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元”氣小鋼炮:我的比亞迪元高清寫真+1000公里使用心得

4月中旬定車, 5月9日於海口翔飛提車, 現已走行1000公里。 由於本人是海南首提, 當然少不了交一篇作業了。

話不多說, 用圖說話吧, 大的細節你我都瞭解就不談了, 只談一下我關注的細節。

元屬於小型SUV, 車身短、粗、高;前臉元素稍複雜, 但搭配起來十分個性, 個人很喜歡。

發動機艙非常厚重, 內側還有雙層海綿隔音;艙蓋高度出眾, 造型顯得很敦實。 同屬小鋼炮, 如果說高爾夫是尖頭, 那元就是圓頭了~ 當然了,

元畢竟是一款SUV……

除了顏值, 看上它的另一個原因是:圓潤的外表下透露著低調的霸氣以及百米加速8.4秒(實測, S擋)的實力, 1.425噸的淨重甚至已超過很多緊湊型SUV。

雙色車身, 年輕化的線條搭配, 決定了這款車的選擇物件必是年輕人為主。

外掛式備胎褒貶不一, 也是這款車的特點之一, 個人很喜歡。

圓潤的前臉, 柔美中不失剛勁。 近年的比亞迪車型設計不論你喜不喜歡,

至少已經徹底擺脫了山寨。

日間行車燈+透鏡近光燈。

史上第一款原廠漢字車標的量產車。混動版帶藍色紋理的標誌更好看。

前大燈側視。

225-45,18寸米其林,配在元的腳上既靈活又穩定,高速過彎時信心十足。

前排區域,本人身高172,座椅已調整適當。

後排區域,空間尚可,平時很少坐人。

尾燈+後備箱把手區域。

前輪特寫。

後視圖,可看出輪距要大於車身不少,進一步提高了車身穩定性,但也導致了車內橫向空間偏小。當然,畢竟是小型SUV定位,空間神馬的就別要求太高了。

比亞迪全系列車型和保護傘公司都是絕配,你懂的。

尾部天線,可拆卸自由改裝。

自帶的輪眉很扎實,這一點比沒有輪眉的宋要更好。

後輪很靠近車身末端,這也是元操控靈活的關鍵因素。個人還是比較喜歡元的後扭力梁懸架的,高速過彎支撐非常好,對路面凹凸震動過濾不夠但卻十分乾脆,感覺底盤很幹練。所以說不能只看懸架的類型,調教也是關鍵。

側面線條俯衝效果明顯,進一步提升了整車的動感。四個車門在關門時均能感覺到厚重,1.425噸可不是白長的。

嗯,拍攝間隙開個小差,這也是好車呢,哈哈。

240牛/米的高扭矩,就藏在這圓乎乎的小車身裡。1700轉渦輪增壓介入後的泄壓閥排氣聲聽著甚是過癮。

熱車胎壓情況:由於海口全年高溫,我已將熱車後的胎壓限制在了255左右,既能保證節油,又能保證安全,還能兼顧舒適度。

市區通勤油耗情況。

方向盤LOGO。

自縫的擋把真皮套,和宋是通用的。

車內必須有,不解釋。

自配的皮質車門防踢墊,質感還不錯。

自動尊榮車型,正常駕駛時只能選看右前盲區攝像頭。

一些細節。

一些細節。

一些細節。

全景天窗控制區域。

出廠自帶的方向盤皮套,細節做工一覽。

說完了這些,下面來談一談使用中的一些問題:

1、前幾天我發的帖子裡已專門提到,由於元搭配的是幹式雙離合,每天上下班通勤堵車,走走停停導致變速箱迅速發熱,影響了換擋效率,直接的現象就是D擋換擋的發動機轉速被拉高,從正常的1500-2000拉高到了2500-3000,發動機嘯叫的同時還將震動傳給了油門踏板,長時間下來右腿都是麻的…… 好在變速箱目前還沒有因過熱而罷工,其實幹式結構也可以做得更好;

2、手動M擋換擋邏輯需要改進,只能M1擋起步,且轉速要達到2000以上才能推入M2,這一點與上面一條合在一塊才是最讓你難受的,望廠家儘快拿出軟體升級方案;

3、低速行駛下(10-30左右),變速箱頓挫感明顯,這也是雙離合的通病了;

4、中控台安卓系統軟體還有進一步優化的空間,對音訊、視頻格式相容方面還需改進;

5、只有主駕駛車窗有一鍵升降,這個成本不該省。

其實,除了變速箱的先天因素外,其餘都是些小問題,無傷大雅,也希望能儘快改進吧。不管怎樣,擁有了元不會讓你後悔,這確實是一款動力強勁、個性十足、配置全面的小型城市SUV,靈活的轉向、幹練的懸架,特別適合年輕女性駕駛。在此特別感謝海口翔飛4S店的優質服務,以及銷售員小黃的熱情招待!

