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文>正文

又見炊煙,一晚讓你明白旅行的意義

“又見炊煙升起

暮色罩大地

想問陣陣炊煙

你要去哪裡

夕陽有詩情

黃昏有畫意

詩情畫意

雖然美麗

我心中只有你”

當這首熟悉的《又見炊煙》在晚會上唱起,

耳畔是一片不自覺的掌聲和歡呼聲。 躍動的篝火中, 有人眼花含淚, 有人滿心歡喜。

此刻, 不過是假期平凡的一夜, 卻因為一場田園篝火, 讓我們找回了人與人之間久違的親昵。

又見炊煙, 觸動人心的, 原是鄉愁, 是簡單, 是我們不會表達、不善於表達的感情方式。

二、篝火

記憶的片段, 仍長久定格那一籠暖洋洋的篝火。 秋日寒夜, 這篝火, 溫暖的不僅是身體, 還有心靈。

讓內心都感到溫暖。 就是這樣的感覺。

晚餐後, 相約在廣場舉行活動。 男女老少, 圍成一圈。 一場暖場而又簡單的兔子舞, 讓陌生的遊客之間多了幾分好感。

接下來, 是經典的擊鼓傳花。 隨著鼓點的開始, 每個人都打起精神, 緊盯黃花, 直到鼓聲終結, 笑聲頓起。 最後拿到花的人, 要懲罰一個節目, 即興表演, 然後會得到一個獎勵。

第一首歌, 便是一個面色含羞的女遊客, 唱起的這首《又見炊煙》。

在又見炊煙, 在篝火之濱, 唱起這首歌, 是最貼切不過, 自然就引起共鳴, 同聲高唱。 此刻, 我覺得, 這趟旅行即便天氣並不完美, 儘管消費不菲, 但還是值得。

有多少個都市之夜, 是在電視、電腦和手機中結束的。 尋常而又乏味。 以至於有人給手機起了一個別名, 叫“狗鏈子”。 想一想, 真是傳神啊!

這場篝火, 註定要載入記憶很久, 要溫暖寒冷的日子很久。

需要說明的是, 《又見炊煙》作詞者莊奴, 亦是長期生活在重慶璧山的一位詞人, 我們也自然把他看作是重慶人。 只是, 先生已經作古, 唯有作品流傳後世, 溫暖人心。

三、民宿

民宿不是酒店, 不是農家樂, 而是鄉村藝術酒店。

如果光是這些詞, 你可能還沒有直觀的概念。 用世俗的觀點詮釋一下, 它比五星級酒店還貴。 這下秒懂了?!

為什麼?民宿,消費的是藝術,是生態,是記憶。老物件、原生態,再藝術化的再現,於是,“西部最美民宿”桂冠便奪入囊中。

鳥巢、山居、牧野、桂落......21個不同主題,不同風格的房價,由藝術家精心打造,吸引著無數重慶人穿越大半個城市來睡它。

民宿徹底顛覆你以往的住宿概念,你可能是睡在船上、秋千上、鳥巢中。這對於成年人,可能還覺得沒有什麼,而對於一個孩子,則是新奇無比。

旅行,最重要的就是吃和睡。民宿,優先滿足這些。

吃的,是原生態,是有機食品。有機是什麼概念呢?就是所有的動植物,都不用化肥、飼料,把土壤從過度攫取中解放出來,用農家肥、天然肥料,滿足作物生長。

對於一個文科生而言,說起如此複雜的理科知識,實在燒腦。乾脆,用一個體驗來作結,那就是蔬菜入口無渣,吃出了小時候的自種蔬菜的天然感。

想一想,都市的人,真是可憐而又可笑。我們用力地生產城市,然後愈加不喜歡它,經常往鄉村跑,去找尋失去的片段,去慰藉迷茫的胃口。

四、親子

國慶假期,有孩子的遛孩子,沒孩子的遛父母。當孩子遠去,父母不在,遛的只有狗。

所以,有孩子的那幾年,家庭唯一的主角便是孩子,從撫養到教育,樣樣親力親為,讓毫無經驗的年輕人,成為飽經風霜、心力交瘁的中年大叔大媽。

在城市裡,最孤獨的是孩子。他不缺玩具,但缺少玩伴。於是,相約出遊,便是不少家庭的選擇。大人玩都是次要的,主要是陪孩子。

出來有一個好處,就是全身心的陪孩子,可以杜絕一切應酬。至少在形式上,是如此。這也是親子遊,日漸紅火的原因吧!

