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家居>正文

90後便利店老闆不務正業,急壞了爸媽,一年卻願幫他再開一家

便利店裝修的一些便民細節。

不知不覺, 曾經年少的90後都已經在奔三的路上一去不回了。 日復一日的上班生活變得無趣又機械,

一些90後於是辭掉工作創業。

小A讀大學的時候, 有去一家24小時便利店兼職, 其實, 從那時候開始擁有一家自己的便利店的夢想在心底生根發芽。 不愛循規蹈矩, 經歷工作上的不如意後, 拿出自己的全部積蓄, 並且找姐姐借了一筆錢, 就開了一家24小時便利店。

從裝修開始, 父母就對他頗多意見, 他們覺得不少老闆拼命把賣場做大, 這樣可以多弄幾個貨架, 多擺貨, 保證商品齊全, 可他倒好, 拼命減少貨架, 騰出空間擺放一些桌椅做休閒區, 而且配備了插座等設備。 花錢買來的一些現調飲料設備和關東煮等設備也被父母詬病, 速食店都不好做了,

商品價格上面父母也是多次建議他, 便利店的價格要實惠些, 這樣人家會長期過來買。

他說, 便宜能夠便宜過商場麼?房東會便宜房租麼?還是堅持自己的定價思路, 和一些知名便利店的價格保持一致。

為開業的事雙方也是各執一詞, 小A除了常規開業促銷以外, 還花錢在當地一些自媒體打廣告, 在店裡搞了一個電子競技大賽。 由於吸引了兩百多名好手報名參賽, 只好把賽制調整, 持續搞了一個周比賽。 對此, 父母覺得這個小老闆真的不務正業, 白花錢。

人家都在拼命省成本, 他卻每兩個月帶著員工出去進行所謂的素質拓展。 不僅玩耍花錢, 而且還要請兼職看店。

父母以為他這樣下去撐不到多久, 沒有想到一年後全面盤帳, 盈利遠超過他們的想像, 甚至願意投入資金再開分店。 或許直到這時候他們才意識到,

90後開店會有更多的創意, 並將創意付諸於實踐, 而且更注重於服務品質。

在一些人的眼中, 中國大多數的便利店都與中小型超市沒有明顯差異。 商品種類與陳列也都雷同, 大都只銷售日常生活用品, 就像是超市概念的複製。 並沒有真正意義的突出便利店的特色。 許多中國消費者更將便利店視為街頭巷尾遍佈的小賣部。

便利店真正的核心競爭力在於服務, 有沒有具有獨特個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