰口糧,以美國最為代表性——簡單來說,這就是一段美國大兵如何越吃越好的故事。

在西方,最早的行軍糧誕生於法國。1810年左右,法軍就開始以工廠形式生產口糧,不過當時馬口鐵尚未出現,最初是玻璃瓶裝的罐頭食品。

後來,英國人發明了馬口鐵,也就是現在常用的鐵皮罐頭。到1813年,英軍已經開始配發鐵皮罐頭,為後來他們四處殖民,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鐵皮罐頭生產照

最早的現代軍用口糧,誕生於美國。二戰前夕,美國成立了專門的機構,以研究作戰口糧。在此期間,美軍推出了眾多款口糧,可以大致分為B口糧(B ration)、C口糧(C ration)、K口糧 (K ration)及D口糧(D ration)。

美軍廣告,上面還有香煙和飲料,圖片來自鐵血社區

當時最為著名的是K級單兵野戰口糧,這種口糧區分了早餐、午餐、晚餐,還配備了香煙、口香糖、咖啡粉等等,在二戰期間,可以說是不一般的享受了。

經典美劇《兄弟連》裡,就有過這樣的鏡頭,當時101空降師506團E連的韋伯斯特,把口糧中的巧克力,送給了當地從未吃過巧克力的荷蘭小孩,小孩開心極了。

K級單兵野戰口糧,圖片來自鐵血社區

很快,中國就享受到了美軍的福利。1945年,國民黨軍制試盒裝軍用乾糧便有多種,提供從軍糧、行軍糧、急用糧、散裝糧4種供食用。

新中國成立後,中國野戰口糧研究正式走上了軌道。20世紀50年代,人民解放軍先後研製成功以麵條製成的速食麵、代替炒麵的乾糧和壓縮乾糧,標誌著中國現代軍用食品開始出現。

不過直到20世紀70年代末,人民解放軍的軍用食品仍以壓縮乾糧為主,品種單一,主副食不配套。80年代,“三主”、“三副”配套軍用食品才正式裝備了部隊。

現代,選擇豐富的野戰口糧們

現代,野戰口糧一個重大的研究方向,是如何進行加熱,讓步兵們也吃上熱乎的飯菜。目前主要分為兩種方式,一種是無焰加熱,即通過化學反應的方式來放熱,使用國家比如我國,美國,韓國等,一種則是有焰加熱,廣泛運用於歐洲的軍隊之中。

法軍加熱裝置

發展到現在,各國的野戰糧都極為多樣。美軍共有7中單兵野戰口糧,劃分根據不同軍事行動環境、強度,以及美軍官兵中不同的飲食習慣、宗教戒律等等。

以標準MRE口糧為例,現有24個不同品種,除了主菜不同之外(如烤牛排、燉牛肉等等),還有多種配餐以滿足營養和口味,譬如墨西哥米飯、餅乾、果醬(辣醬),另外也包括塑膠刀叉,火柴,幹濕紙巾,口香糖等等。

僅為某種菜單的MRE口糧

每個國家因為各自的文化,都會在行軍口糧中出現自己的特色食物。比如以法國為代表的歐洲一帶,少不了乳酪,甚至會有紅酒。

法國

韓國人愛吃泡菜,口糧裡泡菜是萬萬缺不得的。日本口味清淡,不過大醬湯是萬萬不可少的。

韓國

我國地大物博,食物就更多了。連紅燒扣肉都成為了野戰口糧的一員。吃下這紅燒牛肉、皺油蹄髈、豬肉丸子、臘腸炒飯等等,鴨子君感覺自己也能一個人打一個師。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