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比亞迪2.3億美元美國建廠

越過山丘, 跨越重洋, 在海的另一端的國度美國, 也有一條“比亞迪路”。

近日, 美國的“比亞迪路”旁, 在美國眾議院多數党領袖和國會議員Kevin McCarthy、加州參議院議長Kevin De Leon等約300名美國政要、公交運營商以及全球媒體的見證下, 比亞迪舉行美國蘭卡斯特純電動巴士工廠三期竣工儀式。

比亞迪蘭卡斯特工廠的建設共分三期, 一期於2013年5月正式投產, 二期於今年年初投產, 本次為三期竣工並全面投產。 該工廠總占地面積4.1萬平方米(約6個標準足球場大小), 年產能達1500台, 為當地創造了上千個就業崗位, 是美國首家中國獨資大巴工廠, 也是北美地區最大的純電動大巴工廠。

自比亞迪進入美國純電動公交市場4年來, 總投資近2.3億美金。 發展至今, 比亞迪在美國純電動公交市場已佔據了80%以上的市場份額。 Kevin McCarthy表示:“我很自豪像比亞迪這樣的科技公司能落戶蘭卡斯特, 這些電動大巴推動和改變了蘭卡斯特市、加州乃至美國的公交格局!”

一個里程碑事件的完成, 背後必然要經歷諸多困難和挑戰。 從深圳“比亞迪路”到加州的“比亞迪路”並不簡單。 成功不是偶然的, 而是艱辛的。

當年差點被美國“趕出去” 現在美國高官要把它“請進來”

從1999年在芝加哥註冊公司到如今, 一路走來, 比亞迪翻越美國市場的“三座大山”。

首先, 電動車產業是一個新興產業, 讓市場認識和接納需要一個過程。 其次, 比亞迪的“中國公司”身份, 要知道美國人一開始帶著有色眼鏡看中國公司。 最後, 電動汽車產業盈利過程非常緩慢, 如何在只有投入、沒有產出的情況下保證公司正常運營也是個巨大的挑戰。

4年前, 比亞迪在美國推廣電動大巴, 但很少有人相信, 甚至差點讓人“趕出去”。 2013年3月, 比亞迪中標美國長灘運輸署的10台電動巴士訂單。 半年後, 這筆訂單竟給比亞迪帶來危機。

當時, 洛杉磯勞工局以比亞迪違反美國勞工法為由, 突然查處比亞迪位於加州的工廠和辦公大樓。 緊接著,

《洛杉磯時報》頭版刊登比亞迪欺詐員工的不實消息。

同時, 洛杉磯工會組織LAANE甚至組織民眾到比亞迪洛杉磯總部遊行示威, “要求比亞迪滾出加州”!競爭對手及其背後的超級政客也頻頻向美國政府施壓, 要求取消比亞迪的巴士訂單。 最後, 迫於壓力的長灘運輸署董事會不得不宣佈取消給比亞迪的訂單。

失去訂單、民眾反對、輿論質疑……一時間, 比亞迪腹背受敵, 猶如“困獸”。 真金不怕火煉, 經歷116天的“煉獄”之後, 比亞迪純電動大巴K9成為全球首輛通過Altoona測試的12米純電動大巴。 2015年4月, 比亞迪不僅拿下長灘運輸署10台電動大巴訂單, 且再獲50台追加, 創下當時美國最大純電動大巴訂單紀錄!

從差點被“趕出去”, 到如今, 全美最大純電動大巴工廠的落成,

贏得美國共和黨和民主黨政要同台盛讚, 幾乎所有美國主流的公交運營商都樂意與比亞迪合作。 這是比亞迪的勝利, 也是中國製造向高端智造轉變的勝利。

重塑標籤:從“被貼標籤”到“製造標籤”

我們都在羡慕別人的成功, 卻不願意走過別人成功前的艱辛路。

1953年, 當第一汽車製造廠破土動工, 中國人終於有了自己的汽車廠;但發展至今, 中國民族汽車工業仍難以甩掉“以市場換技術”、“低端製造”的標籤。

比亞迪選擇在新能源領域彎道超車, 成為唯一掌握新能源車全產業鏈核心技術的企業, 通過“綠色能源 ”、“創新科技”等新標籤重獲市場信任。 自“長灘之戰”後, 比亞迪在美國電動大巴市場名聲大噪, 訂單不斷。

2015年9月, 成為華盛頓州交通局800台電動巴士採購清單的最大供應商;2016年2月,拿下加州羚羊穀運輸局的85輛純電動巴士訂單。今年7月,又拿下洛杉磯郡大都會交通局60台純電動巴士訂單!該局制定了2030年公交大巴100%電動化的目標,而比亞迪無疑將成為其實現目標的“最佳搭檔”。至今,比亞迪已積累超過40多個優質客戶,包括斯坦福大學、長灘運輸署和洛杉磯郡大都會交通局等,清潔大巴的綠色足跡已遍佈全美東西兩岸超過30個州。

“比亞迪在美國純電動大巴市場的地位不可撼動。全美公交大巴的總量約為4000台,包括不同驅動類型,如純電動、柴油、天然氣大巴等。比亞迪已佔據美國純電動大巴80%以上的市場份額。”比亞迪北美分公司總裁李柯表示,“比亞迪的新能源產品之所以廣受歡迎,是為城市的減排環保提供了解決方案。在前兩天和洛杉磯市市長Eric Garcetti交談中,他表示比亞迪的治汙治堵完整方案,讓政治家很容易做決策定目標。”

可以說,比亞迪通過新能源車另闢蹊徑,打破歐美對汽車核心技術的市場壟斷,重塑了中國汽車產業的新方向,也為中國汽車產業的發展和汽車產業的“出海”樹立了標杆和示範。

柳暗花明:中國高端智造不僅要“走出去”,更要“走進去”

