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劉備進攻東吳時,為什麼不帶上諸葛亮?為什麼不帶大將?

夷陵之戰劉備帶了馬良、黃權、吳班、馮習、張南、傅彤、沙摩柯、劉甯、杜路、廖化、陳式、程畿、趙融等人, 為何沒有帶上有名的軍師及宿將。

一、由劉備入蜀來看

劉備入蜀時, 帶的是軍師龐統, 將軍黃忠、魏延, 而留諸葛亮、關羽、張飛、趙雲守荊州。 由此來看, 劉備軍的安排有以下特點:

1、安定後方:信任的大將守後方, 諸葛亮、關羽、張飛、趙雲是劉備最信任的班底, 保障後方安定。

2、任用新人:當時黃忠、魏延的名聲並不是特別響亮, 在攻蜀以及漢中之戰才打出了名聲。

3、逐層遞進:初入蜀中時, 是援助劉璋的名義, 局勢並不明朗,

劉備帶部分將領相機而動。 後來和劉璋翻臉, 龐統意外身亡, 進軍遇到困難, 此時荊州也稍安定了, 才調諸葛亮、張飛、趙雲為援軍進軍蜀中。

4、舊將守家, 降將攻堅:進攻蜀中時, 劉備帶領的是龐統、黃忠、魏延等荊州派, 守家的主要是隨他多年征戰的兄弟。

二、蜀中人才缺乏

關羽、張飛突然死亡, 黃忠、法正病亡, 馬超已經病重, 劉備的人才完全不夠用, 演義中黃忠、關興、張苞大顯身手在史書中是沒有記載的。

三、夷陵之戰為何不帶諸葛亮、趙雲、馬超、魏延?

結合上述兩點, 劉備不帶諸葛亮的原因如下:

1、安定後方:魏延守漢中防曹魏,

馬超當時已病重, 諸葛亮鎮守成都, 居中策應, 當時蜀中並不安定。 趙雲督江州, 可救應成都及前軍。

2、舊將守家, 降將攻堅:劉備帶了不少益州降將進攻東吳。

3、任用新人:馮習、張南等名聲不大, 但不並不弱, 如果打贏了東吳, 未來的名聲有可能趕上黃忠、魏延。

4、逐層遞進:當有希望滅吳時, 再讓趙雲等為援軍殺入江東。

四、如果帶了諸葛亮、趙雲、馬超、魏延, 能打贏嗎?

有可能, 西涼錦馬超、鳳雛龐統、屢出奇計的法正、常山趙子龍、再加上算無遺策的諸葛亮、這幾人肯定能讓劉備軍實力大增。 但也很可能結果是蜀中叛亂、 曹魏來犯, 導致蜀軍首尾難顧。 天不佑漢, 張飛死的太窩囊, 馬超受的打擊太多, 龐統法正早亡。 倘若這些人尚在, 蜀軍必戰力大增。

五、夷陵之戰傷亡慘重

劉備帶來的這些將領, 來時生龍活虎, 回去時所剩無幾, 馬良、馮習、張南、傅彤、沙摩柯、程畿戰死, 黃權、劉甯、杜路投降, 廖化被俘虜。 這些都是蜀漢的精英, 以劉備用人的眼光, 張南、馮習應該有上將的潛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