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溥儀的辮子有多珍貴?當年上萬人為此下跪,如今每天上萬人參觀!

在辛亥革命之後, 南京臨時政府頒佈了一項重要的法令——剪辮令。 目的是廢除封建舊制, 要知道這個法令的頒佈正所謂石破天驚, 隨著命令一下, 全國立即掀起一股剪辮熱潮, 其中就包括了清朝末期最後一位皇帝――溥儀。

眾所周知, 清朝時候人們是極其看重辮子的, 正所謂, 頭可斷, 血可流, 辮子不能剪, 因為古人大多信奉身體髮膚, 受之父母, 不能有絲毫損傷。 在他們眼裡, 頭髮幾乎是!與尊嚴同在。 講個例子, 據說曹操曾經下令不允許將士的馬肆意踐踏麥田, 並下令違者格殺勿論。

但不巧的是正好曹操的戰馬正好受驚, 跑入田中把小麥給踩了, 中將士頓時鴉鵲無聲, 這時候曹操主動提起要將自己軍法處置, 當然曹操怎麼可能被砍頭, 就是曹操自己願意, 中將士也不答應呀, 於是就有人提出讓曹操斷發代首, 曹操一聽也妥, 當即斷發以顯示軍紀的重要性,

也因為這件事情讓曹操收服了不少人心。

由上邊的例子可以看出古人對頭髮有多麼重視, 所以當溥儀收到當時的報紙潮流引導, 再加上他自小雖然生活在皇宮, 但也嘗試過各種新鮮玩意, 什麼自行車呀, 眼鏡呀, 所以思想自然不封建, 也認為辮子留著不應該,

提出要剪掉辮子的時候, 頓時驚掉了眾多守舊臣子的眼珠子, 雖然當時清朝已經滅亡十一年, 但是溥儀仍舊是眾多臣子眼中的皇帝, 現在皇帝說是要剪掉辮子, 這可怎麼了得!

溥儀自然不會聽一幫老臣的, 要知道他們迂腐的很,

可是沒有人幫他剪呀, 小太監們見了溥儀就躲, 無奈之下, 溥儀只好自己動手了, 這可哭壞了宮裡的宮女, 太監, 乃至後宮的一眾嬪妃都哭的不行, 但也沒什麼實質性作用了。

而溥儀當時剪下來的辮子也被放到博物館裡, 至今被人參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