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解讀最新《智慧硬體產業發展白皮書》VR/AR行業現狀及趨勢如何?

VR網(微信公眾號:VR平臺)編輯近日得知, 在工業和資訊化部電子資訊司的指導下, 中國資訊通信研究院在“2017移動智慧終端機峰會暨智慧硬體生態大會”上發佈了《智慧硬體產業白皮書(2017年)》。

《智慧硬體產業白皮書(2017年)》指出, 計算、感知和聯網已成為智慧硬體的主要核心技術。 由於人工智慧的滲透, 計算技術在的智慧化發展需要體系化創新, 從異構晶片的融合發展到演算法的深度演繹, 再到雲平臺訓練和端側推理會有高度協同。 感知也是由多種感測器以及人工智慧演算法所能夠實現感測器融合和多模態感知。 聯網則更加重視高速率、低功耗、短距離網路技術的發展。 手機、機器人、虛擬實境、無人機、智慧家居則成為智慧硬體五大主要產品。 手機中圖像類器件成為主要的技術方向, 應用於醫療、家用的服務機器人正在快速增長, 虛擬實境基礎能力仍在持續提升,

消費和專業領域的無人機市場已步入規模增長, 智慧家居正在收攏到雲交互+聯網+控制中心的模式。

VR網(微信公眾號:VR平臺)為大家提煉該白皮書中的部分重點內容, 當前VR/AR行業存下如下特點及趨勢:

虛擬實境走出炒作期, 基礎能力提升仍需時日。

產業初步形成兩大領先集團, 產業事實標準正在醞釀。

現階段谷歌、三星的戰略重心仍在智慧手機, 對於移動VR產業的推動並不堅決。

主機VR企業對推動生態發展的意願更加強烈。

核心技術仍未成熟, 渲染和交互技術是下一步突破重點。

近眼顯示技術已經相對完善。

處理渲染和交互技術仍然存在較大瓶頸。 一方面GPU硬體需要繼續升級, 新的工藝制程、GPU架構和元器件進一步提高GPU計算性能。

另一方面圖像引擎和渲染演算法需要針對虛擬實境進行優化。

交互技術逐步從視覺向觸覺、聽覺、動作等多通道交互發展。

從應用來看, 短期內VR設備難以成為通用設備, 應用場景和種類的匱乏或在較長週期內制約產品上量。

在中短期內個人市場VR設備扮演的角色將以遊戲影音外設為主, 設備體驗和應用成熟後逐步向行業應用市場擴散是變現的現實路徑。

增強現實或先于虛擬實境成為規模應用技術, 改變智慧手機應用服務模式。 一是AR實現較好用戶體驗的技術門檻低於VR。 二是AR應用場景較VR更加豐富。

要查看《智慧硬體產業發展白皮書(2017年)》的完整檔, 請在VR網微信公眾號:VR平臺 回復關鍵字:硬體。

2017年, 伴隨著人工智慧與專有器件技術的共同發展, 從業企業在大眾消費、行業應用市場中各施所長, 打磨針對細分市場和特定場景的產品與服務, 智慧硬體的商業化前景更加廣闊, 智慧手機、智慧型機器人、虛擬實境、無人機與智慧家居紛紛迎來功能升級、市場擴張的發展機遇,

智慧應用服務也從大眾消費步入行業應用。

https://www.hiavr.com/uploadfile/2017/0929/20170929110525720.pdf 可查看中國資訊通信研究院發佈的《虛擬(增強)現實白皮書(2017年)》。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