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執著於以秒計算的技術創新 滴滴砥礪前行

4月1日,滴滴停止對全北京地區(包括六環外)外地牌照網約車進行派單。 而面對網約車新政,滴滴早已做好了各種準備。 從滴滴“小巴”到上線“優享”,從探索多元化融合發展之路到發力智慧交通,滴滴已然成為了全球最大的一站式出行平臺。

大資料人工智慧助推科技創新

資料顯示,滴滴在中國400餘座城市為近4億用戶提供計程車召車、專車、快車、順風車、代駕、試駕、公交和企業級等全面出行服務。 滴滴平臺日已經完成訂單超過2000萬,成為中國第二大互聯網交易平臺,僅次於淘寶。 那麼,究竟是什麼在支撐如此大量的資料?背後是滴滴大量投入的科技創新。

滴滴出行研究院副院長葉傑平在介紹“人工智慧技術在滴滴智慧派單中的應用”時表示,人工智慧技術已廣泛應用於滴滴的方方面面,滴滴瞄準是世界級的出行難題,背後的計算其實遠比AlphaGo複雜。 當前滴滴正在借助機器學習和大資料解決智慧調度和供需預測等難題,通過模型的不斷優化縮短運算時間,同時提升預測效果,讓人們的出行更便捷,體驗更好。

只有執著於以秒計算的技術創新,才能在中國和全球越跑越快。 公開的資料顯示,滴滴每日處理資料超過 2000TB,相當於200 萬部電影,每日路徑規劃也超過90億次,約相當於600萬次/分鐘。

在方便市民出行、解決城市交通擁堵問題的同時,滴滴也持續推動節能減排的環保出行方式,讓城市公共交通更加安全、高效、便捷、環保。

據滴滴出行近期發佈的《2016智慧出行大資料包告》顯示,2016年,滴滴順風車和專快車(含拼車)全年直接和間接減少了144.3萬噸二氧化碳排放,相當於近91萬輛小汽車行駛一年所排放的二氧化碳量,或4811萬顆樹一年吸收的二氧化碳量。

美國時間2月13日,全球著名商業媒體《快公司》(FAST Company)公佈2017年全球最具創新力公司榜單,滴滴蟬聯中國最具創新力公司榜單。

在科技創新的道路上,滴滴也從未止步。 滴滴也一直在利用科技手段讓出行更安全。 在內部成立安全管理委員會的同時,滴滴還陸續升級、推廣了三證驗真、人像認證、號碼保護、分享行程、緊急求助、車型一致、安全駕駛七大安全功能。

此外,滴滴還將安全意識培養與司機培訓結合起來。 凡是滴滴平臺上的司機都可通過“百川”培訓平臺學習、瞭解諸多與安全相關的基礎課程。

不僅如此,今年3月,滴滴正式宣佈在加利福尼亞矽谷成立滴滴美國研究院,以吸引頂尖科研人才,推動交通產業變革。 研究院將重點發展大資料安全和智慧駕駛兩大核心領域。 同時,美國研究院將配合滴滴大研究網路,持續把研究成果轉化為生產力,積極助力國際化戰略,用創新科技的力量,為更多城市打造前瞻性的整體交通方案。

滴滴將成智慧交通技術的引領者

實際上,早在2016年6月,滴滴總裁柳青就曾介紹過這樣一組資料:中國城鎮人口有8億,每人一天出門一次到兩次,所以8億人每天出行大概是11億~13億次左右,1400萬次的出行除以13億次,這個滲透率是1%。

面對空間巨大的市場,進入2017年,滴滴也制定五大戰略關鍵字:修煉內功、智慧交通、專車決勝、全球佈局、洪流落地。 其中,滴滴計程車、快車、優步三大業務將加速全方位融合,關注安全和體驗,為全社會提供為快捷、高性價比的一站式出行服務;在持續利用技術手段提高計程車運營效率、減少空駛、提高計程車司機收入的同時,滴滴也一直加速推進計程車網約車的多元化融合。

“未來5年,希望滴滴成為一個世界級的科技公司去繼續推動和引領全球交通和汽車產業的變革。 在出行平臺的基礎上,進一步成為全球最大汽車運營商和智慧交通技術的引領者。

”滴滴CEO程維和總裁柳青此前在發給全員郵件中表示。

目前,滴滴正在積極攜手各地政府打造基於互聯網+交通大資料的智慧出行、智慧監管、智慧運營、智慧決策的體系,該體系既有滴滴獨有的、核心的大資料、高科技基礎,又能很好地結合當地城市的交通大資料、路網特點、公眾出行特徵等。 據滴滴出行副總裁章文嵩介紹,滴滴已經與成都、深圳、南京、瀋陽、武漢、貴陽等11個城市展開了戰略合作。

我們看到,在競爭與挑戰中,滴滴漸漸地長大。 我們期待滴滴更具創新力、更有發展前景,期待在中國有更多像滴滴這樣的科技公司,讓我們的出行更舒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