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設計>正文

你家的牆為什麼是白色的?|意外

- 詩詞歌賦, 琴棋書畫, 啤酒花生鹵雞爪 -

- 《藝術很難嗎》第四季【中國藝術專題】 -

- 明天中午12:00正式回歸 -

真愛們, 晚上好, 我是意公子。

我們現在,

家裡的牆壁絕大多數都是白色的。 對我們來說, 白牆就是一種共識。

可是在100+年前, 別說白牆, 連淺色的牆紙都很少見。 那時流行的都是這種:

都是典型的維多利亞風格, 顏色暗沉, 花紋繁複。 可是為什麼後來牆壁變成白色了呢?

這一切, 其實都是因為一個女人。

這個女人叫艾爾西· 德· 沃爾夫, 是歷史上第一個室內軟裝師。

艾爾西·德·沃爾夫

在她很小的時候, 她就已經很有品位, 穿衣打扮都按自己喜歡的來。

我們都知道, 演員穿衣打扮其實都由專業的造型師、服裝師負責, 但沃爾夫卻是個例外。

她在做演員的時候, 穿衣打扮全部都是自己決定。 然後劇組的服裝師, 和社會名媛, 全部都跟著她學怎麼穿衣服。

不過她出名, 卻不是靠穿衣服, 當然, 更不是脫衣服, 而是改造房間。

在她之前, 房間都是這個樣子的:

到了她這裡, 房間被改造成了這個樣子:

右邊圖片是經過沃爾夫重整之後的房間,明顯簡潔得多

從這次改造中,我們能發現,與其說沃爾夫是重新設計了這個房間的裝潢,還不如說,她是把房間全部收拾了一番。

任何多餘的東西,全部丟掉。

把牆面改漆成象牙白或清淡灰,沒用又浮誇的東西全部扔掉,以此換來室內的簡約感,將維多利亞時代的陰沉黯淡掃地出門。

這正是沃爾夫的設計風格,簡潔,明淨。

這次改造之後,沃爾夫一戰成名,於是她乾脆改行,專門做室內設計,把簡潔明快的風格發揚光大。

比如著名的“布歇房”,就是沃爾夫的手筆。

這間客廳,八面牆板都嵌有法國畫家弗朗索瓦·布歇的畫,因此也被稱為“布歇房”。

跟維多利亞風格相比,布歇房的裝潢已經非常清新雅致了。

但這還遠遠不夠,於是我們看到後來她的大作都是這個樣子:

她設計的房間,全是大片大片的白牆,大片大片的空白。

而她自己的房間,更是簡潔到極致:

直接忽略所有的顏色,用透明玻璃做牆壁!

她這種獨特的風格,完全拋棄了維多利亞時代浮誇繁冗的風格,在社會上引起一陣狂潮。

什麼貴族、明星、富豪、名人,各路名流都紛紛邀請她為自己設計房間,蕭伯納、王爾德更是她的常客。

不僅如此,她的審美甚至影響到了我們現在。

直到現在,我們牆壁的顏色也都是以白色為主。

那為什麼她的影響力這麼強大呢?

因為第二次工業革命。

在維多利亞時代,美國的經濟飛速發展,各種商人和貴族一個個都變成了土豪。

有錢了之後,他們就想炫出來,展現自己的經濟實力。

於是當時就超級流行各種炫富,一個個的恨不得把粗金項鍊大寶石掛滿房間。

但是到了第二次工業革命,經濟物質已經得到極大的滿足。

於是人們慢慢地開始追求精神上的滿足,追求更高層次的審美。

這是一個對經濟極致追求,最後回歸審美的過程,超越了本能的衝動,不再追求感官上的刺激。

就像十年前,我們喜歡華麗的顏色,而現在卻喜歡淡雅的性冷淡風。

就像真正富裕的社會以瘦為美,真正高檔的餐廳不會追求強烈的味覺刺激,而是在清淡中製造更有層次的口感。

毫無疑問,沃爾夫這種簡潔明快的風格,正好迎合了人們的心理和審美需求。

因此,一直到現在,我們都很喜歡用這種素雅的白色,來裝飾我們的牆壁。

· 意 公 子 說 ·

用白色來裝修牆壁,某種程度上,其實跟我們國畫裡的留白很相似。

國畫裡通過大片大片的留白,來塑造意境,給我們留下無盡的想像空間。

而白色的牆壁,也給多彩的房間留下一片淨土,讓我們在眾多的顏色和傢俱中,得到精神上的休息和放鬆。

在忙碌了一天之後,面對著白色的牆壁,我們可以放空腦袋,放鬆緊張的精神狀態,也可以隨意地遐想,想怎麼來就怎麼來。

這不僅僅是精神上的需求,更是一種回歸自我的精神境界。

- 本文參考中信出版社《古典時尚考》,感謝原作者。

· 意 外 福 利 ·

明天中午12:00

《藝術很難嗎》第四季就要上線啦

為了感謝真愛們一直以來的支持

意公子精心準備了一波福利

在後臺回復“福利”

