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江蘇一個縣,1959年建縣,縣名為周總理親定

江蘇, 簡稱“蘇”, 省會南京。 康熙六年(1667年), 分江南省為江蘇(含上海)、安徽二省, 此為江蘇建省之始。 以“江寧府”與“蘇州府”之首字得名。 江蘇擁有江淮、金陵、吳、中原四大多元文化, 是中國古代文明的發祥地之一。 江蘇省域面積10.72萬平方千米, 下轄13個設區市, 96個縣(市、區)。 今天要跟大家介紹的是江蘇省一個縣, 金湖縣。

金湖縣, 隸屬于江蘇省淮安市, 位於淮河下游、江蘇省中部偏西地區, 因境內白馬湖、寶應湖、高郵湖三湖環繞, 由敬愛的周恩來總理定名:“金湖”。 金湖地處兩省三市之交, 東與本省揚州市的寶應縣、高郵市接壤, 東南、南與安徽省滁州市的天長市、南京市六合區相鄰, 西與淮安市盱眙縣、洪澤區交界, 北與洪澤區毗鄰。

金湖歷史悠久。 約4000年前, 帝堯生於今塔集。 禹劃九州, 隸揚州之域。 商朝, 地在徐州。 西周, 隸吳國。 春秋戰國, 初屬吳, 吳亡屬楚。 秦朝, 實行郡縣制, 屬東海郡東陽縣。

西漢, 初屬東陽縣。 漢武帝元狩五年(西元前118年)由東陽析置高郵縣, 漢武帝元狩六年(西元前117年)東陽縣析置射陽、平安縣。 王莽時期, 改平安縣為杜鄉縣, 高郵、東陽無變。 東漢, 恢復平安縣, 高郵、東陽縣如故。

三國時期, 地在曹魏。 金湖、高郵地區乃曹魏與東吳對峙的前沿陣地,

曹魏慮其民被東吳所掠, 令民北遷, 民恐, 紛紛渡江南下, 平安、高郵、東陽三縣俱荒。 魏將鄧艾在今縣境及洪澤縣部分地區屯田, 築白水塘, 建石鼊城。 南北朝時期, 南齊于平安城置安宜縣。 隋朝, 隨初石鼊縣併入安宜縣。 高郵縣無變。 大業十一年(西元615年)冬, 杜伏威率領的起義軍攻克安宜城。 安宜城遭杜伏威屠焚。

唐上元三年改安宜為寶應縣。 宋朝, 寶應、高郵縣如故。 元朝, 改高郵為府, 改寶應為安宜府。 安宜府尋廢, 仍寶應縣。 明朝, 高郵改府為州, 寶應仍為縣。 清朝, 寶應縣、高郵州無變。 民國時, 高郵改州為縣。 1959年10月13日, 設立金湖縣。 截止2015年7月, 金湖縣轄10個鎮, 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 總人口35.71萬。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