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沙俄只會靠威脅搶清朝領土,當晚清政府決定出兵時,沙俄立刻退讓

近代史上, 清政府割給沙俄的領土最多, 一共是140多萬平方公里。 當年沙俄侵略期間, 清朝政府根本沒有與俄國打過一次大仗,

領土基本相當於白送。

就以《璦琿條約》為例, 當時正值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 沙俄東西伯利亞總督尼古拉·穆拉維約夫率領哥薩克部隊, 聲稱要“助清防英”, 在兩艘炮艦護送下來到璦琿城內, 與清朝黑龍江將軍奕山談判, 要求廢止《尼布楚條約》對兩國邊界的規定。 其實“防英”就是個藉口, 本質是趁火打劫。

清政府的談判代表奕山起初表現的還算強硬, 奕山指出, 兩國邊界已根據《尼布楚條約》“議定遵行, 百數十年從無更改。 今若照爾等所議, 斷難遷就允准”。 談判爭論很激烈, 沒有達成任何協議, 如果奕山能一直這麼強硬也算大清之福, 第二次談判中, 沙俄以最後通牒的方式逼迫奕山, 並在晚上鳴槍放炮, 奕山被沙俄的“軍事演習”嚇壞了, 終於簽下了《璦琿條約》, 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60多萬平方公里的領土就這樣劃歸沙俄。

所以我們每次想到沙俄威脅清政府割讓領土的時候, 一定要知道一點, 那就是沙俄真的沒耍什麼手段, 僅僅是靠著朝天上鳴槍放炮, 就得到了英法靠戰爭都無法取得的大片領土。 正如恩格斯所說, 沙俄不費一槍一彈“從清朝奪取了一塊大小等於法德兩國面積的領土和一條同多瑙河一樣長的河流”。

那麼, 為什麼清朝不豁出去與沙俄真刀真槍的幹一仗呢, 即使打敗了, 割了領土也比這白送強。 其實,

沙俄擅長找時機, 總是在清政府內憂外患的情況下威脅清政府, 而清朝統治者害怕兩線作戰, 就會作出很大讓步, 不敢戰、畏敵、怯戰是晚晴軟弱的重要表現。

那麼如果清政府真擺出決一死戰的架勢結果會如何呢?答案是, 沙俄會退讓, 不信大家請看當年左宗棠抬著棺材收復新疆的情景,

當左宗棠率領湘軍子弟兵臨被沙俄佔領的伊犁, 擺出一副決戰架勢時, 沙俄在談判桌上終於讓步。 1881年2月24日, 清朝談判代表曾紀澤與沙俄代表訂立了《中俄伊犁條約》和《陸路通商章程》, 沙俄軍隊撤出伊犁, 伊犁重回清朝版圖。 在收復新疆驅逐沙俄這點上, 左宗棠居功至偉, 當然單論此事, 慈禧還是有功的, 當左宗棠與李鴻章爭論要不要出兵時, 畢竟是她最後拍板出兵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