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現代幼稚教育 做家長的應該知道這些

傳統幼稚教育以認知教育為主, 即以書本教學的方式灌輸給兒童大量的認字、寫字、數數、算數、背誦, 他讓孩子成為家長和老師帶出去可以炫耀的資本,

滿足了家長和老師的虛榮心, 曾一度掀起熱潮的“早教神話”“潛能開發”論調讓家長盲目的追隨而忽略了孩子的個體差異和孩子身心發展的真正需求, 大家只把焦點放在如何讓孩子學到更多的東西, 如何不讓自己的孩子落後于其他的孩子?但很少有人去思考人的一生是怎樣的成長歷程?

對此我們應該思考這幾個問題:

每個年齡段都有哪些成長特點及要務?

對一個0-7歲之間的孩子他的生命特點與成人有著怎樣的不同?

我們該如何給到孩子一個受保護的童年?

一個孩子長大為人需要具備的真正的能力是什麼?

在現代幼稚教育中, 我們更多的是穿越社會上所謂的學校教育的要求, 去探究當一個孩子經歷了學校教育、社會的選擇後, 他如何還能成為一個有著完整的自我, 內心充滿了幸福的感受, 對身邊的人事物保持獨到的見解、友善的態度、及時而有力的支持的人, 這才是教育真正要做到的。

所以, 現代幼稚教育以保護孩子的童年, 讓他擁有值得一生回憶的快樂體驗與幸福的感受, 他重視孩子內在的自我的建構, 以尊重、平等, 視每個孩子為精神上的平等的人來對待, 培養孩子人際交往的能力、感受情緒、表達情緒的能力, 保護並尊重孩子的界限, 保持孩子與自然、生命的連接,

保護孩子的想像力與創造力, 他的課程體系中有搭建、濕水彩、粘土塑形、晨圈、烹飪、共用自然、社會實踐、偶戲, 教室裡全部都是木頭、棉布、石頭、樹枝、毛線等有生命的物品, 戶外的活動用具也都是簡單原始但能充分發揮孩子想像力與創造力的物品, 如:輪胎、木板、磚頭、繩子、木質的輪胎秋千、沙坑, 師長對孩子的語言也都是簡單、清晰、優美的語言, 而更多的時候師長是用歌聲去引導孩子。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