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明朝末年,如果崇禎拿出一萬兩黃金給他,也許上吊的就是李自成了

大家都知道, 明朝末年, 國家內憂外患不斷, 全國各地起義四起, 其中聲勢最洶湧的當屬闖王李自成。

1644年, 李自成率領農民起義軍攻入北京城, 明朝末代皇帝崇禎被迫逃往煤山, 最終在一棵歪脖子樹上上吊自殺, 明朝宣告滅亡。

但是, 其實這種局面是有改變的機會的, 只是崇禎沒有把握住。 當時, 如果崇禎能夠拿出一萬兩黃金給李自成, 那抹脖子上吊的有可能就會是李自成了, 那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原來, 李自成兵臨北京城的時候, 曾經向崇禎皇帝提出了兩個要求, 只要崇禎答應他, 他不僅會立馬撤兵, 而且還會聽從崇禎調遣, 抵抗關外滿清軍隊。

這兩個要求, 第一個是要求崇禎頒下聖旨, 封他為王, 以家鄉為封地;第二個要求便是要崇禎給他萬兩黃金, 用作犒賞三軍的軍費。

不過崇禎皇帝一想到李自成殺自己親族, 犯自己國土, 心裡便過不去那道坎, 因此斷然拒絕了李自成的要求。

李自成被崇禎拒絕後, 惱羞成怒, 一聲令下, 農民軍大舉進攻, 皇帝身死, 明朝國滅。 但試想一下,

如果崇禎當時能夠不計前嫌, 答應李自成的請求, 那麼自己的皇位能夠保住, 明朝就不會滅亡, 那最後自食苦果的就該是李自成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