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是他讓難治的黃河水變清了

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中國科學院資深院士, 著名土壤學與水土保持專家, 國家級突出貢獻專家,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水土保持研究所博士生導師, 中科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研究員朱顯謨同志, 于2017年10月11日上午10:00在陝西省人民醫院逝世, 享年102歲。

朱顯謨先生是水土保持學科的開拓者和奠基者, 畢生致力於黃土高原水土保持與生態建設研究與實踐, 著作等身、成績卓著。 他于20世紀80年代初提出黃土高原國土整治“28字方略”, 受到党和國家領導人的高度重視和肯定。 為了心中“黃河清”的夢想, 半個多世紀以來,

朱顯謨先生默默奉獻在廣袤的黃土高原, 為我國黃土高原治理與開發作出了巨大貢獻!
​ 朱顯謨先生一生愛党愛國, 為了祖國的科學事業和大西北的青山綠水不懈奮鬥了一生, 是廣大師生學習的楷模和榜樣。 朱顯謨曾表示:就是降雨強度大大超過了滲透能力。
因此, 防止水土流失、實現“黃河流碧水”的方略, 是保護和增進土壤滲透性能, 促使全部降水就地人滲到土壤中去。

上世紀80年代, 在累積40餘年黃土高原土壤侵蝕規律認識與水土保持等科學研究成果和實踐經驗的基礎上, 朱顯謨提出了著名的“黃土高原國土整治28字”——全部降水就地入滲攔蓄,

米糧下川上原、林果下溝上岔、草灌上坡下坬。 這是根據對黃土沉降方式形成的黃土顆粒為“點棱接觸支架式多孔結構”的特殊的黃土剖面土壤構型與黃土高原土壤侵蝕規律, 以及群眾的生產實踐提出的。 這“28字”已被無定河、延河流域治理和國家科技攻關任務的綜合治理試驗示範區廣泛採用, 受到國務院領導的重視, 並被水利部水土保持司採納。

朱顯謨曾在88歲時說:“倘若一切順利, 不再出現反復, 像我這樣年近古稀的人, 也許還能看到‘黃河流碧水’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