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秦國的振興是從秦獻公用墨家開始,而不是商鞅的法家

秦國的振興是從秦獻公用墨家開始的

戰國初期, 在曾經各自稱雄一方的戰國七雄中, 秦國理論很弱小, 不僅沒有值得誇耀的悠久歷史, 甚至長期處於被鄙視的境地。 秦朝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振興的?一般都說是從秦孝公採用商鞅變法開始的, 但我認為, 揭開秦國振興序幕的, 是秦獻公採用墨家之說。

秦獻公(?-前362), 戰國時秦國君, 西元前384-前362年在位。 名連, 一名師隰(xí), 又稱公子連。 初出奔于魏。 秦惠公死, 子出子年幼即位, 由其母與宦官掌權, 引起國人不滿。 後庶長菌改殺出子, 他乘機回國, 被菌改迎立即位。

說起墨家, 大家並不陌生。 韓非說:“世之顯學, 儒墨也”(《韓非顯學》)墨學從春秋時代就成為顯學, 墨家思想的影響力非常大, 《呂氏春秋》所謂“從屬彌眾, 弟子彌豐, 充滿天下”, “墨家軍”甚至具有一個超越國家的政治勢力和軍事勢力。 墨家最後獲得秦的信賴與支持,

是與秦獻公分不開的。 秦獻公即位四年的時候, 墨家遭遇了歷史上最大的一次挫折。 陽城君失國時, 墨者鉅子孟勝帶領其弟子百八十五人協助陽城君苦戰而全部犧牲。 之後, 墨家一派輾轉投靠秦。 秦獻公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 無論軍事還是其他方面, 很多做法中都有墨家的影子。 秦獻公啟用墨家, 廢止從死(殉葬)制度, 城櫟陽(今陝西臨潼北渭水北岸), 在蒲、藍田(今陝西藍田西)等地設縣。 秦獻公七年(西元前378年)“初行為市”。 十年, 立戶籍相伍。 由於有了墨家軍的支持, 採用了一些墨家的思想, 秦迅速崛起。 秦獻公晚年, 在石門大戰和少梁之戰中, 兩次大敗當時第一強國魏國。

這裡需要指出, 後來秦國任用商鞅之後, 墨家逐漸淡出。 到了戰國後期, 墨家因主張兼愛、非攻而走向了強秦的反面, 與秦為敵, 遭到秦始皇的圍剿。 這是後話, 在此不多贅言。

《史記·六國年表》序秦獲“天助”說值得玩味:“……秦始小國僻遠, 諸夏賓之, 比于戎翟, 至獻公之後常雄諸侯。 論秦之德義不如魯、衛之暴戾者, 量秦之兵不如三晉之疆也,

然卒並天下, 非必險固便形勢利也, 蓋若天所助焉。 ”而秦獻公實為任用商鞅變法的秦孝公的父親, 《史記》明確自他之後“常雄諸侯”。 這也告訴我們一個事實:秦國的由弱變強並非自商鞅變法而始, 反要上推數十年, 到一直被低估的獻公時代, 而他所受到的“天助”自然不該是神跡。

商鞅變法為秦國進一步注入強大的基因。 西元前361年, 秦獻公的兒子秦孝公即位後, 下了一道“求賢令”, 招納有才能的人, 為秦國的改革獻計獻策。 從此, 秦國猶如巨大的磁場, 吸引著八方豪傑和有識之士, 商鞅、張儀、韓非、李斯等強人紛紛來投。 衛國人商鞅跑到了秦國, 與秦孝公大談富國強兵之道, 得到了秦孝公的賞識。

