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如果吳三桂不投降,清軍能成功入關嗎?

吳三桂在降清後, 被多爾袞封為“平西王”。 其實”平西“這個名字, 是當年崇禎皇帝給他的名號, 叫”平西伯“。 崇禎給吳三桂這個名號時, 大明朝真的已經是到了最危險的關頭。 剿滅了多年的李自成, 不但活活好好的, 還帶著大順軍, 從山西大同一路衝殺過來。 沿途的明朝守將, 紛紛不戰而降。 崇禎皇帝無奈, 一方面下令全國派出軍地, 到北京保衛國都。 另一方面, 把抵禦後金的吳三桂急調入京, 抵禦李自成。

明朝在幾十年的折騰中, 已經國力空虛。 從起義軍到後金, 幾乎沒有消停過, 手上也沒有剩下多少精銳的軍隊了。 此時能夠仰仗的, 也只有吳三桂手上的軍隊。 吳三桂也知道這個情況, 他接到崇禎旨意後, 沒有多做停留, 立刻帶著手上的軍隊, 南下勤王。 可道路實在遙遠, 戰馬的速度雖然很快, 但沒趕上北京守軍投降的速度。 李自成攻入北京, 崇禎自盡, 吳三桂成了一支孤軍。

此時的吳三桂, 處境開始變得艱難。 北方有後金的虎視眈眈, 自己的家人又都在李自成的手中。 他該怎麼辦?自立?不可能。 如果吳三桂自立, 兩邊的勢力, 會立刻把他撕裂。 站隊?應該選擇哪邊?我們都知道, 吳三桂因為他父親, 或者是陳圓圓的原因,

投靠清軍, 最後導致李自成失敗, 清朝佔據中原天下。 如果吳三桂當時不選擇投降清軍, 那清朝有可能奪得天下嗎?

至少在短期內, 不可能。 清軍能那麼快打進明朝, 還是有很大偶然性的。 這個偶然性就在於吳三桂站在哪裡。 吳三桂會投靠誰?吳三桂一開始的時候,

其實更願意投靠李自成。 這也是很多明朝大臣的想法。 對於那些大臣來說, 李自成建立大順, 只是正常的該朝換代。 而同樣的事情, 在中國歷史上, 已經發生過好幾次了。

也正是因為這些官員太願意合作, 再加上李自成當年沒少受貪官欺負,

一把熊熊烈火就開始以京城為中心燃起——抓貪官。 結果這把火最後燒到吳三桂他父親頭上。 吳三桂他爹一大把年紀, 還被抓起來。 吳三桂聽到後, 立刻暴走, 選擇跟清軍合作。 (也有說是陳圓圓被抓)

而且他最初的時候, 打的口號是給崇禎皇帝報仇, 聯合清朝軍隊, 跟清軍是平起平坐的地位。 只是後來清朝入關, 李自成被打敗後, 吳三桂的地位才變成臣屬的關係。

其實以當時的情況,如果吳三桂不投降,跟李自成合作的話。那麼,李自成方面,不僅有吳軍的支持,更重要的一點在於,保住山海關。李自成後來在戰場上跟清軍、吳軍交戰失敗,很大一個原因,就是因為失去了山海關作為屏障。吳軍、大順軍隊,單支軍隊,都很難抵擋出清軍。但如果兩支軍隊聯合起來,再加上山海關作為屏障,那麼,清軍想要成功,是很難的。

至於長期內,就很難說了。畢竟時間一長,什麼事情都可能發生。因為當時不止有清朝、吳三桂、李自成三支力量。在南方,明朝還保持著自己的控制力。南明小朝廷還是有很多人支持的。在南京,明朝還有一套自己的體系,跟北京一樣。崇禎遇難後,這套系統就開始取代北京的地位,開始運轉起來。只是南明最後倒在內鬥上。

在當時的情況下,最簡單也是最難得一個辦法,就是放下矛盾,槍口一致對外,才能可能。因為清軍再厲害,也不過幾十萬人。他們後來能成功,很大程度上,就是收復了很多明朝的軍隊,還有一部分蒙古軍隊,靠著這些人,才吞併了整個天下。

對歷史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一下頭條號:腦洞外星人,一個研究地球歷史的外星人

其實以當時的情況,如果吳三桂不投降,跟李自成合作的話。那麼,李自成方面,不僅有吳軍的支持,更重要的一點在於,保住山海關。李自成後來在戰場上跟清軍、吳軍交戰失敗,很大一個原因,就是因為失去了山海關作為屏障。吳軍、大順軍隊,單支軍隊,都很難抵擋出清軍。但如果兩支軍隊聯合起來,再加上山海關作為屏障,那麼,清軍想要成功,是很難的。

至於長期內,就很難說了。畢竟時間一長,什麼事情都可能發生。因為當時不止有清朝、吳三桂、李自成三支力量。在南方,明朝還保持著自己的控制力。南明小朝廷還是有很多人支持的。在南京,明朝還有一套自己的體系,跟北京一樣。崇禎遇難後,這套系統就開始取代北京的地位,開始運轉起來。只是南明最後倒在內鬥上。

在當時的情況下,最簡單也是最難得一個辦法,就是放下矛盾,槍口一致對外,才能可能。因為清軍再厲害,也不過幾十萬人。他們後來能成功,很大程度上,就是收復了很多明朝的軍隊,還有一部分蒙古軍隊,靠著這些人,才吞併了整個天下。

對歷史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一下頭條號:腦洞外星人,一個研究地球歷史的外星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