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民初四大要人,黎元洪說自己在三個方面不如這三個人

120

中國人特別喜歡“三”這個數字, 寫材料愛用“三點式”, 強調一件事常常說3遍, 排名往往取前三。 相比之下, 似乎比較討厭“四”這個數字。 其實也不儘然, 如“四大美女”、“四大美男”、“四大名著”。 今兒個要說的也與“四”有關, 就是民初舉國公認的“四大要人”。

“四大要人”都有誰?其中2個肯定不會有人答錯, 另外2個就不一定了。 不會答錯的2個人是袁世凱和中山先生, 可能答錯的2個人是黃興與黎元洪。 四人相比, 黎元洪排在老末, 地位最不牢靠, 這一點連他自己都承認。

當年選舉正式大總統, 必從上述四人中產生。 黎元洪有自知之明,

為了避免在票數上尷尬, 乾脆主動示弱, 退出競選。 他在一份公開電文中陳述理由:“沉機默運, 智勇深沉, 洪不如袁項城;明測事機, 襟懷恬曠, 洪不如孫中山;艱苦卓絕, 一意孤行, 洪不如黃善化。 ”

姜武扮演的黎元洪

黎元洪的身份地位很特殊, 既不是袁世凱同夥,

與孫、黃也不是一路人, 只是依仗武昌首義的資格, 自成一派, 形成一個相對獨立的山頭。 不過, 正如黎元洪自己所承認的“三不如”, 他這個山頭最不牢靠。 其他兩個山頭比較穩固, 沒人有膽量也無能力去挑戰袁世凱與孫、黃的地位, 而黎元洪這邊就不同了。

當初, 革命党發動武昌起義時, 本來沒想推舉黎元洪當都督。 內定的人選是孫武, 但孫武起義前被炸彈炸爛臉進醫院了, 次舉共進會會長劉公, 可混亂中一時又找不到人。 緊急中為了鎮住混亂場面, 這才把黎元洪拉出來, 而黎元洪是扭扭捏捏中上位的。 所以, 比較矛盾的情況出現了:革命党把黎元洪推舉為都督, 內心卻非常瞧不起他。 比如, “三武”(孫武、蔣翊武、張振武)之一的張振武就很輕視黎元洪,

甚至主張殺之為革命祭旗:“這次革命, 雖將武昌全城佔領, 而清朝大吏潛逃一空, 未殺一個以壯聲威, 未免太過寬容。 如今黎元洪既然不肯贊成革命, 又不受同志抬舉, 正好現在尚未公開, 不如將黎斬首示眾, 以揚革命軍聲威, 使一班忠於異族的清臣為之膽落, 豈不是更好。 ”

張振武

黎元洪得知張振武說過這話, 你說他會怎麼想?之後, 張振武還動過與黎元洪搶湖北山頭老大位置的心思, 甚至考慮過“兵變”的方式, 這又被黎元洪查知。 最後, 黎元洪乾脆借袁世凱之手殺了張振武, 物理消滅政敵之後才算徹底放心。

當然, 袁世凱不是傻子, 甘心給黎元洪當槍使。 他手裡有黎元洪要他殺張振武的2份密電, 等於抓住了老黎的小辮子, 遂要求黎元洪倒向自己, 疏遠孫、黃。 黎元洪本來想利用袁世凱借刀殺人, 不料反而被袁世凱控制, 聰明反被聰明誤。

袁世凱

在權力面前, 人往往器械投降, 黎元洪也是。 湖北都督之職, 如果沒有危險, 他不會猶豫;總統大位, 如果有可能, 他不會放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