走出“坑”的比亞迪一路開掛,除了美國市場,在海外其他地區的發展也勢如破竹。

1983年,日本政府送給北京兩輛大巴,當時中國還沒有一輛完全自主生產的汽車。而30年後,由比亞迪自主研發生產的K9純電動大巴高價出口日本,成為首個進入日本市場的中國汽車品牌!此外,比亞迪還向英國、澳大利亞、義大利等數十個國家和地區交付了數以萬計的純電動巴士,逐步實現了“全球跑”,成為全球最大的純電動巴士製造商之一。

為加速全球化佈局,比亞迪也在法國、巴西、日本、匈牙利等多個國家建立巴士生產基地。可以說比亞迪已經實現了“全球跑”和“全球造”。然而,若沒有人才支撐,“全球跑”和“全球造”就只能是空中樓閣。

當前比亞迪還在不斷地吸收全球各地的專業人才。在美國,比亞迪的員工除了少數工程師和售後工程師來自中國外,約95%的員工全部在當地聘請,而且為員工提供了不錯的薪資福利。據悉,比亞迪是美國唯一加入工會的電動大巴公司,加入工會意味著員工對工資、福利和工作條件等將擁有更多話語權。美國促進就業聯盟的官員甚至直言,比亞迪為低收入人群“打開了一條邁向中產階級的道路”!

加州參議院議長Kevin de Leon致辭褒獎比亞迪為加州和蘭卡斯特創造了眾多就業崗位,圖為其與比亞迪蘭卡斯特工廠員工合影

在國內,前奧迪設計總監、前賓士底盤專家、前F1賽車手等國際頂尖人才也已加盟比亞迪。比亞迪“全球雇”的人才管理模式,不僅為社會創造了數十萬個就業機會,也增強了自身競爭實力!

如今的比亞迪依靠技術和產品創新,逐步打開了全球市場。當在全球各大城市都能看到“比亞迪新能源車”滿街跑時,中國的實業才是真正的振興了。而這一天,隨著越來越多像比亞迪一樣的企業“走出去”且做到“走進去”,將漸行漸近!

成為華盛頓州交通局800台電動巴士採購清單的最大供應商;2016年2月,拿下加州羚羊穀運輸局的85輛純電動巴士訂單。今年7月,又拿下洛杉磯郡大都會交通局60台純電動巴士訂單!該局制定了2030年公交大巴100%電動化的目標,而比亞迪無疑將成為其實現目標的“最佳搭檔”。至今,比亞迪已積累超過40多個優質客戶,包括斯坦福大學、長灘運輸署和洛杉磯郡大都會交通局等,清潔大巴的綠色足跡已遍佈全美東西兩岸超過30個州。

“比亞迪在美國純電動大巴市場的地位不可撼動。全美公交大巴的總量約為4000台,包括不同驅動類型,如純電動、柴油、天然氣大巴等。比亞迪已佔據美國純電動大巴80%以上的市場份額。”比亞迪北美分公司總裁李柯表示,“比亞迪的新能源產品之所以廣受歡迎,是為城市的減排環保提供了解決方案。在前兩天和洛杉磯市市長Eric Garcetti交談中,他表示比亞迪的治汙治堵完整方案,讓政治家很容易做決策定目標。”

可以說,比亞迪通過新能源車另闢蹊徑,打破歐美對汽車核心技術的市場壟斷,重塑了中國汽車產業的新方向,也為中國汽車產業的發展和汽車產業的“出海”樹立了標杆和示範。

柳暗花明:中國高端智造不僅要“走出去”,更要“走進去”

走出“坑”的比亞迪一路開掛,除了美國市場,在海外其他地區的發展也勢如破竹。

1983年,日本政府送給北京兩輛大巴,當時中國還沒有一輛完全自主生產的汽車。而30年後,由比亞迪自主研發生產的K9純電動大巴高價出口日本,成為首個進入日本市場的中國汽車品牌!此外,比亞迪還向英國、澳大利亞、義大利等數十個國家和地區交付了數以萬計的純電動巴士,逐步實現了“全球跑”,成為全球最大的純電動巴士製造商之一。

為加速全球化佈局,比亞迪也在法國、巴西、日本、匈牙利等多個國家建立巴士生產基地。可以說比亞迪已經實現了“全球跑”和“全球造”。然而,若沒有人才支撐,“全球跑”和“全球造”就只能是空中樓閣。

當前比亞迪還在不斷地吸收全球各地的專業人才。在美國,比亞迪的員工除了少數工程師和售後工程師來自中國外,約95%的員工全部在當地聘請,而且為員工提供了不錯的薪資福利。據悉,比亞迪是美國唯一加入工會的電動大巴公司,加入工會意味著員工對工資、福利和工作條件等將擁有更多話語權。美國促進就業聯盟的官員甚至直言,比亞迪為低收入人群“打開了一條邁向中產階級的道路”!

加州參議院議長Kevin de Leon致辭褒獎比亞迪為加州和蘭卡斯特創造了眾多就業崗位,圖為其與比亞迪蘭卡斯特工廠員工合影

在國內,前奧迪設計總監、前賓士底盤專家、前F1賽車手等國際頂尖人才也已加盟比亞迪。比亞迪“全球雇”的人才管理模式,不僅為社會創造了數十萬個就業機會,也增強了自身競爭實力!

如今的比亞迪依靠技術和產品創新,逐步打開了全球市場。當在全球各大城市都能看到“比亞迪新能源車”滿街跑時,中國的實業才是真正的振興了。而這一天,隨著越來越多像比亞迪一樣的企業“走出去”且做到“走進去”,將漸行漸近!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