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大同|百年前的“雲錦章”綢緞莊

↗️上面四幅圖片分別為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從遠到近拍攝的"雲錦章"老店原貌

民國六年(西元1917年)夏天, 在大同的商業中心四牌樓一帶, 一座高大的洋式商樓矗立于這店鋪林立、商肆毗連之地, 這幢樓分主樓和側樓, 式樣新奇, 建築考究, 主側一高一低錯落有致,

主樓上的兩個陽臺有雕花扶手護攔, 圓體石柱和方體石柱上下樓通連;側樓屋頂琉璃瓦覆蓋又顯中式風格, 二樓兩扇窗戶並列, 一側似坊門, 頗像巷陌戶家格局。 可謂中西合璧。 主樓二層則是貴賓接待室。 站在二層坐西朝東的陽臺上, 向南可望美輪美奐的鼓樓, 向北可見近在咫尺的四牌樓, 向東可眺望九龍壁的琉璃瓦脊和古街道民房頂上的嫋嫋炊煙。 這就是後來一直延續經營三十多年, 距今整一百年歷史的著名商號"雲錦章"綢緞莊。

"雲錦章"綢緞莊不僅樓房外觀洋氣、時尚, 內部設施也周全、完備。 一層大廳寬敞明亮, 廳內靠牆大玻璃櫃內直立擺放各色綢緞布匹, 大廳中央是兩個碩大的貨櫃"地墩子", 上置整塊平面大玻璃,

內放繡花鞋面、絲質手帕、檀香皂、撲面粉、牙粉牙刷小百貨之類。 廳內圓柱上掛著銅質楹聯"童叟無欺"、"言不二價"。 在曲尺櫃檯後面, 有一扇門直通帳房和後院, 後院有庫房、伙房、店員夥計歇息處和大掌櫃的書房。 書房也十分寬敞, 左右對稱擺有多寶格大櫃、紅木桌椅。 火炕上有長條"幾案", 案上有多個書箱, 內放《四書》、《五經》、《辭源》、《辭海》、碑帖、佛經等典籍。

↗️雲錦章的包裝紙

↗️雲錦章的店規和存物單

↗️1917年張靄堂和諸位朋友商議成立雲錦章時的合影(右邊第一個為張靄堂)

↗️張靄堂舊照

"雲錦章"綢緞莊是由當時年僅27歲的張靄堂先生經多方籌畫,精心創辦起來的。張靄堂(1890—1973年),名世祥,字靄堂。歷經清末、民國、抗戰時期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其出生於一個皮革手工業作坊家庭,幼年喪父,家境貧困,生逢亂世,卻以其聰穎好學、勤奮努力,在經商事業上卓有成就,其15歲在大同著名商號"恒麗魁"當學徒,後於1917年27歲時召集幾家股東,在四牌樓附近大南街(現永泰街)路西(原雲岡大廈所在地塊),創辦起"雲錦章"綢緞莊。

當年,在商店開工建築前,作為大掌櫃的張靄堂親自到天津、北京考察一些商號的建築樣式,筆繪樓面草圖,拿回來同建築承包商一起商議。當時一些新建築材料(包括水泥)在大同這裡很少有人見過,所以許多事情屬於開創性的。再加上要模仿京津之地的新建築樣式,因此張靄堂先生經常是守在工地,同建築工們協商解決一些施工中的難題。據說,當時有個年輕的木工師傅姓李,在做木樓梯旋轉拐彎處遇到難辦的事,一時想不出辦法,後經張靄堂點撥,終於開竅,李木匠歡喜地說:"您是我的師傅,您真是我的師傅。"

1917年擇定的良辰吉日,"雲錦章"綢緞莊正式隆重開張營業。據老人們講,當日商店樓前張燈結綵,賓客盈門,十分熱鬧。初創時期,由孟、蕭、楊三家財東積聚原始資金35000銀元,聘張靄堂先生總攬全域,他被任命"署名執事"(相當於現在的"法人")。

因經營有方,誠信至上,"雲錦章"逐漸躋身於大同著名商號之列,影響遠及內蒙古、京津一帶。又因處於大同城內最繁華地帶,開張不久,其名聲直追本地已負盛名的老字型大小"德泰鈺"(1831年開辦)、"恒麗魁"(1887年開辦)等店。尤其是"雲錦章"所經營的主項綢緞、布匹,直接從京津、江浙進貨,其花色品種多,貨品品質高,十分招攬顧客,商號生意很快興隆旺盛火起來。

