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中國改革史——商朝國家制度的改革

商朝是我國第二個奴隸制王朝。 商湯在鳴條之戰滅夏後, 回歸亳(bo)邑(今商丘), 四方諸侯都來表示臣服, 湯正式建立商王朝。 中丁以後, 商王朝多次遷都, 而恰在這一時期, 又發生了“九世之亂”(中丁至陽甲共五代九王, 多次發生爭奪王位的鬥爭)。 盤庚繼位後決定遷都, 在遷殷後, 盤庚積極實行湯之政, 政局逐漸穩定了下來, 此後273年間, 殷一直是商王朝的統治中心。 武丁時期是商王朝的極盛時期, 在這一時期武丁以傅說為相, 大力改革政治。

商朝地域圖

一、嫡長子繼承制確立下來。 商朝的王位繼承制在前期,

既有父死子繼, 又有兄終弟及, 由於王位繼承制度的不確定性, 曾多次發生了王位爭奪的鬥爭, “九世之亂”就是個鮮明的例子。 武丁以後, 嫡長子繼承制確立了下來, 王室內部才趨於穩定。

二、宗族制度。 以王室為中心的眾多貴族所建立的新宗, 每個宗族就是一個政治實體, 其首領是宗族長, 其下有族眾, 並擁有奴隸。 這些貴族或在王室擔任官職, 或受封為侯伯之國, 是商王朝的重要統治支柱。

三、商朝國家機構不斷擴大, 形成了複雜而完備的體制。 請看下圖:

商朝中央官職圖

四、商朝法律有《湯刑》。 比夏代的《禹刑》更為完備, 有“刑名從商”之說, 卜辭中也有行刑的內容, 可見商代的法律即細密又很殘酷。

五、軍隊有王作三師。 商王直接掌管軍隊, 商後期, 戰車成為作戰主力, 形成了甲士和徒兵的兵力配備, 據記載商代作戰出兵可達萬人, 這在當時可算的上大部隊了。

六、巫職佔有重要地位。 在商代凡事都要占卜包括軍國政事, 因此卜人對商朝統治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 另外, 蔔人又多以龜甲、獸骨為工具並記錄,

從而也使甲骨文成為了我國目前所發現的最早的文字。

刻有文字的甲骨文

七、商朝的統治區域分為畿內和畿外兩大部分。 畿內為王室直接統治的地區, 有王室諸子和貴族的封地。 在畿外, 由於王室統治力量有限, 商王朝實行方國建置制度, 方國要向王室定期朝貢, 奉命出征, 遵守禮儀制度;各方國仿照王室建立地方性政府機構, 有軍隊和監獄;方國要接受王室的封號, 臣屬於王室, 但方國的君主不是商王所封的, 這跟周朝的分封制是有區別的。 方國建置是商王朝一項重要的國家制度, 是商王室實現對廣大地域統治的基礎。 另外, 商王朝還實行班爵制度, 分侯、伯、子、男四爵位, 通過爵位制度來規定貴族等級和方國地位。

總之, 經過長期的變革, 商王朝的國家機構更加成熟, 比夏朝更多地擺脫了部落聯盟的特點。 在這個完備的國家政權統治下, 社會、經濟和文化都得到了很大的發展, 成為了當時華夏民族融合和發展的中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