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李斯的“風騷”走位

文稿約580字, 閱讀用時4分鐘。

李斯拜別老師荀子, 放眼天下七國, 選擇了當時還沒強大的秦國。 秦國的人才多, 李斯不怕, 他要的就是在強者中證明自己是更強者。

李斯剛到咸陽, 秦莊襄王去世, 年僅14歲的嬴政即位。 我們都聽過奇貨可居的故事, 呂不韋是一個商人, 而奇貨就是此刻去世的嬴政的父親秦莊襄王。 作為已經成功扶植過一代帝王的相國, 如今嬴政年幼, 尊他為仲父, 可想而知, 這時候秦國最炙手可熱的人物當屬相國呂不韋。

呂不韋, 就是所有來秦國的門客的共同目標, 李斯也不例外。

取得與呂不韋的會面後, 李斯先是讚揚呂不韋, 說天下人都在誇他門客多, 算得上是天下數一數二的賢良之士。 呂不韋洋洋自得說:“一點都不覺得多, 成大事者就得要廣納賢才”。

誰知李斯來了個大轉折說:“請求呂不韋把三千門客統統殺掉, 不管才學高低, 身份貴賤。 理由就是這三千門客都會置呂不韋於死地“。

於是, 李斯給出兩點解釋:

1.主少國疑, 三千門客, 拜於你一人之下, 天下人會懷疑呂不韋對嬴政的忠心;

2.這些門客平時遊手好閒, 胡作非為, 而天下百姓卻是會怪罪在呂不韋頭上。

李斯料定呂不韋不會斬殺門客, 引出了接下來的兩全之策:派這些門客去修書, 就是大名鼎鼎的《呂氏春秋》。 如此一來, 於門客而言, 能夠於書中體現才華, 便不會遊手好閒, 胡作非為。

1:于百姓而言, 修德無量, 能夠博得好名聲;

2:于文武大臣而言, 可以洗脫呂不韋圖謀不軌的懷疑;

3:于呂不韋自己, 也可以流芳百世。

就此李斯打動了呂不韋, 成為了呂不韋的座上賓。

撰稿:說破一句驚煞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