在又見炊煙,風景一般,飲食也不是無可替代。我覺得最值得推薦的,是它的親子活動。每天,會根據來客多少,安排磨豆漿、包餃子、採挖菜、打糍粑、做竹筒飯等活動。

每個活動,需要家長和孩子共同參與,共同動手,做出來的產品,自產自吃。多了,還可以帶走。這極大地激發了孩子的參與熱情。面對自己親手製作的食物,吃著是格外的香。

在這樣的體驗中,孩子瞭解了農村,瞭解了民俗,瞭解了食物的來源、製作過程,瞭解了烹飪的不易。

這,補了城市缺失的至關重要的一課,補了教師和家長無法言傳的親歷感、體驗感。

五、心旅

回程中,我就在思考,為什麼城市人愛朝農村跑。

我問山,山不語。我問水,水不答。我問林,林不響。我問花,花憨笑。

直到,車子融入車流,我看見了猶如電影中的場景:立體的渝中半島在雲霧中若隱若現,充滿了3D、魔幻和未來感。

我突然有了答案。我們不喜歡城市的部分,是它車多、人多、樓多。而農村恰恰相反。選擇越多,意味著越困惑。我們的苦惱,經常不在於缺什麼,而在於放棄什麼。

旅行最重要的不是美食、美景、美人,而是讓心靈跟上旅行的節奏。無論面對多麼舉世無雙的風景,你都可以靜靜地享受、慢慢地感悟,而不是心急火燎、牢騷滿腹。

如果身邊再有一個喜歡的人陪伴,這趟旅行便堪稱完美了。

為什麼?民宿,消費的是藝術,是生態,是記憶。老物件、原生態,再藝術化的再現,於是,“西部最美民宿”桂冠便奪入囊中。

鳥巢、山居、牧野、桂落......21個不同主題,不同風格的房價,由藝術家精心打造,吸引著無數重慶人穿越大半個城市來睡它。

民宿徹底顛覆你以往的住宿概念,你可能是睡在船上、秋千上、鳥巢中。這對於成年人,可能還覺得沒有什麼,而對於一個孩子,則是新奇無比。

旅行,最重要的就是吃和睡。民宿,優先滿足這些。

吃的,是原生態,是有機食品。有機是什麼概念呢?就是所有的動植物,都不用化肥、飼料,把土壤從過度攫取中解放出來,用農家肥、天然肥料,滿足作物生長。

對於一個文科生而言,說起如此複雜的理科知識,實在燒腦。乾脆,用一個體驗來作結,那就是蔬菜入口無渣,吃出了小時候的自種蔬菜的天然感。

想一想,都市的人,真是可憐而又可笑。我們用力地生產城市,然後愈加不喜歡它,經常往鄉村跑,去找尋失去的片段,去慰藉迷茫的胃口。

四、親子

國慶假期,有孩子的遛孩子,沒孩子的遛父母。當孩子遠去,父母不在,遛的只有狗。

所以,有孩子的那幾年,家庭唯一的主角便是孩子,從撫養到教育,樣樣親力親為,讓毫無經驗的年輕人,成為飽經風霜、心力交瘁的中年大叔大媽。

在城市裡,最孤獨的是孩子。他不缺玩具,但缺少玩伴。於是,相約出遊,便是不少家庭的選擇。大人玩都是次要的,主要是陪孩子。

出來有一個好處,就是全身心的陪孩子,可以杜絕一切應酬。至少在形式上,是如此。這也是親子遊,日漸紅火的原因吧!

在又見炊煙,風景一般,飲食也不是無可替代。我覺得最值得推薦的,是它的親子活動。每天,會根據來客多少,安排磨豆漿、包餃子、採挖菜、打糍粑、做竹筒飯等活動。

每個活動,需要家長和孩子共同參與,共同動手,做出來的產品,自產自吃。多了,還可以帶走。這極大地激發了孩子的參與熱情。面對自己親手製作的食物,吃著是格外的香。

在這樣的體驗中,孩子瞭解了農村,瞭解了民俗,瞭解了食物的來源、製作過程,瞭解了烹飪的不易。

這,補了城市缺失的至關重要的一課,補了教師和家長無法言傳的親歷感、體驗感。

五、心旅

回程中,我就在思考,為什麼城市人愛朝農村跑。

我問山,山不語。我問水,水不答。我問林,林不響。我問花,花憨笑。

直到,車子融入車流,我看見了猶如電影中的場景:立體的渝中半島在雲霧中若隱若現,充滿了3D、魔幻和未來感。

我突然有了答案。我們不喜歡城市的部分,是它車多、人多、樓多。而農村恰恰相反。選擇越多,意味著越困惑。我們的苦惱,經常不在於缺什麼,而在於放棄什麼。

旅行最重要的不是美食、美景、美人,而是讓心靈跟上旅行的節奏。無論面對多麼舉世無雙的風景,你都可以靜靜地享受、慢慢地感悟,而不是心急火燎、牢騷滿腹。

如果身邊再有一個喜歡的人陪伴,這趟旅行便堪稱完美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