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投20億購24架 才1年多就交付4架 保明年完成 搶俄軍訂貨

中國採購蘇35為中俄近年以來, 最重要的軍事合作專案之一, 自從有關談判開始, 外界即開始爭議, 直到現在蘇35已交付, 也沒有停止。 如何人們注意到:中國一邊研製國產殲20戰機, 另一邊花費高價買俄制蘇35,對於為什麼會這樣, 則有太多的猜想, 各式各樣的說法讓人們越來越弄不清怎麼回事了。

殲20確實性能先進, 只不過要投入實戰, 還需要一個過程

這次中國投資約20億美元購買24架蘇35,許多人認為很貴, 平均單價8300萬美元, 其實不算貴了, 近年以來, 美元一直在貶值, 如今中國出口的輕型戰機:梟龍已超過3000萬美元。 而且這是包括備用發動機等備品備件, 以及服務等全部內容的總價。

許多說法都是, 俄方擔心中國會對該飛機進行逆向仿製, 從而製造出國產型號的飛機, 所以談判陷入了停頓。 可是交付工作並不慢, 從簽訂合同到開始算, 才1年多就交付了第一批4架,

俄方更保證在明年能完成全部交付工作, 也就是今明兩年內, 每年10架。 目前蘇35的年產量也只有12架, 再考慮到現代戰機的生產週期, 我們實際上搶了俄軍訂貨, 讓俄方給本國軍方的交付時間向後推了。 要知道, 印度訂購的陣風戰機, 交付時間為36個月, 也就是簽了合同要等上三年。

蘇35已經交付我軍使用

蘇35被俄方稱為四代半的戰機, 確實存在仿製的價值, 可惜對於今天的中國來說, 僅具備參考意義, 不存在仿製的問題。 有些說法, 已經有點可笑了, 說我們要仿製蘇35的117S發動機, 卻沒有意識到, 117S發動機實為我軍大量使用“AL31F”的升級版, 原編號為“AL41F”, 並非什麼全新型號的發動機。 再說了, 發動機仿製非常費時費力, 至少10年起, 有時間仿製117S, 不如升級自已的發動機。

更為可笑的是, 有人說中國引進蘇35之後, 會把117S拆下來裝到殲20上,我們花價值8千多萬美元買一架蘇35, 只為獲得2台發動機, 這是什麼樣的行為?為什麼不直接向俄方採購117S發動機?再說了, 拆下來, 沒俄方的支援能裝到殲20上嗎?硬體裝上去,

那麼發動機控制軟體與飛控系統那?

蘇35擁有相當不錯的性能

關於中國引進蘇35為仿製其技術的說法, 不過是人為製造“中國技術仍依賴國外”的證據, 至於毫無必要引進蘇35的言論, 完全單純地為了先進而先進, 只是技術角度考慮問題, 把其它因素全部拋棄了。

我們引進蘇35的目標主要有二個, 一是, 彌補殲20服役前的空缺。 殲20剛試飛時, 人們都認為它會在2020年以後服役。 2012年, 中俄談蘇35時, 又有誰敢說, 2016年殲20可以交付?既便簽定蘇35合同的2015年, 也沒誰敢說殲20馬上交付吧。 殲20項目進展快速, 才讓蘇35的引進出現爭論, 否則也沒有今天的爭議。

殲20的研發速度確實很快的

既便殲20已經交付,引進蘇35也沒什麼不當,殲20屬於全新型號,如今只是交付,並非服役,僅僅是開始軍方的測試工作,進入使用與維護教程編寫工作,培養人員,殲20要形成戰鬥力,並達到一定的裝備規模,依然不是短時間內可以完成的,這之前的空檔依然不小,蘇35屬於成熟機型,可以很好的彌補這一空缺。

二是,產能問題。如今人們關注於技術問題,卻勿視了中國空軍處於大發展期,裝備更新的壓力很大,光有品質,沒有數量,一樣無法發揮作用。引進蘇35,緩解裝備更新壓力,並非什麼過失。

蘇35對於我軍而言有價值

如今的中國已經不是昔日的中國,我們需要以全新的視角來考慮問題,而不是停留於過去,單純地考慮技術。

殲20的研發速度確實很快的

既便殲20已經交付,引進蘇35也沒什麼不當,殲20屬於全新型號,如今只是交付,並非服役,僅僅是開始軍方的測試工作,進入使用與維護教程編寫工作,培養人員,殲20要形成戰鬥力,並達到一定的裝備規模,依然不是短時間內可以完成的,這之前的空檔依然不小,蘇35屬於成熟機型,可以很好的彌補這一空缺。

二是,產能問題。如今人們關注於技術問題,卻勿視了中國空軍處於大發展期,裝備更新的壓力很大,光有品質,沒有數量,一樣無法發揮作用。引進蘇35,緩解裝備更新壓力,並非什麼過失。

蘇35對於我軍而言有價值

如今的中國已經不是昔日的中國,我們需要以全新的視角來考慮問題,而不是停留於過去,單純地考慮技術。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