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曹操的五大謀士荀彧、荀攸、賈詡、程昱、郭嘉

提到五大謀士, 咱們一般是說“郭嘉、荀彧、荀攸、程昱、賈詡”, 這個順序顯然是以曹操的心理親善度來排列的, 沒什麼邏輯上的意義。

在《三國志》中, 陳壽將荀彧、荀攸、賈詡歸為一傳, 而將程昱、郭嘉與董昭、劉曄、蔣濟、劉放孫資這些第二梯隊的謀士放在一起。

曹操能夠崛起, 除了個人獨特的才能, 魅力之外, 離不開文臣武將的支持。 其中最為大放異彩的便是他手下的5大謀士。

鬼才郭嘉

郭嘉郭奉孝, 被謂之鬼才, 也被稱之為三國謀士第一人。 諸葛的被神話, 反而讓郭嘉似乎並不被人大範圍相知。 但諸葛亮長於政,

周瑜長於兵, 郭嘉長於謀。 謀之鬼才, 絕非虛言。 尤其在戰略戰術方面的見識, 更是非凡。 郭嘉孝為曹操統一北方起了很大作用。 如果非要與荀彧相比, 他的分析相比荀彧, 更加清晰流暢, 環環相扣, 邏輯性更強。

想那銳意勃發、華實兼備的郭嘉, 比荀彧多了一份果斷, 比賈詡多了一份積極, 比程昱多了一份美感。 不能不稱讚的是他可以在千里之外預料小霸王孫策的命運。 最為欣賞的是郭嘉進諫, 善於抓住主要矛盾進行論述, 邏輯順暢, 結論明白。 鬼才之稱的郭嘉, 雖然被陳群詬病舉止行為。 但也正因為這樣的詬病, 正讓他更契合鬼才二字。

君臣相知

在曹操諸多謀士中, 唯獨郭嘉最瞭解曹操, 並且兩人關係親密, 猶如朋友一般。

據載, 二人行則同車, 坐則同席。 在嚴於治軍的操營帳裡, 郭嘉有很多不拘常理的行為, 但在偏愛他的曹操眼裡, “此乃非常之人, 不宜以常理拘之”。 曹操手下有一位紀檢官員, 叫陳群, 曾因郭嘉行為上不夠檢點奏了他一本。 但是, 曹操一面表揚陳群檢舉有功, 一面卻對郭嘉不聞不問。 不僅如此, 曹操還暗地裡為郭嘉一仍其舊的生活作風喝彩。 在長年征戰生涯中, 曹操總是把郭嘉帶在自己身邊, 以便隨時切磋, 見機行事。 每逢軍國大事, 郭嘉的計策從無失算。 曹操更是對年輕的郭嘉寄予了無限的希望, 打算在平定天下之後, 把身後的治國大事託付給郭嘉。

可惜的是, 英年早逝, 令人扼惋。

王佐之才荀彧

荀彧, 荀文弱, 打小被世人稱為“王佐之才”。

曹操稱他為“吾之子房”, 也有被人稱為曹操帳下首席謀臣, 傑出的戰略家。 至於他與郭嘉究竟誰更勝一籌, 這個問題沒有任何意義。 從《三國志》荀彧的傳記可以發現, 荀彧看問題往往非常深刻, 可以毫不誇張的說, 綜合來看, 荀彧是曹操五人謀士中最體大思精的一位。

體大思精, 總統後盾, 可以說是他很好的代名詞。 輔佐曹操攻略呂布、袁紹、劉表, 迎奉天子的過程中, 荀彧每每進諫, 往往會從大勢角度出發。 也正是由於荀彧智慧的全面和細緻, 才能有曹操“奉天子以令不臣”的正確政治方針。 無論是分撥糧草, 又或舉薦賢能, 可謂樣樣精通, 手到擒來。 作為曹操後方的強大後盾, 絕非虛言。

