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孩子愛亂花錢 ? 父母應該這麼做 !

九月份開學季的熱鬧喧囂還未散去, 國慶與中秋的雙重“加持”又呼嘯而來。 家長們剛剛為孩子採購完入學所需的各種用品, 緊接著的長假出行免不了又是一大筆開銷……在這個物質資源豐富、成長環境舒適的時代, 加之互聯網文化的薰陶, “00”後甚至“10”後的消費觀和思想一樣, 開放而張揚, 如果任由其發展, 很有可能狀況頻發, 招架不了。

近日, 一則求助帖引發熱議:媽媽每月給 1200 元生活費, 女兒反問“是親生的嗎?”網友們對於大學生生活費的討論, 再次讓大家意識到“從小培育良好消費觀”是多麼重要。

理財教育專家分析,

對於孩子而言, 他們的消費觀念, 很大一部分是在模仿父母。 所以要想培養孩子良好的消費觀念, 還是要從父母這裡先入手。 父母要想培養孩子良好的消費觀念, 就要在平時的點滴生活中, 利用好一些時機, 來教給孩子有關於消費的一些常識, 讓孩子學會消費, 也懂得如何更加有效地來分配自己的金錢。

采寫: 本報記者 胡媛媛 實習記者 盤香霖

方法一: 幫孩子分清“需要”和“想要”

父母要幫孩子分清楚“需要”和“想要”。 這兩個詞在孩子的消費行為中, 意味著孩子有沒有做到理性消費, 有沒有衝動消費, 有沒有造成浪費。 父母要幫孩子控制住“想要”就買的想法。 因為並不是所有“想要”的東西, 都是出於理性思考的結果。

很多時候買回來之後, 才發現都是自己不“需要”的東西。

父母要讓孩子克服合理消費中的大敵——衝動消費。 尤其是年幼的孩子, 抵制誘惑的能力比較弱, 所以很容易在一些商業宣傳中敗下陣來。 孩子在和別人攀比的過程中而出現的消費, 也屬於一種不合理的消費行為。 當孩子的消費習慣還處於沒有定型的階段, 父母也就更利於培養出孩子良好的消費習慣。 讓孩子能夠從小就做到理智消費、合理消費, 更好地管理好自己的金錢, 不做浪費的主人。

父母要教給孩子一些最基本的消費技巧。 比如在買東西的時候貨比三家, 在促銷活動時買更划算等, 這些技巧能夠讓孩子在辦同一件事情時, 做到“花小錢辦大事”。 如此一來,

不僅可以為孩子節省開支, 還可以教會孩子購物。

方法四: 拒絕虛榮心消費

父母在引導孩子消費的過程中, 千萬要讓孩子杜絕自己的虛榮心。 孩子在消費的過程中出現的虛榮心, 會讓孩子出現攀比消費的情形。 用這種心態來消費, 只會造成更多的不合理消費。 父母要教會孩子理智地面對自己的消費, 不要在消費的過程中被虛榮心控制了自己。

方法五: 讓孩子懂得量力消費

專家也提醒我們, 孩子消費觀的形成除家庭因素外, 還受學校教育和社會風氣的影響。 所以, 要培養孩子正確的消費觀, 還需做到學校、社會、家庭三結合。 窮孩子不能有虛榮與自卑, 富孩子應該有志氣與抱負, 使其經受一定的艱苦和磨難,

多體味些生活的艱辛, 日後才能禁得起風吹雨打, 才能奮發向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