好了,以上,歡迎隨時交流。

老規矩。

小插曲:新車首撞,吉利小熊貓。

事發修路路段,車輛一團糟,也分不清是我頂的她還是她擠的我了。總之她的右後輪眉處擦掉了一大片漆,而我的左前防撞板上全是她的白漆……

雙方拍照,互留電話,挪車走人。

史上第一款原廠漢字車標的量產車。混動版帶藍色紋理的標誌更好看。

前大燈側視。

225-45,18寸米其林,配在元的腳上既靈活又穩定,高速過彎時信心十足。

前排區域,本人身高172,座椅已調整適當。

後排區域,空間尚可,平時很少坐人。

尾燈+後備箱把手區域。

前輪特寫。

後視圖,可看出輪距要大於車身不少,進一步提高了車身穩定性,但也導致了車內橫向空間偏小。當然,畢竟是小型SUV定位,空間神馬的就別要求太高了。

比亞迪全系列車型和保護傘公司都是絕配,你懂的。

尾部天線,可拆卸自由改裝。

自帶的輪眉很扎實,這一點比沒有輪眉的宋要更好。

後輪很靠近車身末端,這也是元操控靈活的關鍵因素。個人還是比較喜歡元的後扭力梁懸架的,高速過彎支撐非常好,對路面凹凸震動過濾不夠但卻十分乾脆,感覺底盤很幹練。所以說不能只看懸架的類型,調教也是關鍵。

側面線條俯衝效果明顯,進一步提升了整車的動感。四個車門在關門時均能感覺到厚重,1.425噸可不是白長的。

嗯,拍攝間隙開個小差,這也是好車呢,哈哈。

240牛/米的高扭矩,就藏在這圓乎乎的小車身裡。1700轉渦輪增壓介入後的泄壓閥排氣聲聽著甚是過癮。

熱車胎壓情況:由於海口全年高溫,我已將熱車後的胎壓限制在了255左右,既能保證節油,又能保證安全,還能兼顧舒適度。

市區通勤油耗情況。

方向盤LOGO。

自縫的擋把真皮套,和宋是通用的。

車內必須有,不解釋。

自配的皮質車門防踢墊,質感還不錯。

自動尊榮車型,正常駕駛時只能選看右前盲區攝像頭。

一些細節。

一些細節。

一些細節。

全景天窗控制區域。

出廠自帶的方向盤皮套,細節做工一覽。

說完了這些,下面來談一談使用中的一些問題:

1、前幾天我發的帖子裡已專門提到,由於元搭配的是幹式雙離合,每天上下班通勤堵車,走走停停導致變速箱迅速發熱,影響了換擋效率,直接的現象就是D擋換擋的發動機轉速被拉高,從正常的1500-2000拉高到了2500-3000,發動機嘯叫的同時還將震動傳給了油門踏板,長時間下來右腿都是麻的…… 好在變速箱目前還沒有因過熱而罷工,其實幹式結構也可以做得更好;

2、手動M擋換擋邏輯需要改進,只能M1擋起步,且轉速要達到2000以上才能推入M2,這一點與上面一條合在一塊才是最讓你難受的,望廠家儘快拿出軟體升級方案;

3、低速行駛下(10-30左右),變速箱頓挫感明顯,這也是雙離合的通病了;

4、中控台安卓系統軟體還有進一步優化的空間,對音訊、視頻格式相容方面還需改進;

5、只有主駕駛車窗有一鍵升降,這個成本不該省。

其實,除了變速箱的先天因素外,其餘都是些小問題,無傷大雅,也希望能儘快改進吧。不管怎樣,擁有了元不會讓你後悔,這確實是一款動力強勁、個性十足、配置全面的小型城市SUV,靈活的轉向、幹練的懸架,特別適合年輕女性駕駛。在此特別感謝海口翔飛4S店的優質服務,以及銷售員小黃的熱情招待!

好了,以上,歡迎隨時交流。

老規矩。

小插曲:新車首撞,吉利小熊貓。

事發修路路段,車輛一團糟,也分不清是我頂的她還是她擠的我了。總之她的右後輪眉處擦掉了一大片漆,而我的左前防撞板上全是她的白漆……

雙方拍照,互留電話,挪車走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