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尿床是孩子第二大心理創傷,家長處理不當毀終身

文/孕嬰幫, 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秋去冬來, 天越來越冷, 夜越來越長, 晚上睡在溫暖舒適的被窩裡, 真是幸福極了。 酣睡的人們正做著美夢, 下腹一陣脹痛, 一泡尿把人叫醒了, 外面好冷, 不願上廁所, 可憋著又十分難受, 輾轉反側不能入睡, 真是煩人。

小孩就沒有這種煩惱, 他們一般都是直接尿床上, 然後暖幹, 早上醒來, 可能連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夜裡尿過床。 大人發現了, 覺得沒什麼大不了, 呵斥孩子一頓就算完。 可事情真的這麼簡單嗎?小孩尿床背後秘密你真的知道嗎?

小兒尿床又叫遺尿, 多見於3~10歲小兒, 主要表現熟睡時呼之不醒或夢中遺尿。 輕者數日一次, 重者每夜必遺或一夜數次, 病程持續數日至十餘年不等。 小兒一般至4歲時僅20%有遺尿, 10歲時5%有遺尿, 有少數患者遺尿症狀持續到成年期。

小兒遺尿有兩種, 原發性遺尿和繼發性遺尿。 原發性遺尿的誘因有遺傳、睡眠過深、缺乏合理排尿訓練、大腦中樞與膀胱尿意神經反射功能不全等, 大約占75%。

繼發性遺尿誘因有神經系統疾病(大腦病變、大腦發育不全)、泌尿系統疾病(泌尿系統感染、包皮過長)、糖尿病等, 大約占25%。

遺尿症屬於小兒疑難症, 長期遺尿不治不僅給小孩帶來心理負擔,

使其容易產生自卑心理, 還影響小孩的生長發育和健康。

影響智商

據調查顯示, 尿床兒童平均比正常兒童智商低17%-23%, 多表現在注意力不集中、大腦神經發育慢、精細動作不協調等。

影響健康

尿床可導致免疫力低下、消化功能差、挑食、厭食等。

影響第二性征發育

男孩易出現小陰莖、小睾丸, 女孩易出現小子宮、小卵巢等症狀, 成年後容易患不孕不育症。

家長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解決孩子尿床難題。

1、良好作息習慣

掌握小孩排尿的時間規律, 及時叫醒小孩排尿, 同時對於小孩尿床的情緒方面,

要以開導鼓勵為主, 不要責駡懲罰。 睡前1~2個小時避免飲水, 以排空膀胱內尿量減少排尿次數。

有些孩子到了三歲, 晚上還穿紙尿褲, 孩子就習慣了想尿就尿, 這種是習慣的問題, 與生理問題關係不大。

2、排尿中斷訓練

鼓勵孩子在每次排尿中間中斷排尿, 自己從1數到10, 然後再把尿排盡, 這樣能訓練並提高膀胱括約肌控制排尿的能力。

3、忍尿訓練

白天讓孩子多飲水,當有尿意時忍住尿,每次忍尿不超過10分鐘,每天訓練1~2次,使膀胱擴張,增加容量,從而減少夜間排尿的次數。

4、定時訓練

在以往晚間經常尿床的時間提前半小時用鬧鐘或人為叫醒,讓其在室內來回走動,或者用冷水洗臉,使在神志清醒狀態下把尿排盡,這樣有助於孩子建立排尿條件反射。

小兒遺尿能自愈,部分患兒即使不進行治療也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漸痊癒,但因遺尿而造成的心理危害會不可避免地遺留下來。因此小兒遺尿的治療不可忽略,切勿因小兒遺尿不是病的錯誤觀念而耽誤了最佳的治療時機。

我是幫媽,兩個孩子的媽媽,一名高級育嬰師兼具插畫師,有關孩子教育、生理、心理、營養、日常保健與護理等方面問題,問我吧。

3、忍尿訓練

白天讓孩子多飲水,當有尿意時忍住尿,每次忍尿不超過10分鐘,每天訓練1~2次,使膀胱擴張,增加容量,從而減少夜間排尿的次數。

4、定時訓練

在以往晚間經常尿床的時間提前半小時用鬧鐘或人為叫醒,讓其在室內來回走動,或者用冷水洗臉,使在神志清醒狀態下把尿排盡,這樣有助於孩子建立排尿條件反射。

小兒遺尿能自愈,部分患兒即使不進行治療也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漸痊癒,但因遺尿而造成的心理危害會不可避免地遺留下來。因此小兒遺尿的治療不可忽略,切勿因小兒遺尿不是病的錯誤觀念而耽誤了最佳的治療時機。

我是幫媽,兩個孩子的媽媽,一名高級育嬰師兼具插畫師,有關孩子教育、生理、心理、營養、日常保健與護理等方面問題,問我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