就能收到意公子的心意啦

(數量有限,送完為止)

趕緊準備好花生瓜子小零食

明天約啦~

右邊圖片是經過沃爾夫重整之後的房間,明顯簡潔得多

從這次改造中,我們能發現,與其說沃爾夫是重新設計了這個房間的裝潢,還不如說,她是把房間全部收拾了一番。

任何多餘的東西,全部丟掉。

把牆面改漆成象牙白或清淡灰,沒用又浮誇的東西全部扔掉,以此換來室內的簡約感,將維多利亞時代的陰沉黯淡掃地出門。

這正是沃爾夫的設計風格,簡潔,明淨。

這次改造之後,沃爾夫一戰成名,於是她乾脆改行,專門做室內設計,把簡潔明快的風格發揚光大。

比如著名的“布歇房”,就是沃爾夫的手筆。

這間客廳,八面牆板都嵌有法國畫家弗朗索瓦·布歇的畫,因此也被稱為“布歇房”。

跟維多利亞風格相比,布歇房的裝潢已經非常清新雅致了。

但這還遠遠不夠,於是我們看到後來她的大作都是這個樣子:

她設計的房間,全是大片大片的白牆,大片大片的空白。

而她自己的房間,更是簡潔到極致:

直接忽略所有的顏色,用透明玻璃做牆壁!

她這種獨特的風格,完全拋棄了維多利亞時代浮誇繁冗的風格,在社會上引起一陣狂潮。

什麼貴族、明星、富豪、名人,各路名流都紛紛邀請她為自己設計房間,蕭伯納、王爾德更是她的常客。

不僅如此,她的審美甚至影響到了我們現在。

直到現在,我們牆壁的顏色也都是以白色為主。

那為什麼她的影響力這麼強大呢?

因為第二次工業革命。

在維多利亞時代,美國的經濟飛速發展,各種商人和貴族一個個都變成了土豪。

有錢了之後,他們就想炫出來,展現自己的經濟實力。

於是當時就超級流行各種炫富,一個個的恨不得把粗金項鍊大寶石掛滿房間。

但是到了第二次工業革命,經濟物質已經得到極大的滿足。

於是人們慢慢地開始追求精神上的滿足,追求更高層次的審美。

這是一個對經濟極致追求,最後回歸審美的過程,超越了本能的衝動,不再追求感官上的刺激。

就像十年前,我們喜歡華麗的顏色,而現在卻喜歡淡雅的性冷淡風。

就像真正富裕的社會以瘦為美,真正高檔的餐廳不會追求強烈的味覺刺激,而是在清淡中製造更有層次的口感。

毫無疑問,沃爾夫這種簡潔明快的風格,正好迎合了人們的心理和審美需求。

因此,一直到現在,我們都很喜歡用這種素雅的白色,來裝飾我們的牆壁。

· 意 公 子 說 ·

用白色來裝修牆壁,某種程度上,其實跟我們國畫裡的留白很相似。

國畫裡通過大片大片的留白,來塑造意境,給我們留下無盡的想像空間。

而白色的牆壁,也給多彩的房間留下一片淨土,讓我們在眾多的顏色和傢俱中,得到精神上的休息和放鬆。

在忙碌了一天之後,面對著白色的牆壁,我們可以放空腦袋,放鬆緊張的精神狀態,也可以隨意地遐想,想怎麼來就怎麼來。

這不僅僅是精神上的需求,更是一種回歸自我的精神境界。

- 本文參考中信出版社《古典時尚考》,感謝原作者。

· 意 外 福 利 ·

明天中午12:00

《藝術很難嗎》第四季就要上線啦

為了感謝真愛們一直以來的支持

意公子精心準備了一波福利

在後臺回復“福利”

就能收到意公子的心意啦

(數量有限,送完為止)

趕緊準備好花生瓜子小零食

明天約啦~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