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這是二戰中最好的坦克,性能並不最好,但有一優勢明顯

二戰中, T-34坦克可以說是陸地上的明星, 從1941年6月到1945年5月, T-34坦克伴隨著蘇軍渡過了最為漫長的戰爭時間。 T-34龐大的數量也使其作為一種象徵被歷史銘記。

T-34是蘇聯反法西斯戰爭的象徵

T-34的設計源於A-20型, 技術上與BT系列快速坦克有繼承性, 這是蘇聯在西班牙內戰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新型坦克。 在西班牙內戰中, 共和軍使用的T-26系列坦克和BT系列快速坦克都暴露出防護性能很低的特點, 儘管如BT系列坦克得益於其克利斯蒂懸掛而有著極佳的機動性, 但是在面對當時主流的Pak36型37毫米反坦克炮時, 不論T-26還是BT系列都不堪一擊。 1939年的諾門檻戰役中, 即便是日軍的95式輕型坦克也能撕開BT坦克薄薄的前裝甲。 蘇聯深刻意識到輕型坦克的作用將會由於反坦克火力的提高而終結, 研製一型具備良好機動性的中型坦克成為其考慮的主要問題。

從左至右為:BT-7、A-20、T-34/76'40和T-34/76'41型

早期試驗型A-32

T-34的第一個成功就在於, 與30年代末主流的使用小直徑負重輪的坦克不同, T-34使用了大直徑負重輪和克利斯蒂懸掛, 並配上了更好通過的寬履帶。 其工藝較為簡單, 機動性提升非常顯著, 配合V2型500馬力柴油機, 使得26噸的T-34具有良好機動性。 T-34的裝甲也首次採用了傾斜裝甲, 這不但使得相同厚度的裝甲具有更好的防彈性能, 同時還增加了跳彈的概率, 並且還可以減重。 在1941年時, T-34是世界上防護性能最好的坦克之一, 在1941年時, 德軍反坦克炮組曾報告他們對著一輛T-34開了23次火, 僅僅把T-34的炮塔卡住了。 T-34的裝甲盒設計也比德國同行合理,

這可以讓T-34容納更大的主炮而不需要另外使用其他底盤, 從T-34/76到T-34/85, 從SU-85到SU-100, 每次的升級都能維持高度的通用化而且相對容易, 可以實現1種底盤容納3種火炮, 而不像德國那樣2種火炮需要兩種不同的底盤。 可以說, T-34的平臺設計非常天才, 在很多設計思想上奠定了戰後主戰坦克的設計思路。

最早期的A-34, T-34的原型車

T-34/76'41型

裝備ZIS-2型57毫米炮的T-34/57

T-34/76'42型

柏林戰役時的T-34/85

當然,T-34到1942年後性能就不那麼有優勢,特別是德軍IV號G型開始換裝長身管KwK40 L/48型75毫米炮後,T-34/76的防護優勢基本不再顯著。此外,在1942年和1943年出現的虎式和豹式坦克相對於T-34/76也有著平臺優勢,T-34/85也只能勉強對抗。在1500-2000米的交戰距離上,虎式和豹式對T-34有壓倒性優勢。T-34坦克自身也有問題,不過不完全是設計上的。首先T-34/76基本沒有無線電設備,火控很差,這讓戰術協同非常困難,射擊難度也很大。用德軍的話說,“T-34的進攻就像母雞帶著一群小雞一樣,完全沒有協同。”當然,除了炮塔設計的問題外,受到更多影響的是蘇聯製造業整體低端。

T-34/76'43型,炮塔較小,沒有炮塔吊籃,火控太差,是T-34/76比較大的問題

放到1945年,單純T-34的性能絕不是最優秀的,不過綜合來看是相當均衡的。對於蘇聯而言,T-34最大的好處在於在性能可用的前提下具有足夠的生產性。由於蘇聯紅軍組織效率、軍官素質普遍很低,加上前期巨量的傷亡導致坦克車組訓練僅10小時就上戰場,蘇軍坦克與德軍坦克的交換比一直非常難看,從1941年到1944年,兩軍坦克的交換比分別達到6.6比1、6比1、4比1和4比1。即便到了蘇軍即將勝利的1945年,交換比也為1.2比1。在如此慘重的持續損失中,蘇軍必須有容易生產的標準化車型才能在有限的工業生產能力下盡可能多地維繫前線坦克的數量。除了1941年年底到1942年中旬工業內遷導致產能急劇萎縮,蘇軍不得不用大量的T-60和T-70輕型坦克來應急外,在產能穩定時,方便生產性能足夠的T-34成為了最佳選擇,大部分坦克生產能力都集中到T-34上。即便如此,蘇軍糟糕的戰術和使用依然讓T-34付出了巨大戰損。二戰中蘇聯生產了54000多輛T-34,其中44900輛因各種原因損失,損失率高達82%。因此,如果換成其他型號的坦克,可能會存在著產量更低和交換比更高的問題,而在蘇德戰爭極端激烈的環境下,蘇聯完全可能因此失敗。均衡的性能同時還有很高的性價比,這才是T-34最偉大的地方,這點也超越了它所有的德國對手。