"雲錦章"綢緞莊從成立那時起,就特別注意採用較先進的經營模式,櫃上實行的是"總分號制"、"總經理(大掌櫃)負責制"、"店員聘用制"和"頂生意(頂身股)制"4種不成文規定。"總分號制":指在大同設總號,在京津、內蒙(隆盛莊鎮)、江浙(蘇州)設分號。總號派出專人駐守分號,掌管貨物流通,金融匯兌,傳遞生意資訊。總經理負責制":指財東將資金交付大掌櫃,後者可再吸納零星資金(俗稱"放浮市"),然後大掌櫃運籌帷幄,開展商務運作,負責全商號的日常經營和謀劃發展。"店員聘用制":指吸收年輕學徒來店工作,必須多方考察,實行"鋪保"。每年年底,根據每個店員的表現,決定其去留。多年來"雲錦章"的習慣是每年正月初五,所有店員在商店食堂吃頓飯,有人稱作"撅嘴飯",為什麼叫"撅嘴飯"?因為在吃這頓飯前,櫃上已鄭重宣佈哪些人員留用,哪些人員被辭退。那些被辭退的人員心裡自然不高興,這頓飯吃得也就要撅嘴了。"頂生意制"(或稱"頂身股制"):指學徒進店幾年後,店方根據每個人的素質才能、工作業績,經過評定而給予的人力股份(以"厘、分"為計)。那個年代,即使商號掌櫃也享有這樣的人力股,"雲錦章"大掌櫃張靄堂當時的人力股為一分二厘,這在當時算是"高級別"了。"雲錦章"綢緞莊實行每三年一合賬:合賬後,根據贏利多少,再按財東股金數額和人力股的分厘數計算,分發紅利和薪酬。這種"頂生意"(人力股)會隨著工作年限而提升,所以這種制度對店員夥計相當有激勵作用的。

此外,"雲錦章"商號實行嚴格的店規、守則,明確要求所有人員不得賭博、不聽戲、不吸食鴉片煙、不奢華糜費、不嫖娼狎妓(狎妓,動詞,指的是古人閒暇時豐富業務生活而進行的一種單人或多人的遊玩活動,地點多數在古時專業的青樓和妓院。場所不同,要求不同,程式和花費則不同,青樓一般的要求更繁瑣和更高,對來者的學識、見聞、財力、背景都有較高的要求,妓院則低一些)。

"雲錦章"綢緞莊艱辛經營三十餘年,中間曲折坎坷自然不少,尤其是在"七七事變"後,參加"久記"聯號(同天津幾家商號一起合作)的一次商業活動,準備從江浙一帶統購包銷,最終巨額貨款竟被一個安徽商人所騙,損失慘重(這次經營失利,也有本地"恒麗魁"等大商號),其中僅"雲錦章"一家商號就損失三、四萬銀元。自此商店元氣大傷,作為"署名執事"的張靄堂也因此深受打擊,曾染重屙,臥床近半年。

直到上世紀四十年代末期,因時局動盪,交通阻塞,商路不暢,經濟環境特別惡劣,生意日益下滑,如同多數商號一樣,"雲錦章"綢緞莊也如夕陽西下,日漸衰敗,最終於1947年年底關張歇業。據大同老輩工商界人士回憶,張靄堂在處理"雲錦章"綢緞莊關張一事時,對合作夥伴、夥計、客戶利益處理得非常周全、圓滿,很能體現其誠為先、善為本的做人善終善終的品格。

據說,當年"雲錦章"綢緞莊鼎盛時期,人員達到三、四十人。曾經在此工作過的,有二掌櫃王子恒、三掌櫃孫海亭,採購史永林,還有張維元、路錦章、丁萬楠、楊繼元、路錦堂、馮爾霖、齊鈞、齊儒、錢鈺、朱國珍、秦日榮、張世清、韓志仁、李茂公、曲永民、汪向明等店員。他們對"雲錦章"綢緞莊的經營事業和發展均做出過貢獻。

