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山西只有刀削麵?帝都這家館子有50種地道山西菜!老鄉吃了都說好

十一期間江米為各位小夥伴們盤點了祖國各地美食, 柳丁我數了一下, 北江浙滬粵閩瓊川渝皖青港澳臺……

誒?怎麼獨缺了咱們大山西的美食呢?

提到山西美食, 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刀削麵、蓧面、剔尖等花樣百出的麵食, 但其實山西的美食可不止有面, 作為華夏文明的發祥地, 晉菜以鹹香為主, 甜酸為輔, 分為南、北、中三派, 用爆炒溜煨燒等烹飪手法, 製作出口味各不相同的美味佳餚。

如果你想在北京吃到比較正宗、種類齊全的山西菜, 那就請你往好運街上走一走, 品一品一家名為“請晉山西餐社”的館子,

刷新自己“山西美食就是刀削麵”的認知。

老朋友們應該知道, 柳丁不喜辣和海鮮, 所以山西菜的這種鹹鮮口感必定“深得橙心”, 這家開業沒多久的山西餐社也是柳丁的山西好友推薦的, 既然”山西人吃了都說好“, 那我自然要去一探究竟啦。

店內的就餐環境還算舒適, 隨處可見以面為材料做成的各種裝飾品, 如果要吃面, 盛上來就是一碗沒有鹵的面, 鹵都在這個小桌子上供人自取,

類似吃火鍋的小料自助台, 但小姐妹說這家的刀削麵的口感一般, 我就沒有拔草, 但網評還不錯, 你們要是去吃了記得留言回饋吃後感呀。

雖然山西人覺得麵條一般, 但是對這裡的山西菜還是讚不絕口的, 接下來就是正經的安利時間, 請收下這份山西菜點餐攻略。

傳統什錦火鍋

第一個要推薦的絕對是“傳統什錦火鍋”, 不接受反駁!吃過北京清水火鍋、重慶火鍋、潮汕牛肉火鍋, 這山西的“傳統什錦火鍋”還真是頭一次見。

朋友說這是“旱火鍋”,在山西每年過年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會有,是必不可少的過年菜。雖然放的食材和山西當地會有些差異,但就像店裡介紹這道菜的文案所說,“一看見就想家,一想家就吃它。”

什錦火鍋上面一層鋪滿了燒肉、丸子、炸豆腐、酥肉、海帶,底下藏著的還有黃花菜、炸土豆等食材,鮮香四溢,滿滿一大鍋,量足到兩個女生只點這一鍋都能吃得飽飽的。

四喜碗

這道菜是喬家大院“八碟八碗”的濃縮版,“八碗”指的是丸子等熱菜,八碟則是四葷四素的涼菜,營養豐富、搭配合理,在這裡,小酥肉、燉豆腐、軟黃米和雞塊構成了“四喜碗”,兩葷兩素,雖精簡了菜品,卻依然保留了山西特色。

小酥肉,山西傳統名菜,選用的是豬肋條肉,經過煮、炸、蒸等多道工序製成,四喜碗中的小酥肉又和什錦火鍋裡的酥肉味道有所差異,前者更為軟爛,五香味兒十足,後者更吃油,鹹香味美。

軟黃米,口感甜糯,裡面還放了紅棗和葡萄乾,可以算是點單裡唯一的山西特色甜品,小米蒸的黏糯,老少皆宜,也是山西過年時會吃的一道菜,熟悉的家鄉味兒,在這裡就能吃到。

燉豆腐,和小酥肉、軟黃米比起來顯得沒有那麼出色,但好在燉的入味兒。至於雞塊就要給差評了,雞肉柴、嘗不到雞肉的鮮嫩,反而過於油膩,強烈建議這道菜儘早改良重造,不能因為這一碗而影響了”四喜碗“的集體口碑啊對不對?(另外三碗我還是喜歡你們的)

婆婆拌蓧面

講真,剛開始看到是蓧面,我內心是拒絕的,因為之前吃過蓧面窩窩(如下圖),也不知是那家店不正宗還是我吃不慣,反正在我這,它是被拉黑的。

蓧面是由蓧麥加工而成的麵粉,其營養成分是其他麵粉的7倍以上。蓧面有窩窩、餘餘、鈍鈍、餃餃、金棍、丸丸等多種做法,上圖外觀看起來形似蜂窩,所以稱其為蓧面窩窩。

在這裡吃的是拌蓧面,形狀和普通麵條差不多,由於之前對蓧面的好感不多,所以這次吃也沒有很高的期望值,但是萬萬沒想到!吃過第一口我就覺得味道超贊,微油、辣、香、鹹,黃瓜的爽脆,這幾種口感交織在一起,太美妙了,越吃越上癮,甚至都顧不得面裡的小米椒辣到自己!朋友看到我吃的一口接一口的樣子,在一旁得意的說道:“好吃吧,我就說你會喜歡的。”

事實證明人類永遠不要否認一種食物否認的太早,就像江米之前推送過的:沒被掰彎?那是你還沒遇到對那個的TA 一樣,之前不喜歡吃蓧面的我,一定想不到幾年後會被它的另一種呈現形式所掰彎。

這家山西館子還有很多很多美味沒有被提及到,比如正好趕上那天特價的過油肉!

