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大便裡居然藏著這麼多腫瘤信號 專家教你看便識癌

華龍網10月11日11時40分訊有多少人會注意到排便頻率的改變, 有多少人會在排便後回頭留意一下便樣……提到便便, 很多人或許會覺得非常尷尬。 其實, 便便裡藏著許多有關腸道是否健康的資訊。 重慶市腫瘤醫院消化內科主任、主任醫師陳偉慶指出, 人們要學會根據便便的性狀、次數、顏色等判斷腸道情況, 比如當出現排便習慣發生改變, 大便帶血, 次數變多等, 最好到醫院通過直腸指檢和腸鏡檢查, 排查癌變的可能性。

男子便血1年多當痔瘡治 結果患了結腸癌

日前, 48歲的劉先生, 因大便出血斷斷續續1年多,

而到重慶市腫瘤醫院消化內科檢查。 結果一做腸鏡檢查, 就被檢查出患了結腸癌。 這樣的結果無疑讓劉先生難以接受, 也非常懊惱, 因為是他自己耽誤了病情。

1年前, 劉先生剛發現大便變形, 且有出血時, 血便分離, 有時可見粘液。 便心想是痔瘡引起的, 於是平時經常使用痔瘡藥物。 用藥治療後, 便血症狀時有時無, 看似有些效果, 劉先生便沒放在心上。 隔段時間一又出現大便出血等症狀, 他又用點藥。

“你早就應該引起重視了。 ”醫生告訴他, 如果早點對異常的大便情況引起重視, 早點接受檢查、治療, 預後肯定會更好。

專家:腸癌症狀與痔瘡相似 極易被誤診

陳偉慶說, 隨著人們生活水準的提高, 肥胖、少動、久坐、吸煙、大量飲酒、過量攝入紅肉或加工肉製品、水果蔬菜攝入不足等不良生活習慣,

不僅增加了人們患腸癌的風險, 而且讓平均發病年齡明顯提前到45歲左右, 其中多是30至40歲的中青年。

其實, 結直腸癌不是剛開始就是惡性疾病, 從正常黏膜發展到癌變時間長達7至9年, 在這麼長時間內, 如果定期接受檢查是完全可以發現的。 但由於難為情或怕疼, 查體者主動接受肛門指診的人很少, 接受腸鏡檢查的更是寥寥無幾。

注意!大便帶血、排便次數改變都應當心

那麼, 如何根據便便的情況, 來觀察腸道的健康狀況呢?對此, 陳偉慶作了詳細的解釋。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排便習慣, 1天一、二次或2至3天一次, 偶爾腹瀉或便秘, 但只要符合自己的日常規律,

就是正常排便。 但出現結直腸癌時, 排便習慣會發生變化。

1、大便頻次改變。 原本一天一次的大便可能會變成一天二三次, 並且出現排便不淨, 總想上廁所的症狀。

2、便秘或拉稀。 平時排便正常甚至腹瀉的患者, 突然出現了便秘;或平常排便比較乾燥, 近段時間卻突然變稀, 或是由稀變幹。

3、大便變細, 或大便形狀出現凹槽等。

4、 大便帶血。 痔瘡患者的大便帶血, 通常是鮮血, 多因排便時擦傷患處, 血液多數是隨著大便排出後滴下來, 因此與糞便不相混合, 更沒有黏液存在。 結直腸癌的便血, 主要是黏液、血液、大便三者混合, 血液通常是暗紅色的, 還會伴有大便性狀的改變, 以及腹痛、腹部包塊等症狀。

“只要有腹部不適、疼痛, 局部出現腫塊,

裡急後重感, 大便性狀及形狀改變, 如由幹變稀, 帶黏液和鮮血或大便不成形, 變細變扁等, 應及早到專科醫院檢查。 ”陳偉慶說。

如何預防?這些日常生活建議應引起重視

除了學會看便識癌, 在日常生活中又該如何有效預防腸癌的發生呢?陳偉慶給出了幾點建議。

首先, 飲食中應儘量避免“三高一低”的食物, 即高脂肪、高蛋白、高熱量、低纖維的食物避免過多攝入, 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的蔬菜、水果。 不吃黴變的花生, 少吃醃制的泡菜、鹹魚、臘腸等醃製品、薰制品。 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戒煙限酒, 堅持運動鍛煉, 避免久坐。

此外, 需密切注意大便性狀、排便習慣的變化, 一定要前往醫院通過直腸指檢和腸道內鏡檢查, 基本都能排查結直腸癌,

其準確率在80%以上。 45歲以上的人群至少應該完成一次腸鏡檢查。 家族性息肉病、炎症性腸病等的患者, 應該按照醫囑定期完成腸鏡檢查。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