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畢節之最|貴州省儲量最大的鐵礦山——赫章菜園子鐵礦

赫章菜園子鐵礦, 全稱為“赫章縣菜園子菱鐵礦床”, 位於赫章縣珠市鄉境內的埡都——蟒洞斷裂帶中段南西側, 是貴州省境內第一個熱液型大型菱鐵礦礦床, 也是貴州省現已探明儲量最大的菱鐵礦礦山。

菱鐵礦

赫章菜園子菱鐵礦礦床地質成因複雜, 礦床呈北西—南東走向, 長2200米, 寬400~600米。 現已探明有大小礦體100餘個, 其中規模較大的主要礦體有4個, 即1號和2號脈狀礦體及Ⅱ2和Ⅱ3似層狀礦體。 礦物成分較簡單, 原生礦以鎂菱鐵礦為主, 次為黃鐵礦、鐵白雲石、石英。 此外, 尚有少量黃銅礦、黝銅礦、白雲石, 偶見方鉛礦、閃鋅礦、毒砂、重晶石等。 據地質報告顯示, 礦區內沉積鐵礦石主要有:鮞狀赤鐵礦石(簡稱紅礦)和鮞綠泥石菱鐵礦石(簡稱綠礦)兩種自然類型。 前者占礦石總量的51%, 後者占礦石總量的49%。 沉積鐵礦層共8層, 其中B礦層穩定, 分佈連續, 厚度大, 礦石全鐵組分佈均勻,

是主要工業礦層。 B礦層紅礦全鐵平均品位為37.33%, 綠礦全鐵平均品位29.81%, 兩者綜合平均品位為31%~35%。

現開發的赫章鐵礦山菜園子礦段A64—A90線鐵礦礦區, 距縣城19.3公里, 其礦界範圍的地理座標為:東經104°42′38″~104°43′55″;北緯26°56′23″~26°57′44″。 礦區內有216省道通過, 距珠市民族鄉政府駐地5公里, 距大灣火車站23公里, 交通便利。

菜園子鐵礦採礦權於2011年12月由赫章縣國資公司競拍所得, 確認採礦權出讓價款為人民幣1.48億元。 礦區面積共2.9251平方公里, 開採標高為2210m~1660m之間。 礦界內核實B礦層保有資源儲量為7128.91萬噸, 設計利用儲量為7071.97萬噸, 可采儲量為6139.50萬噸, 生產規模為120萬噸/年, 礦山服務年限為55.6年。

為切實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 2012年, 赫章縣人民政府成功引進赫章縣發達礦業有限公司開髮菜園子鐵礦。 發達礦業有限公司根據菜園子鐵礦礦區的工程地質條件、地形地貌, 對各采區辦公區、生活區、儲礦場、絞車房和主副斜井、矸石堆放場等設施進行科學佈局。 據貴州省赫章鐵礦山菜園子礦段A64—A90線鐵礦可行性研究報告評審意見顯示:菜園子鐵礦建設規劃為5年,

建設規模120萬噸/年, 專案總投資23.89億元, 噸礦投資199.08元, 年平均銷售收入39億元, 投資利潤率15.31%, 財務淨現值15.699億元/年, 投資回收期為6.27年。 該礦井開拓方式採取斜井開拓, 運輸方案為井下平巷電機車帶礦車運輸;一號主斜井、二號主斜井為皮帶運輸機提升, 一號副斜井、二號副斜井為絞車提升。 選礦工藝為焙燒磁選。 通過科學設計, 合理佈局, 可大大提高礦石利用率, 使精礦品位提升到57%;選礦回收率達88%。 與此同時, 根據產品設計方案, 礦山達到設計生產能力後, 年產量為120萬噸, 按目前每噸精礦石均價550元計算, 則每噸原礦礦石均價為230元, 即每年可實現銷售收入2.76億元。 礦山投資週期短, 回收能力好, 全面建成投產後將成為赫章乃至畢節市金屬礦山的主要支柱。

為提高礦產資源對實現經濟社會發展歷史性跨越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保障能力、合理高效利用赫章縣鐵礦資源, 目前省、市、縣國土資源部門已對礦區內鐵礦資源進行統一規劃管理。 與此同時, 該鐵礦的開發正處於國際、國內鐵礦石及其產品價格穩定時期;加之赫章縣發達礦業有限公司在建設施工過程中, 高起點規劃設計, 高標準建設施工, 嚴格按大型金屬礦山標準建設, 並引進國內先進技術, 購置先進設施設備……有理由相信, 在不久的將來, 菜園子鐵礦——這座貴州省內最大的菱鐵礦礦山, 將會成為名副其實的“聚寶盆”, 成為助推赫章縣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勁引擎, 定能將赫章縣的工業化推上一個嶄新的臺階!(李光文)

畢節發佈

監 制:張培立

編 審:金明忠

責 編:黎 榮

編 輯:郭力豔

畢節發佈

監 制:張培立

編 審:金明忠

責 編:黎 榮

編 輯:郭力豔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