西元前356年,

秦孝公任用了商鞅實行變法, 新法令規定:國家承認田地歸私人擁有, 准許土地自由買賣;廢除貴族一出生就享有爵祿和當官的特權, 實行按軍功授爵賜田宅的辦法, 貴族沒有軍功的, 一律沒有爵位;多生產糧食和布帛的, 可免除徭役, 因為做買賣和懶惰而貧窮的, 則和妻子兒女一起罰做官府奴隸。 商鞅變法後, 秦國的農業生產力得到發展, 軍事力量也強大起來。 在這基礎上, 到了西元前350年商鞅又實行第二次變法:廢除了井田制(孟子力主實行井田制), 將井田間縱橫交錯的小路開墾出來種上莊稼;在全國建立三十一個縣, 由國家派官吏直接管理, 加強了中央的政治權力, 還把國都從原來的雍(今陝西鳳翔)遷到了咸陽(今陝西咸陽東北), 便於秦國的勢力向東發展。十年以後,秦國的國力越來越強盛,逐漸成為戰國七雄中實力最強大的國家。

秦國強大了,但商鞅被五馬分屍。變法者的命運為什麼屢屢悲慘?這不得不引起我們的深思!

中國“歷史上八次大規模的變法,除了北魏孝文帝的變法獲得空前的成功之外,其他變法,變法者的命運非常悲慘。商鞅變法,商鞅本人被五馬分屍;漢代的晁錯被車裂;王莽新政導致強大的西漢政權,走到了歷史的盡頭;唐朝的貞元革新,“二王八司馬”王丕、王叔文被殺,柳宗元、劉禹錫等人被流放;宋朝的王安石變法,引發了長達百年的黨爭;明朝的張居正變法,張居正死後都被拉出來鞭屍;清朝的戊戌變法,六君子喋血京城……

變法者,大都是政治強人。隨著變法派的地位越來越穩固,很多奸佞小人打著擁護變法的旗幟,削尖腦袋鑽進來。他們利用變法者渴望得到社會認可、渴望緩和社會矛盾的心理,陰險地站到了變法者的背後,賣官鬻爵、結黨營私、打壓異己、擁權自肥……攫取了變法的成果,最後又把變法者打倒在地。 中國歷史上,有好多次變法,都是胸懷天下的士大夫發起的,但是最後,他們都死在了自己宣導的旗幟下。魏孝文帝之所以偉大,就是他非常敏銳地覺察到了這批奸佞小人的險惡用心,毫不猶豫地處理掉了這批人,保證了變法沒有走向“變異”。正是這種政治敏感,成就了中國歷史上唯一一次成功的變法”。所以,我們要向魏孝文帝致敬!

便於秦國的勢力向東發展。十年以後,秦國的國力越來越強盛,逐漸成為戰國七雄中實力最強大的國家。

秦國強大了,但商鞅被五馬分屍。變法者的命運為什麼屢屢悲慘?這不得不引起我們的深思!

中國“歷史上八次大規模的變法,除了北魏孝文帝的變法獲得空前的成功之外,其他變法,變法者的命運非常悲慘。商鞅變法,商鞅本人被五馬分屍;漢代的晁錯被車裂;王莽新政導致強大的西漢政權,走到了歷史的盡頭;唐朝的貞元革新,“二王八司馬”王丕、王叔文被殺,柳宗元、劉禹錫等人被流放;宋朝的王安石變法,引發了長達百年的黨爭;明朝的張居正變法,張居正死後都被拉出來鞭屍;清朝的戊戌變法,六君子喋血京城……

變法者,大都是政治強人。隨著變法派的地位越來越穩固,很多奸佞小人打著擁護變法的旗幟,削尖腦袋鑽進來。他們利用變法者渴望得到社會認可、渴望緩和社會矛盾的心理,陰險地站到了變法者的背後,賣官鬻爵、結黨營私、打壓異己、擁權自肥……攫取了變法的成果,最後又把變法者打倒在地。 中國歷史上,有好多次變法,都是胸懷天下的士大夫發起的,但是最後,他們都死在了自己宣導的旗幟下。魏孝文帝之所以偉大,就是他非常敏銳地覺察到了這批奸佞小人的險惡用心,毫不猶豫地處理掉了這批人,保證了變法沒有走向“變異”。正是這種政治敏感,成就了中國歷史上唯一一次成功的變法”。所以,我們要向魏孝文帝致敬!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