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國際>正文

你的工資為什麼不夠高?都怪臉!

《娛樂至死》裡提到過, 從電視出現以及電視辯論引入大選之後, 實際上大家選出來的總統不一定是最有利於民眾的, 而是在辯論中表現最出色的。 這種出色不僅表現在總統通過辯論技巧來吸引觀眾的能力上, 同樣表現在總統的外形上。 所以克林頓以年輕睿智擊敗了老布希, 小布希則以憨厚填補了米國群眾對一個老實的總統的期待(克林頓私生活太亂), 而奧巴馬在競選時的人氣更是呼應了這一點, 直到今天還有很多人懷念他的時代, 畢竟川普的外形確實比較堪憂。 川普則是以一副反權威的姿態和表情拿下總統寶座,

這也和米國人尋求改變的心情相呼應。 因此, 總統的外形一旦能和民眾的期待相一致, 就會是一個明顯的加分項。 從這個角度來看, 多毛的亞伯拉罕·林肯拿在全球變暖的今天恐怕機會寥寥。

答案只有一個:

看臉。

亞里斯多德就說過, 好看比啥推薦信都管用。 看臉這事兒根本不是後天習得, 據研究發現小朋友生下來6個月就知道盯著漂亮小姐姐看, 所以也就不難理解為啥整容業現在這麼發達了。 對於搞藝術的人來說, 顏值是利器自然毫無疑問, 但是對我們這些平常人來說,

好看到底有什麼用呢?

最直接的作用是就業和工資。 八十年代的研究發現, 在美國和加拿大的就業市場上, 次美越好看的人收入增長速度越快。 後來Hamermesh和Biddle在1994年測算了一個叫“漂亮溢價”的指數, 也就是說一個人的長相能給這個人帶來多少收入溢價。 在他們看來, 漂亮溢價的來源主要有三個, 一個是雇主們喜歡給好看的人高工資, 第二個是好看的人相對而言可能有更高的生產率, 第三個是雇主們不喜歡雇傭不好看的人, 所以不好看的人擁擠的行業, 工資一般比較低。

可以說這個研究非常政治不正確了。

2002年的時候Hamermesh還發現, 其實漂亮帶來的收入增長是邊際遞增的, 因為好看的人在拿到高薪的同時要花更多的錢買化妝品和保養品,

所以漂亮溢價的效用是遞減的。 另外還有一些結論相反的研究, 比如漂亮的人在求職時如果遇到同性HR, 往往會處於劣勢, 因為HR會潛意識認為這個人是假想敵。 還有一些研究發現, 好看的女性在申請偏男性化的工作時也會受到歧視, 這種歧視在就業市場中屢見不鮮。

郭繼強等人在2016年的研究發現, 我們國家就業市場中也存在著漂亮溢價的現象, 不過有趣的是, 最好看的那一檔人卻並不一定收入最高, 相反收入最高的是下一檔次的也就是“次美”的人群, 不過他們的研究仍然發現, 大家通常將相貌作為一種人際交往能力的信號, 即人為好看的人可能更善於交際, 而這也是職場能力, 也就是之前提到的生產力的一部分,

因此所謂美貌帶來的收入溢價, 是通過這個途徑產生的。

那麼長得好看的人真的有更高的生產力水準嗎?Mobius和Rosenblat在2006年的研究發現, 相貌對個人生產力水準或者人力資本水準的提高, 主要來源於長得好看的人會更有自信, 自信的人會讓人顯得個人素質更高, 而他們獲得更高的平臺後又會進一步提高自己的能力和自信, 這使得他們的收入和生產力水準都得到了同步的提高, 實現了良性迴圈。