可惜的是他忠於漢室, 雖處高位,

晚年卻也很淒涼。

戰術大師荀攸

荀攸, 荀彧侄子。 13歲就能察言觀色, 自是少年英才。 《三國志》記載, 年輕時董卓燒毀洛陽遷都長安之後, 他曾經主謀刺董, 並計畫輔佐皇帝、號令天下。 單純這方面不難看出, 他已經看出了天下分崩、王權旁落乃大勢所趨。 如果說“挾天子以令諸侯”政治思潮需要找一位元奠基人, 不是荀彧, 而是荀攸。 荀攸的完美在於外愚內智, 外怯內勇, 外弱內強。 一句“溫良恭儉讓以得之”, 倒是讓這位戰術大師, 成就了傳奇人生。 曹操把自己的大兒子曹丕託付荀攸時, 就告誡兒子曹丕說:“荀公達, 人之師表也, 你當盡禮敬之。 ”

曹丕對曹操的話銘記在心。 荀攸生病, 曹丕拜在床下問候, 像對父親一樣地尊敬他。 在中國歷史上像荀攸這樣善始善終的高官不是很多

低調但聰明賈詡

身為降臣, 賈詡是低調但聰明的。 他以自己善於細緻入微的體察說話物件的身份、處境、性格, 採取適當說服或者應對方式, 讓對方乖乖的順著自己的話做, 不可不謂為之達。 同其他幾位謀士所不同的是賈詡能夠深刻抓住矛盾的本質, 用最實際管用的說辭說服對方。 靈活多變, 思維務實, 實為難得。 賈詡一生, 最為著名的兩件事是:輔助張繡讓曹操失典韋、曹昂;讓馬超和韓遂這兩個稀裡糊塗的傢伙一敗塗地。

傲慢與勇略共存的程昱

程昱的膽勇可見一斑。 在早年, 縣丞呼應黃巾作亂。 程昱率領吏民開城追擊, 竟將賊人們打得一敗塗地。 要知道, 一個士子文人, 那可不一般。還有一次是袁曹對峙時期,袁紹帶領十萬人馬即將南渡,而當時程昱鎮守南方城池。兵微將寡,勇略的程昱拒絕了曹操的增兵,守住了城池。不過,程昱有個致命的弱點就是性子太直。雖然曹操能夠容他,但因為性子太直,人緣很不好。若不是曹操的相 容,恐怕程昱真不好過。 本名程立,因夢中於泰山捧日,更名程昱。曾于東阿率領民眾抗擊黃巾。後從曹操於兗州,封壽張令。曹操征徐州時,程昱與荀彧留守後方,阻呂布、陳宮大軍,保住三城,因功受封為東平相,屯于範縣。昱常為曹操出謀獻策,漢獻帝定都許昌後,以程昱為尚書,後又為東中郎將,領濟陰太守,都督兗州事宜。後文帝踐阼,程昱為圲尉,進封安卲侯。黃初元年逝世,壽八十,曹丕亦為之流涕,追贈車騎將軍,諡曰肅侯。

那可不一般。還有一次是袁曹對峙時期,袁紹帶領十萬人馬即將南渡,而當時程昱鎮守南方城池。兵微將寡,勇略的程昱拒絕了曹操的增兵,守住了城池。不過,程昱有個致命的弱點就是性子太直。雖然曹操能夠容他,但因為性子太直,人緣很不好。若不是曹操的相 容,恐怕程昱真不好過。 本名程立,因夢中於泰山捧日,更名程昱。曾于東阿率領民眾抗擊黃巾。後從曹操於兗州,封壽張令。曹操征徐州時,程昱與荀彧留守後方,阻呂布、陳宮大軍,保住三城,因功受封為東平相,屯于範縣。昱常為曹操出謀獻策,漢獻帝定都許昌後,以程昱為尚書,後又為東中郎將,領濟陰太守,都督兗州事宜。後文帝踐阼,程昱為圲尉,進封安卲侯。黃初元年逝世,壽八十,曹丕亦為之流涕,追贈車騎將軍,諡曰肅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