外觀是可愛蘑菇 造型,口感類似巧克力和豆沙混合體的蘑菇包。

夠兩人分食的超級香軟大花卷。

不管你是饞家鄉味兒的山西人,還是喜愛麵食、想探索晉菜奧秘的資深吃貨,找一個豔陽天,帶上你的三五好友到好運街上的請晉山西餐社,吃吃什錦火鍋,嘗嘗婆婆拌蓧面,談天說地,解解鄉愁,願你們吃完這頓正宗山西菜,能有好運來!

店鋪名稱

請晉山西餐社

店鋪地址

北京市朝陽區好運街1號北口第一家

(世紀劇院西側)

營業時間

午市 10:00-14:00

晚市 17:00-21:30

- 一個最有人味兒的美食指南 -

商務合作:marketing@5wjs.com

文章皆為原創,如需轉載請留言

朋友說這是“旱火鍋”,在山西每年過年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會有,是必不可少的過年菜。雖然放的食材和山西當地會有些差異,但就像店裡介紹這道菜的文案所說,“一看見就想家,一想家就吃它。”

什錦火鍋上面一層鋪滿了燒肉、丸子、炸豆腐、酥肉、海帶,底下藏著的還有黃花菜、炸土豆等食材,鮮香四溢,滿滿一大鍋,量足到兩個女生只點這一鍋都能吃得飽飽的。

四喜碗

這道菜是喬家大院“八碟八碗”的濃縮版,“八碗”指的是丸子等熱菜,八碟則是四葷四素的涼菜,營養豐富、搭配合理,在這裡,小酥肉、燉豆腐、軟黃米和雞塊構成了“四喜碗”,兩葷兩素,雖精簡了菜品,卻依然保留了山西特色。

小酥肉,山西傳統名菜,選用的是豬肋條肉,經過煮、炸、蒸等多道工序製成,四喜碗中的小酥肉又和什錦火鍋裡的酥肉味道有所差異,前者更為軟爛,五香味兒十足,後者更吃油,鹹香味美。

軟黃米,口感甜糯,裡面還放了紅棗和葡萄乾,可以算是點單裡唯一的山西特色甜品,小米蒸的黏糯,老少皆宜,也是山西過年時會吃的一道菜,熟悉的家鄉味兒,在這裡就能吃到。

燉豆腐,和小酥肉、軟黃米比起來顯得沒有那麼出色,但好在燉的入味兒。至於雞塊就要給差評了,雞肉柴、嘗不到雞肉的鮮嫩,反而過於油膩,強烈建議這道菜儘早改良重造,不能因為這一碗而影響了”四喜碗“的集體口碑啊對不對?(另外三碗我還是喜歡你們的)

婆婆拌蓧面

講真,剛開始看到是蓧面,我內心是拒絕的,因為之前吃過蓧面窩窩(如下圖),也不知是那家店不正宗還是我吃不慣,反正在我這,它是被拉黑的。

蓧面是由蓧麥加工而成的麵粉,其營養成分是其他麵粉的7倍以上。蓧面有窩窩、餘餘、鈍鈍、餃餃、金棍、丸丸等多種做法,上圖外觀看起來形似蜂窩,所以稱其為蓧面窩窩。

在這裡吃的是拌蓧面,形狀和普通麵條差不多,由於之前對蓧面的好感不多,所以這次吃也沒有很高的期望值,但是萬萬沒想到!吃過第一口我就覺得味道超贊,微油、辣、香、鹹,黃瓜的爽脆,這幾種口感交織在一起,太美妙了,越吃越上癮,甚至都顧不得面裡的小米椒辣到自己!朋友看到我吃的一口接一口的樣子,在一旁得意的說道:“好吃吧,我就說你會喜歡的。”

事實證明人類永遠不要否認一種食物否認的太早,就像江米之前推送過的:沒被掰彎?那是你還沒遇到對那個的TA 一樣,之前不喜歡吃蓧面的我,一定想不到幾年後會被它的另一種呈現形式所掰彎。

這家山西館子還有很多很多美味沒有被提及到,比如正好趕上那天特價的過油肉!

外觀是可愛蘑菇 造型,口感類似巧克力和豆沙混合體的蘑菇包。

夠兩人分食的超級香軟大花卷。

不管你是饞家鄉味兒的山西人,還是喜愛麵食、想探索晉菜奧秘的資深吃貨,找一個豔陽天,帶上你的三五好友到好運街上的請晉山西餐社,吃吃什錦火鍋,嘗嘗婆婆拌蓧面,談天說地,解解鄉愁,願你們吃完這頓正宗山西菜,能有好運來!

店鋪名稱

請晉山西餐社

店鋪地址

北京市朝陽區好運街1號北口第一家

(世紀劇院西側)

營業時間

午市 10:00-14:00

晚市 17:00-21:30

- 一個最有人味兒的美食指南 -

商務合作:marketing@5wjs.com

文章皆為原創,如需轉載請留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