這樣的刻板印象是我們社會中固有的、大家都知道不對但是卻又很難改變的癥結。 胡援成等人在2017年使用我國上市企業高管的照片進行了一項研究。 他們徵集了2000多名志願者通過觀看這些照片, 來評價高管們的親和力、勝任力、誠信和吸引力水準(還和非高管照片做了對比試驗)。他們發現相貌評分更高的高管,通常也被認為有更勝任自己的高管工作,並且勝任力更高的高管,薪酬水準也是更高的。不過當他們在使用ROA作為業績指數衡量指標時,卻沒有發現這些勝任力更高的高管,給企業帶來了更好的業績,這或許能說明,看上去能力更強的人,卻不一定有顯著更高的能力,這就給相貌所發出的生產力信號的可信性,打上了一個問號。

另外有意思的是,胡援成等人的這項研究還專門針對娃娃臉做了一個研究(肯定是有私仇了!),他們發現,實驗對象都覺得娃娃臉的人在四項特徵上的評分都挺高,平均來看大家也認為娃娃臉有更高的勝任力,但是娃娃臉們的平均薪酬並沒有顯著更高,而高管中的娃娃臉數量也很稀少。

所以如果要去整容的話,整美一點是沒什麼啦,但是整太嫩了就不好了。。。

【參考文獻】

Hamermesh D S, Biddle J E. Beauty and the Labor Market[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93, 84(5):1174-1194.

Hamermesh D S, Meng X, Zhang J. Dress for success—does primping pay?[J]. Labour Economics, 2002, 9(3):361-373.

Mobius M M, Rosenblat T S. Why Beauty Matters[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06, 96(1):222-235.

胡援成,劉元秀,吳非.高管薪酬、業績與勝任力識別:一項行為金融實驗——來自我國2012年滬深兩市的經驗證據[J]. 經濟學:季刊, 2017(3):970-996

郭繼強, 費舒瀾, 林平. 越漂亮,收入越高嗎?——兼論相貌與收入的“高跟鞋曲線”[J]. 經濟學:季刊, 2016(4):147-172.

風險管理工具 / 量化投資知識 / 金融大講堂——"有金有險"

(歡迎金融機構從業的朋友申請BAR系統的試用)

來評價高管們的親和力、勝任力、誠信和吸引力水準(還和非高管照片做了對比試驗)。他們發現相貌評分更高的高管,通常也被認為有更勝任自己的高管工作,並且勝任力更高的高管,薪酬水準也是更高的。不過當他們在使用ROA作為業績指數衡量指標時,卻沒有發現這些勝任力更高的高管,給企業帶來了更好的業績,這或許能說明,看上去能力更強的人,卻不一定有顯著更高的能力,這就給相貌所發出的生產力信號的可信性,打上了一個問號。

另外有意思的是,胡援成等人的這項研究還專門針對娃娃臉做了一個研究(肯定是有私仇了!),他們發現,實驗對象都覺得娃娃臉的人在四項特徵上的評分都挺高,平均來看大家也認為娃娃臉有更高的勝任力,但是娃娃臉們的平均薪酬並沒有顯著更高,而高管中的娃娃臉數量也很稀少。

所以如果要去整容的話,整美一點是沒什麼啦,但是整太嫩了就不好了。。。

【參考文獻】

Hamermesh D S, Biddle J E. Beauty and the Labor Market[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93, 84(5):1174-1194.

Hamermesh D S, Meng X, Zhang J. Dress for success—does primping pay?[J]. Labour Economics, 2002, 9(3):361-373.

Mobius M M, Rosenblat T S. Why Beauty Matters[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06, 96(1):222-235.

胡援成,劉元秀,吳非.高管薪酬、業績與勝任力識別:一項行為金融實驗——來自我國2012年滬深兩市的經驗證據[J]. 經濟學:季刊, 2017(3):970-996

郭繼強, 費舒瀾, 林平. 越漂亮,收入越高嗎?——兼論相貌與收入的“高跟鞋曲線”[J]. 經濟學:季刊, 2016(4):147-172.

風險管理工具 / 量化投資知識 / 金融大講堂——"有金有險"

(歡迎金融機構從業的朋友申請BAR系統的試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