數量僅為324輛的T-34/57型坦克

一輛被擊毀的T-34/76'41型

類似的,美國的M4坦克同樣存在大量問題,如早期使用汽油機容易爆燃,因此有了個“湯姆遜打火機”的綽號;整體火力和防護都非常一般等。但M4底盤除了過於高大外性能很好,除了輕鬆改裝M1A2型76毫米炮外,還衍生出重型裝甲的M4A3E2“小飛象”、M10和M36型坦克殲擊車、裝17磅炮的謝爾曼螢火蟲、M12型155毫米自行火炮、M7型105毫米自行火炮、T34型多管火箭炮等。戰後更是出現了裝備105毫米炮的M51超級謝爾曼。作為坦克手,最好的選擇當然是虎式或虎王這類有堅固防護和強大火力的重型坦克,但這是在佔用其他坦克手資源的基礎上實現的。作為將軍,T-34和M4這類性價比優勢更為明顯的中型坦克才是讓整條戰線都能有己方裝甲部隊支援的好東西。從這個意義上看,T-34技術上跨越了時代,而且幫助蘇聯艱難地戰勝了德國,其歷史價值可見一斑。

柏林戰役時的T-34/85

裝備ZIS-2型57毫米炮的T-34/57

T-34/76'42型

柏林戰役時的T-34/85

當然,T-34到1942年後性能就不那麼有優勢,特別是德軍IV號G型開始換裝長身管KwK40 L/48型75毫米炮後,T-34/76的防護優勢基本不再顯著。此外,在1942年和1943年出現的虎式和豹式坦克相對於T-34/76也有著平臺優勢,T-34/85也只能勉強對抗。在1500-2000米的交戰距離上,虎式和豹式對T-34有壓倒性優勢。T-34坦克自身也有問題,不過不完全是設計上的。首先T-34/76基本沒有無線電設備,火控很差,這讓戰術協同非常困難,射擊難度也很大。用德軍的話說,“T-34的進攻就像母雞帶著一群小雞一樣,完全沒有協同。”當然,除了炮塔設計的問題外,受到更多影響的是蘇聯製造業整體低端。

T-34/76'43型,炮塔較小,沒有炮塔吊籃,火控太差,是T-34/76比較大的問題

放到1945年,單純T-34的性能絕不是最優秀的,不過綜合來看是相當均衡的。對於蘇聯而言,T-34最大的好處在於在性能可用的前提下具有足夠的生產性。由於蘇聯紅軍組織效率、軍官素質普遍很低,加上前期巨量的傷亡導致坦克車組訓練僅10小時就上戰場,蘇軍坦克與德軍坦克的交換比一直非常難看,從1941年到1944年,兩軍坦克的交換比分別達到6.6比1、6比1、4比1和4比1。即便到了蘇軍即將勝利的1945年,交換比也為1.2比1。在如此慘重的持續損失中,蘇軍必須有容易生產的標準化車型才能在有限的工業生產能力下盡可能多地維繫前線坦克的數量。除了1941年年底到1942年中旬工業內遷導致產能急劇萎縮,蘇軍不得不用大量的T-60和T-70輕型坦克來應急外,在產能穩定時,方便生產性能足夠的T-34成為了最佳選擇,大部分坦克生產能力都集中到T-34上。即便如此,蘇軍糟糕的戰術和使用依然讓T-34付出了巨大戰損。二戰中蘇聯生產了54000多輛T-34,其中44900輛因各種原因損失,損失率高達82%。因此,如果換成其他型號的坦克,可能會存在著產量更低和交換比更高的問題,而在蘇德戰爭極端激烈的環境下,蘇聯完全可能因此失敗。均衡的性能同時還有很高的性價比,這才是T-34最偉大的地方,這點也超越了它所有的德國對手。

數量僅為324輛的T-34/57型坦克

一輛被擊毀的T-34/76'41型

類似的,美國的M4坦克同樣存在大量問題,如早期使用汽油機容易爆燃,因此有了個“湯姆遜打火機”的綽號;整體火力和防護都非常一般等。但M4底盤除了過於高大外性能很好,除了輕鬆改裝M1A2型76毫米炮外,還衍生出重型裝甲的M4A3E2“小飛象”、M10和M36型坦克殲擊車、裝17磅炮的謝爾曼螢火蟲、M12型155毫米自行火炮、M7型105毫米自行火炮、T34型多管火箭炮等。戰後更是出現了裝備105毫米炮的M51超級謝爾曼。作為坦克手,最好的選擇當然是虎式或虎王這類有堅固防護和強大火力的重型坦克,但這是在佔用其他坦克手資源的基礎上實現的。作為將軍,T-34和M4這類性價比優勢更為明顯的中型坦克才是讓整條戰線都能有己方裝甲部隊支援的好東西。從這個意義上看,T-34技術上跨越了時代,而且幫助蘇聯艱難地戰勝了德國,其歷史價值可見一斑。

柏林戰役時的T-34/85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