張靄堂兄弟三人,二弟名世林(字子珍),三弟名世祿(字耕齋)。在上世紀三十年代前後,除張靄堂在"雲錦章"任大掌櫃外,二弟在"福增祥"錢莊任過大掌櫃,三弟在"裕慶成"錢莊也任過大掌櫃。兄弟三人同在商海顯露才情,在大同商界及市井之內,一時被傳為佳話。

↘️下麵三幅為張靄堂先生墨寶遺跡

張靄堂先生在商業活動之余,潛心研習書法,尤其擅長魏碑體,至今遺墨流傳甚多。近來,有人評論他是近代大同魏碑書法的重要傳承者,對大同的地方文化有所貢獻,此論當屬公允。日前,位於大同古城內馬王廟街18號院的張靄堂故居紀念館已修復完畢,今年9月28日正式對外開放,而這也是大同古城內的第一個名人故居紀念館(見文尾圖片)。

時光荏苒,滄海桑田。當年"雲錦章"的經營理念是否是我們今天從商者應該學習和效仿的典範呢?在這家老字型大小的進程中彰顯了晉商文化的傳承和精髓!

↘️附:張靄堂先生故居紀念館圖片

作者:劉印軍

↗️1917年張靄堂和諸位朋友商議成立雲錦章時的合影(右邊第一個為張靄堂)

↗️張靄堂舊照

"雲錦章"綢緞莊是由當時年僅27歲的張靄堂先生經多方籌畫,精心創辦起來的。張靄堂(1890—1973年),名世祥,字靄堂。歷經清末、民國、抗戰時期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其出生於一個皮革手工業作坊家庭,幼年喪父,家境貧困,生逢亂世,卻以其聰穎好學、勤奮努力,在經商事業上卓有成就,其15歲在大同著名商號"恒麗魁"當學徒,後於1917年27歲時召集幾家股東,在四牌樓附近大南街(現永泰街)路西(原雲岡大廈所在地塊),創辦起"雲錦章"綢緞莊。

當年,在商店開工建築前,作為大掌櫃的張靄堂親自到天津、北京考察一些商號的建築樣式,筆繪樓面草圖,拿回來同建築承包商一起商議。當時一些新建築材料(包括水泥)在大同這裡很少有人見過,所以許多事情屬於開創性的。再加上要模仿京津之地的新建築樣式,因此張靄堂先生經常是守在工地,同建築工們協商解決一些施工中的難題。據說,當時有個年輕的木工師傅姓李,在做木樓梯旋轉拐彎處遇到難辦的事,一時想不出辦法,後經張靄堂點撥,終於開竅,李木匠歡喜地說:"您是我的師傅,您真是我的師傅。"

1917年擇定的良辰吉日,"雲錦章"綢緞莊正式隆重開張營業。據老人們講,當日商店樓前張燈結綵,賓客盈門,十分熱鬧。初創時期,由孟、蕭、楊三家財東積聚原始資金35000銀元,聘張靄堂先生總攬全域,他被任命"署名執事"(相當於現在的"法人")。

因經營有方,誠信至上,"雲錦章"逐漸躋身於大同著名商號之列,影響遠及內蒙古、京津一帶。又因處於大同城內最繁華地帶,開張不久,其名聲直追本地已負盛名的老字型大小"德泰鈺"(1831年開辦)、"恒麗魁"(1887年開辦)等店。尤其是"雲錦章"所經營的主項綢緞、布匹,直接從京津、江浙進貨,其花色品種多,貨品品質高,十分招攬顧客,商號生意很快興隆旺盛火起來。

