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嫦娥奔月神話的來源,她在漢代成了癩蛤蟆,最終卻成為美女的象徵

神話的大千世界68:月裡嫦娥的形象變遷

“嫦娥奔月”是我國古代的一個美麗的神話故事。 在遙遠的上古時代, 我國人民就幻想翅翼飛向月球去了, 可以說明我們民族具有源遠流長的優秀傳統文化。

嫦娥奔月

嫦娥原作桓娥、姮娥, 也寫作常娥、素娥。 有關嫦娥奔月的神話, 流傳很早, 最早的文字記載恐怕就是戰國初期的《歸藏》(已佚)。 戰國時屈原的《天問》, 也提到了這個故事, 但很是簡略。 現在所能見到的最早記載此事的是西漢時期的《淮南子》。 《淮南子·覽冥篇》及東漢高誘注說:“姮娥, 羿妻。 羿請不死之藥於西王母, 未及服之, 姮娥盜食之得出, 奔入月中為月精也。 ”晉代幹寶《搜神記》中也記載了這個故事, 在此書中, 姮娥才寫作了嫦娥。

羿從西王母那裡取來了長生不老藥是非常不容易的。 在我國上古神話傳說中, 西王母是一個掌管瘟疫刑罰的怪神, 有三隻兇猛的青鳥經常輪流著找尋食物來供給她。

西王母所居住的昆侖山, 據《山海經》的記載, 在赤水地方, 方八百里, 高萬仞, 上邊長有四丈高、五圍粗的穀物, 有九眼井、九座門, 有九個腦袋的開明獸守門。 西王母這些神仙都居住在八隅岩穴之中。 由此可知, 如果不是依靠羿的堅強意志和無窮的力量, 是不可能取到不死之藥的。

羿克服重重困難取來的不死藥, 嫦娥在偷吃的時候也是猶豫不決的, 據張衡《靈憲》記載:嫦娥請巫師有黃給她占了一卦。 有黃對她說:“大吉大利!這卦說, 有一個聰明伶俐的女娘, 將要獨自到遙遠的西方, 世道這樣黑暗, 去吧!不要害怕, 不要恐慌, 越到後來越昌盛發達。 ”嫦娥正是聽了有黃的這番話才決定偷吃靈藥,

成了月宮中的神仙。

有人說, 嫦娥偷吃不死藥的故事, 反應的是遠古時期女子備受歧視的反映, 他們把女子看成是不幸的根源, 因此, 才有竊藥和奔月的神話故事。 同時, 嫦娥偷吃不死藥、遠走高飛, 也是女子為了擺脫被奴役生活、爭取自由生活的一種體現。

在漢代, 人們對嫦娥竊藥的故事是不以為然的。 張衡《靈憲》中說:“姮娥竊羿不死藥奔月, 及之為蟾蜍。 ”在張衡筆下, 嫦娥竟然變成了形體醜陋的癩蛤蟆, 這明顯是在譴責嫦娥的行為。

張衡像, 在他筆下, 嫦娥成了醜陋的蟾蜍。

現在傳世的漢代畫像石刻, 伏羲和女媧手裡所托的日月輪, 月輪中畫的就是蟾蜍。 這個蟾蜍就是嫦娥, 在有些漢畫像中, 嫦娥不僅變作蟾蜍, 還被罰做苦工搗藥。

六朝以後, 嫦娥的地位在逐漸升高。 劉宋時期謝莊《月賦》中說:“引玄兔於帝台, 集素娥於後庭。 ”直到此時, 嫦娥才改變了形象, 進了天帝的後庭。

到了唐代, 李白、杜甫和李商隱等詩人都對嫦娥給予了深厚的同情。 李白《把酒問月》詩:“白兔搗藥秋複春,

姮娥孤棲與誰鄰?”李白就比較同情嫦娥, 將她從搗藥的勞役中解放了出來。 杜甫《月》詩:“斟酌姮娥寡, 天寒耐九秋。 ”杜甫很是同情嫦娥的寒冷寂寞的生活。 李商隱《嫦娥》詩:“嫦娥應悔偷靈藥, 碧海青天夜夜心。 ”雖然詩人還對嫦娥偷藥的詩念念不忘, 但對嫦娥在碧海青天寒夜中的孤單心情, 也深表體貼之情。