"雲錦章"綢緞莊從成立那時起,就特別注意採用較先進的經營模式,櫃上實行的是"總分號制"、"總經理(大掌櫃)負責制"、"店員聘用制"和"頂生意(頂身股)制"4種不成文規定。"總分號制":指在大同設總號,在京津、內蒙(隆盛莊鎮)、江浙(蘇州)設分號。總號派出專人駐守分號,掌管貨物流通,金融匯兌,傳遞生意資訊。總經理負責制":指財東將資金交付大掌櫃,後者可再吸納零星資金(俗稱"放浮市"),然後大掌櫃運籌帷幄,開展商務運作,負責全商號的日常經營和謀劃發展。"店員聘用制":指吸收年輕學徒來店工作,必須多方考察,實行"鋪保"。每年年底,根據每個店員的表現,決定其去留。多年來"雲錦章"的習慣是每年正月初五,所有店員在商店食堂吃頓飯,有人稱作"撅嘴飯",為什麼叫"撅嘴飯"?因為在吃這頓飯前,櫃上已鄭重宣佈哪些人員留用,哪些人員被辭退。那些被辭退的人員心裡自然不高興,這頓飯吃得也就要撅嘴了。"頂生意制"(或稱"頂身股制"):指學徒進店幾年後,店方根據每個人的素質才能、工作業績,經過評定而給予的人力股份(以"厘、分"為計)。那個年代,即使商號掌櫃也享有這樣的人力股,"雲錦章"大掌櫃張靄堂當時的人力股為一分二厘,這在當時算是"高級別"了。"雲錦章"綢緞莊實行每三年一合賬:合賬後,根據贏利多少,再按財東股金數額和人力股的分厘數計算,分發紅利和薪酬。這種"頂生意"(人力股)會隨著工作年限而提升,所以這種制度對店員夥計相當有激勵作用的。

此外,"雲錦章"商號實行嚴格的店規、守則,明確要求所有人員不得賭博、不聽戲、不吸食鴉片煙、不奢華糜費、不嫖娼狎妓(狎妓,動詞,指的是古人閒暇時豐富業務生活而進行的一種單人或多人的遊玩活動,地點多數在古時專業的青樓和妓院。場所不同,要求不同,程式和花費則不同,青樓一般的要求更繁瑣和更高,對來者的學識、見聞、財力、背景都有較高的要求,妓院則低一些)。

"雲錦章"綢緞莊艱辛經營三十餘年,中間曲折坎坷自然不少,尤其是在"七七事變"後,參加"久記"聯號(同天津幾家商號一起合作)的一次商業活動,準備從江浙一帶統購包銷,最終巨額貨款竟被一個安徽商人所騙,損失慘重(這次經營失利,也有本地"恒麗魁"等大商號),其中僅"雲錦章"一家商號就損失三、四萬銀元。自此商店元氣大傷,作為"署名執事"的張靄堂也因此深受打擊,曾染重屙,臥床近半年。

直到上世紀四十年代末期,因時局動盪,交通阻塞,商路不暢,經濟環境特別惡劣,生意日益下滑,如同多數商號一樣,"雲錦章"綢緞莊也如夕陽西下,日漸衰敗,最終於1947年年底關張歇業。據大同老輩工商界人士回憶,張靄堂在處理"雲錦章"綢緞莊關張一事時,對合作夥伴、夥計、客戶利益處理得非常周全、圓滿,很能體現其誠為先、善為本的做人善終善終的品格。

據說,當年"雲錦章"綢緞莊鼎盛時期,人員達到三、四十人。曾經在此工作過的,有二掌櫃王子恒、三掌櫃孫海亭,採購史永林,還有張維元、路錦章、丁萬楠、楊繼元、路錦堂、馮爾霖、齊鈞、齊儒、錢鈺、朱國珍、秦日榮、張世清、韓志仁、李茂公、曲永民、汪向明等店員。他們對"雲錦章"綢緞莊的經營事業和發展均做出過貢獻。

張靄堂兄弟三人,二弟名世林(字子珍),三弟名世祿(字耕齋)。在上世紀三十年代前後,除張靄堂在"雲錦章"任大掌櫃外,二弟在"福增祥"錢莊任過大掌櫃,三弟在"裕慶成"錢莊也任過大掌櫃。兄弟三人同在商海顯露才情,在大同商界及市井之內,一時被傳為佳話。

↘️下麵三幅為張靄堂先生墨寶遺跡

張靄堂先生在商業活動之余,潛心研習書法,尤其擅長魏碑體,至今遺墨流傳甚多。近來,有人評論他是近代大同魏碑書法的重要傳承者,對大同的地方文化有所貢獻,此論當屬公允。日前,位於大同古城內馬王廟街18號院的張靄堂故居紀念館已修復完畢,今年9月28日正式對外開放,而這也是大同古城內的第一個名人故居紀念館(見文尾圖片)。

時光荏苒,滄海桑田。當年"雲錦章"的經營理念是否是我們今天從商者應該學習和效仿的典範呢?在這家老字型大小的進程中彰顯了晉商文化的傳承和精髓!

↘️附:張靄堂先生故居紀念館圖片

作者:劉印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