在李白詩中,搗藥的成了玉兔

宋元時代,嫦娥奔月的故事就有了發展。《三餘帖》記載,嫦娥奔月以後,她的丈夫羿晝夜思念正疾。正月十四日夜,忽然有童子進宮求見,說:“我是嫦娥夫人的使者。夫人知君懷念,但她無法下月宮。明天月圓的時候,君用米粉作丸,團圓如月,放置在房屋的西北方,你呼夫人的名,夫人就可以下來與你相會。”到了時候,嫦娥果然來了,他們夫妻恩愛如初。

以後,隨著時間的推移,嫦娥就像美麗的月亮一樣,成為溫柔、聰明和善良的美人了。“月裡嫦娥”就成為形容美女的專用名詞了。

也有一種說法,月仙為結麟,不是嫦娥。《三餘帖》說:“今言月中有嫦娥,大謬,蓋月中自有主者,乃結麟,非嫦娥也。”也有的古書,把結麟寫成月精,與月同居,結麟是奔月的神仙。

還有一種說法,嫦娥是由常儀、常宜、常羲、尚儀演變而來。常儀可見《大戴禮》。《大戴禮·帝系篇》中說:常儀為帝嚳妃,娵訾女。以善於占月之晦、朔、弦、望而著名。《禮記》孔穎達疏又把常儀寫作常宜。說帝嚳次妃娵氏之女曰常宜,生帝摯。《山海經·大荒西經》說:“有女子方浴月。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有人說帝俊即是帝嚳,常羲即常儀。《呂氏春秋·勿射篇》說:“尚儀作占月。”有人說古讀常為尚,尚儀即常儀。總之,常儀、常宜、常羲、尚儀都是嫦娥的音轉而已。

常羲生十二個月亮的說法,是我國最早的天文學雛形。月亮在黑暗的夜晚,給人以美麗的光亮。上古的人民觀察月亮明、暗、圓、缺的變化,掌握了每月二十天左右發生一次盈虧。每十二個有又有一個週期。“十二”的觀念便隨著古人對月相的觀察而產生了。

在李白詩中,搗藥的成了玉兔

宋元時代,嫦娥奔月的故事就有了發展。《三餘帖》記載,嫦娥奔月以後,她的丈夫羿晝夜思念正疾。正月十四日夜,忽然有童子進宮求見,說:“我是嫦娥夫人的使者。夫人知君懷念,但她無法下月宮。明天月圓的時候,君用米粉作丸,團圓如月,放置在房屋的西北方,你呼夫人的名,夫人就可以下來與你相會。”到了時候,嫦娥果然來了,他們夫妻恩愛如初。

以後,隨著時間的推移,嫦娥就像美麗的月亮一樣,成為溫柔、聰明和善良的美人了。“月裡嫦娥”就成為形容美女的專用名詞了。

也有一種說法,月仙為結麟,不是嫦娥。《三餘帖》說:“今言月中有嫦娥,大謬,蓋月中自有主者,乃結麟,非嫦娥也。”也有的古書,把結麟寫成月精,與月同居,結麟是奔月的神仙。

還有一種說法,嫦娥是由常儀、常宜、常羲、尚儀演變而來。常儀可見《大戴禮》。《大戴禮·帝系篇》中說:常儀為帝嚳妃,娵訾女。以善於占月之晦、朔、弦、望而著名。《禮記》孔穎達疏又把常儀寫作常宜。說帝嚳次妃娵氏之女曰常宜,生帝摯。《山海經·大荒西經》說:“有女子方浴月。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有人說帝俊即是帝嚳,常羲即常儀。《呂氏春秋·勿射篇》說:“尚儀作占月。”有人說古讀常為尚,尚儀即常儀。總之,常儀、常宜、常羲、尚儀都是嫦娥的音轉而已。

常羲生十二個月亮的說法,是我國最早的天文學雛形。月亮在黑暗的夜晚,給人以美麗的光亮。上古的人民觀察月亮明、暗、圓、缺的變化,掌握了每月二十天左右發生一次盈虧。每十二個有又有一個週期。“十二”的觀念便隨著古人對月相的觀察而產生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